用笔书写母女情缘

      从女儿出生后,我由大大咧咧变得事无巨细。母爱泛滥四字已不足以形容,用母爱汹涌或者澎湃也不为过。她的挤眉弄眼、一颦一笑、咧嘴啼哭甚至细致到24小时8次大便,小便不计其数,都被我记录成文字。为了方便她毫无障碍的看世界,一手托屁股,一手环着她,每日如此,手腕患了肌腱炎,字迹扭曲如蚯蚓,梳头都成难事,如此窘态,也从未落下书写。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女儿自己能写字前,我替她执笔写日记。

      执行率达到60%。随着她日渐长大,琐事繁杂等诸多借口皆来挡道,日记慢慢变成周记、月记甚至时间跨度大到半年,直待重大事件出现。最强大脑是人人羡慕的,但拥有这样一颗大脑的概率极低。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翻一遍零星的文字记载,我就仿佛透过时光机,看见不同时期的女儿在眼前晃动。

      出生第18天,母亲让刚尿的卿娃趴在被面上,给她重新换裤子,她两只胳膊使劲撑着,脑袋埋在被面上,似一只被人追逐的驼鸟。我想她的小舌头一定在舔被子,就不停地在旁边喊:卿!卿卿!谁知她听懂了,还扭过脖子,脑袋朝我的方向伸过来,晶亮的眸子葡萄般迷人。

      第19天,脱掉衣服洗澡的卿格外兴奋,兴奋得如陶醉于音乐的舞者,第一次顺利将手送进了嘴巴,糖果一般吮吸着。据说手是婴儿最好的零食。

      不到两岁时,不想吃饭,卿找碴摔了水杯。让她捡起来,不仅置若罔闻,还用脚在上面踢了几下。最后语言效果收效甚微,不得不屈服于武力的淫威,将水杯拾起。晚上,躺在床上,问她:你喜欢妈妈吗?喜欢啊。妈妈打了你,还喜欢吗?喜欢啊。原来孩子是不记仇的。

┄┄

      女儿能识字了,给女儿买了不少的书,希望寓教于乐。除了文字记载成长变化和她的童言童语,萌生了给女儿写童话的想法。结合她的喜好和缺点,隐含到了故事情节中。她小心眼了,跟幼儿园的小朋友闹了别扭,我写一篇《再也不生气的小姑娘》;为了找一件自己喜欢的裙子结果把衣柜翻得乱七八糟,我写一篇《寻找主人的绿裙子》;为了提醒她爱惜眼睛,少在电脑和手机上看动画片,我写了一篇《不想戴眼镜的小熊》;为了让她对游泳感兴趣,敢于尝试,写一篇《乖乖猪学游泳》;当她饲养的小乌龟得了白眼病,我要如何说服她放小乌龟一条生活,我又写了一篇《乌龟逃跑》。每一篇题目前面我都冠以“写给卿卿的童话”,她也很赏脸,单腿跪在电脑桌前的凳子上,看她老练的点击鼠标,每一篇都认真看。

      有段时间,我停止了写童话。她郑重其事地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写童话了?带着深深的失落感。我呵呵笑,因为你最近变得很乖巧懂事,我暂时没有素材了啊。

        女儿上小学了。在《写给上小学的女儿》中我如此写道:卿卿,从九月初你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你像一尾渐渐长大的鱼,神色茫然,顺着年龄的流水不由自主淌进一个更广阔更浩瀚的世界。把你送进小学的刹那如同三年半前送你上幼儿园一样,交织着欢喜与不安┄┄数千字,她看的似懂非懂,但我知道不懂的将来一定能懂。

      随之而来,我们的交流转变了画风。我上班,致使女儿下午早早放学后与我下班到家的时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剪刀差,集散漫、休闲、娱乐为一体。感觉千叮咛万嘱咐的语重心长转过身就变成了一个屁。于是,每日忙碌的清晨,挤时间写留言条,内容大抵是回家先做作业,强调握笔书写姿势,有时会对早上发生的鸡飞狗跳进行断案似的剖析或者有哪些进步给予精神上的表扬。因为年纪尚小,识字不多,为了方便她阅读,一笔一画,中规中矩。写完后搁在写字桌上最醒目的位置,白纸黑字比耳提面命要狠。她从来不用文字跟我回复,每次都画个娃娃,有时痛苦,有时开心。再用画外音的方式标注一句“我知道啦”,“我没有说我不开心啊。”等等。有一天实在忙,没有留言,我回家后找我谈心,妈妈,你今天都没跟我留言,明天早晨要记得喔。心中欢喜,原来并没有厌烦,还是很乐意这样交流的。

        再长大,沟通交流方式又会发生新的变化。

        比如七八九,狗都嫌的年纪;又比如以后的青春叛逆期;接着后面会离家住校只能睹物思人的时间。

      龙应台,34岁第一次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且至今未毕业。她的“人生三书”之一《亲爱的安德烈》,收录的是她与儿子安德烈的家书。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北的四年,安德烈从14岁到了18岁,她极度不适应——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思虑良久,她通过书信这个方式,去重新认识她十八岁的儿子。也许,这个方式值得借鉴。

        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她也曾在天上认真地挑妈妈。

      母女一场,缘分奇妙。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我都希望身若天涯,心如咫尺。

                          2019.1.2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笔书写母女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