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十三勢分節

第一勢:

      金剛倒錐,只一勢,言太極陰陽之理皆具。

第二勢:

      攬擦衣、單鞭、金剛倒錐,共三勢。

      太極生兩儀也,繼以金剛倒錐,旨不離宗。

第三勢:

    白鵝亮翅、摟膝拗步,共二勢。

    兩儀生四象也。白鵝以起其勢,摟膝拗步像乾、坤、坎、離四卦之位。

第四勢:

    初收、斜行拗步,共二勢。

    四象生八卦,斜行像兑、震、巽、艮四隅之卦。

第五勢:

    再收、前堂拗步、演手錘、金剛倒錐,共四勢。

    本其蓄精,以至出精,終於復歸太極原象。

第六勢:

    披身錘、背折靠、肘底看拳、倒卷耾、白鵝亮翅、摟膝拗步,共六勢。

    其中倒身法、背身法、屈身法、退行法,此皆勢中變格,無不具。

第七勢:

    閃通背、演手錘、攬擦衣、單鞭,共四勢。

    是倒轉身法,以歸平垣身法。

第八勢:

    左右雲手、高探馬、左右擦腳、中單鞭、下演手、二起腳、獸頭勢、踢一腳、蹬一跟、演手錘、小擒拿、抱頭推山、單鞭,共十三勢。

    雲手,橫行法。左右擦腳,踢蹬皆言足法;下演手,伏身法;二起腳,飛身法;抱頭推山,合身法;中單鞭,手足齊用法;踢蹬,二大轉身法;小擒拿,偷步法;獸頭勢,護頭護心護膝法。

    以上十三小勢,是與群敵交手,大戰一氣,承接不能割斷,無間可停,故共合為一勢。

第九勢:

    前昭、後昭、野馬分鬃、單鞭、玉女穿梭、攬擦衣、單鞭,共七勢。

    前後昭,是前後相顧手法與眼法;野馬分鬃,分披身法、速進步法;玉女穿梭,右轉身法、平縱身法;單鞭,氣歸丹田平心靜氣法。

      以上七勢亦是交手法。

第十勢:

    第二左右雲手,擺腳、一堂蛇、金雞獨立、朝天蹬、倒卷簾、白鵝亮翅、摟膝拗步,閃通背、演手錘、攬擦衣、單鞭,共十二勢。

    擺腳是橫腳打法;跌岔是低身法;金雞獨立、朝天蹬,是高身法、用膝法。以下七勢皆重出,不必再贅。

      共十二小勢,亦是一氣相連,不可割斷,故合為一勢。

第十一勢:

    左右雲手,高探馬、十字腳、指襠捶、青龍出水、單鞭,共六勢。

    十字腳,即十字靠也;指襠捶者,制命法也;青龍出水,跳躍進身法,不必轉身,亦是縱法。

第十二勢:

    鋪地錦、上步七星、下步跨虎,共三勢。

    鋪地錦,展右腿坐身法;上步七星,前進上步法;下步跨虎,上下相顧身法。

    以上三小勢為一勢。

第十三勢:

    擺腳、當頭炮,共二勢。

    擺腳,勢倒轉身法、上掤下打之法;當頭炮,是護臉護心法。

    以上合之共十三勢,始以文象起,末以武象終。

注:

      這段文字記載在陳鑫所著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一書:太極拳卷一的學拳須知之後,意思是這段內容是對太極拳整體的分類和練法,只是可惜今人常常急功近利,直接翻閱其後邊的單招講解,而將其總論扔在一邊。

      筆者認為,單招講解固然重要,但適用於初學者;對於已經習練日久者,當留意此處總論,留心習練單招的歸類,明瞭所練招法的精義所在,只有這樣,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太極拳為哲拳,理不明,道不通,無所謂練拳,更無所謂高層境界。想必這也是陳鑫前輩之所以將這篇總論放在學拳須知之後的良苦用心!意即若能平心靜氣,看完練拳須知之後,首當其衝的就是這篇總論,幫助學拳者建立整體框架理論認知,從而對其習拳生涯起到導引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陳氏太極拳十三勢分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