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拜访理学大师娄谅,娄谅的鼓舞和教诲,王阳明很受感触,决定改过自新,努力学习。
1.醉心于理学,寻找圣人的方法
王阳明静下心来读书的决心,确实惊人,他把原来读过的“四书五经”,又重新读了几遍,他最喜欢研读的就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包含《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个部分。《四书章句集注》是当时科举考试的指定参考书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那个年代,朱熹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第二大圣人,他的思想被认为是“天下之真理”。
王阳明专心研读《四书章句集注》,并做好笔记和批注,他如此醉心研讨理学,其实是在寻找成为圣人的方法。因为娄谅曾说过:“朱圣人的书中自有答案。”
2.格竹失败,质疑朱程理学
公元1493年,21岁的王阳明常常与郭姓同学讨论理学的成圣之道,他们认为,既然朱夫子说成为圣人的唯一方法是“格物致知”,那么他们必须身体力行地实践一次。
众所周知,《礼记·大学》把修身分为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所以王阳明要成为圣人,就先要从最基础的“格物”做起。
王阳明和郭同学看着满院子的竹子,决定从“格竹”开始,他们开始坐在院子里的翠竹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竹子,希望自己能参透竹子的玄机,掌握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
坚持几天后,他们相继都晕倒了,醒来之后,他表示圣人之说可疑,使王阳明对朱程理学产生了质疑,而我们知道,朱程理学作为宋明的官学,其准确性无可辩驳。但也正是这次“格竹”的失败,让王阳明意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王阳明清楚地意识到依靠朱程理学很难实现“圣人”之梦,他决定出去散散心,也就是在出游之时遇一个奇特的和尚,打坐了三年,一直不说话也不睁眼。
王阳明故意触动和尚道:“家里还有何人?”
“还有老母。”和尚回答说。
“想念她吗?”王阳明又问道。
回答说:“怎能不想呢?”
王阳明陷于沉思,为了修道而丢下母亲不顾,如果真要付出这样的代价才能成为圣人,这是万世开太平吗?
自此,王阳明对朱程理学产生了全面的怀疑,做圣贤的理想暂时破灭。
3.仕途遭追杀,幸得金蝉脱壳
回家之后,把做圣贤的想法抛诸脑后,全身心投入到了正事上,准备复试。
公元1499年,28岁的王阳明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考中了进士,当上了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从此步入仕途。
王华自然少不了叮嘱儿子为官之道,叫他做一名好官,无愧于天,无愧于民。
转眼到了1505年,王阳明为官已6年,他真的做到了清官自廉。
弘治皇帝朱祐樘驾崩,其子朱厚照继位,称正德皇帝,朱厚照继位后,不思进取,不走正道,整天与太监刘瑾混在一起,夜夜笙乐,不听老臣们相劝,不理朝政,甚至处理国事都由身边太监刘瑾代劳。这样下去岂能治国。
1506年,忠臣戴铣,薄彦徽等上书皇帝,痛斥刘瑾及同党要求严惩,不料反被刘瑾诬陷,正德皇帝听信刘瑾所言,将忠臣们打入死牢。
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得知此事,冒死上书,请求释放忠臣们。谁知官场比战场还恐怖,皇帝问刘瑾的感想,岂料刘瑾向皇帝表各种忠心,添油加醋地给王阳明扣“莫须有”的罪名,没想到王阳明被罚四十大板,还被下旨赶贵州上任。
其实,刘瑾就没想过改过王阳明,他准备在其赴仕途中将其害死。王阳明敏感地发现有人跟踪,于是心生一计,把自己的衣物留在钱塘江边,留下遗诗:“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以此制造投水自尽的假象。
追杀者以为王阳明投水自尽了,取走衣物向刘瑾复命领赏去了。
经此一劫,王阳明对功名利禄看淡了很多,惟有生死一念,横亘于心。
小伙伴,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关注我,下一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