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门关上

   继续关起门来聊。

   以前很多管理人跑去发属地,发属地产品并不赚钱,但那帮人跑去发属地后,认识了一帮属地的投资人,这帮投资人就是资源,然后有部分属地的投资人,就会跟着原来的管理人跑去买异地收益更高的城投债。

   非标这一块因为有合规风险,有不少管理人也都在不断的规避这类风险,用自己控制的其它子公司去做非标,然后原来的公司就做点标债。前面赚到钱的人,一般都想更合规的去玩,然后可以赚更干净的钱。

   但还有一些以前连汤都没喝过的人,还有一些以前非标起投门槛都达不到的投资人,这些人也想喝汤城投的汤。那两帮人结合在一起后,还就是在玩非标。不能您们前面的人,把肉吃了,汤喝饱了,后面的人连口汤都没得喝啊。这估计也是非标还能存在的逻辑吧。

   再说,全国很多地方压根就不具备发标准债条件,凭啥富裕的地方以前可以发债融资发展,到我这就不行了呢?而且我这个地方还更穷,更需要融资来发展。

   以前有家机构,跑去参与了一个属地的项目,实际上属地类的几乎是不赚钱的。但因为那笔进去的资金涉及到一笔隐债,然后那部分隐债又被最上面发现并公开点名批评了,被点名后,当地的各路监管三天两头的跑去找那几家机构的麻烦。

   现在的很多有钱人,就是怕被秋后算账,前面先给你把规则说好,当时不找你麻烦,等您做大了,养肥了,就有可能拿着最开始讲的规矩,然后跟您好好算账了,所以很多有钱人,稍微看到形势不对,就跑去国外潇洒甚至移民了,都怕被秋后算账。

   前面一两年吧,苏省那边就有不少被“算账”的机构,有的被罚了好几千万,少的几百万,几十万,一个市就能追回数十个亿,旁边的市看见某市追回来了数十亿,然后还要学着去赶超,然后把那帮人搞的很是头疼。

   当然,那个地方被收割的机构大部分还是当年去买、卖债券中介,因为债券那一块很多不太好走账,而且一只债券动不动就是好几个亿甚至数十亿,金额大了后,随便一点费率,算下来的金额都相当高,也更容易被盯上后,秋后算账。非标那一块被“算账”案例要少很多,因为非标那一块的费用本身就小,而且很大一部分直接都流进散户的腰包里面去了,这个账,就很难算。标债的债,“算”起来要简单的多。这也是个风险点。

   有机构给我们的建议是:就做点川内的就可以了,出风险后,也可以随时开个车,就跑去平台要钱,今年还有跑去外省要账的,刚过去后,直接红码就过来了。像今年踩到某地村镇银行的那帮散户,有部分跑去现场“喝汤”,人刚一到,红码紧接着就来了。

   非标这一块,更倾向于川内好点区域的,偶尔精准狙击玩玩,未来的主要趋势,还是会是以标债为主。

   城投这玩意,玩的就是信仰,在这条船上的大家都一样,在这个船上的人也都是希望这条船永不沉没。

   玩城投的这帮人,也不希望经济形势发展的太热,真发展的太热了,到处的城投都不需要钱了,大家就连汤都喝不到。但也不希望经济形势太冷,如果太冷了,真发生系统性风险了,那买的时候是一时爽,等到期去催要时就麻烦。

   所以,即不太热,也不太冷的经济形势,对我们是最有利的,我们也能接受偶尔的延迟性还款,但如果大面积的出现延迟还,那压力也是相当大的。

   暂时聊到这,后面有时间再扯!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门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