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展览空间与虚拟现实AR
研究主题:虚拟美术馆
背景现状
20世纪以来,繁杂的艺术理论伴随着科学发展的进步不断翻新着人们对艺术的理解。提到传统的线下展览,熟悉的展览操作流程的大众知道,举办一场艺术展,不仅仅是呈现艺术品这么简单,在它漫长的策划过程中,常受到人员、场地、展品、运输等各项问题的限制。一些大型展览,甚至需要准备长达好几年。
不少业界人士认为,不论是“VR”观展,还是“线上展厅”,如果不能保证其具备优秀线下展览所具备的质量,没有学术把关,没有门槛界限,单纯的借用科技技术哄骗大众,艺术是否将沦为互联网科技下的傀儡?所以关于 AR 的未来,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更多先行者去挖掘。
像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用“Skin & Bones” APP 来重现灭绝的动物。佛罗里达州科学与工业博物馆的 MOSI大屏幕,让人更加近距离观察侏罗纪和空中、陆地、海洋那些标志性、“活”的野生动物。
理论依据
美术馆的数字化进程与科学技术平台巨头的关系自然是同气连枝的。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还没有得到普及的时候,如今已名扬遐迩的比尔·盖茨便已经在1989年的西雅图注册了一个名叫Corbis的图像公司。那时的Corbis并没有明确的业务方向和定位。只是基于盖茨对于未来的预期,他认为未来人们那个电子相框购买艺术品并放在家里用作装饰。于是他决定要做一个数字图像库,提供图像给出版商、广告设计公司、电影制作人,通过发展技术平台,建立一个最全面的图像手机库。在数字化的世界中,将图像服务供应给全球客户,帮助他们表达他们所关注的内容,并提供知识产权管理等售后服务。
从单纯的记录转向创作,在逐渐发展越发成熟的路上又被赋予了传播的巨大功能。今天的线上美术馆们已经可以真正的脱离实体,创造展览。今日美术馆作为中国美术馆界的首家民营当代美术馆,一直探索着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今年,今日美术馆推出“今日未来馆”,其技术端和艺术概念在360度全景展览和艺术展数字化网络再现的基础上再次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旨在探讨美术馆最具先锋、未来性的空间概念。由实体展览、虚拟展览及第三方(增强现实)展览三部分组成。
方法论
1990年3月18日,加德纳博物馆价值5亿美元的13件艺术品失踪了。28年后仍未抓获盗劫者,框架至今依然是空的。
Cuseum 设计团队很早就希望借助 AR 的力量,让文化爱好者看到被盗艺术品回到原处的可能。适逢2018年初 Apple 发布 ARkit 更新—— AR 能更加容易应用在垂直表面,他们创建了“Hacking the Heist” APP,让原本不可能的设想得以实现。
美术馆的展览互动体验方式,有太多可能性值得探索。有人说,博物馆和美术馆是 AR 最令人关注的试验场之一。英国的 V&A 博物馆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MOMA)都加入这个试验场,办起了 AR 展览。
近年,在我们种中国虚拟展厅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在浙博、浙美、国丝馆、自然博物院上线虚拟展厅体验,足不出户逛遍几十个展。
据统计,每年全球范围内约有270个艺博会,而画廊每年大约有40%至60%的销售都是在艺博会上完成。但从Artsy2019年2月通过调查来自全球近700家画廊所发布的数据——“2018年画廊线上销售情况”来看,未来的画廊实体空间可能大幅减少,艺博会或线上销售或成为画廊转型之道。
各类“VR”观展,“线上展览”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满足了部分观众与藏家的多元观展需求,也打破了传统艺术展览的呈现方式。国内外像这样的“线上展览计划“还有很多,中国也并不是独一份,它们均通过线上平台为艺术家策划展览,并定期发布。2018年不同规模的画廊在各类推广营销活动中的有效情况
墨西哥艺术家弗里达·卡罗( Frida Kahlo )的在线回顾展“ Faces of Frida”
对于艺术行业来说,传统的展示、销售、流通渠道固然重要,但互联网时代下的一众“线上”艺术计划,也许具备了开拓新市场的潜力。
小组讨论
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特意去看了几个AR虚拟化展厅,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艺术群展 《More, More, More》。其中大部分的艺术作品使用视觉并不总能察觉到的媒介来培养多感官结构,例如香水、音乐媒介、微生物、数字化AR媒介和不同频率的光。诸如具象绘画、诗歌、水墨画、线描画等传统媒介在本次展览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表现。这些作品增强或夸大了表面的感性,并对视觉感知的确定性提出了质疑。
在和小组更深次的讨论,知道如何对课题进行研究。知道我们的不足点是缺乏实践和眼界的开阔,对于一个问题我们不要只有一个思路,要去开放思维。
参考文献
[1]章敏捷.论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20)
[2]朱志超,王家民,王毅.《虚拟现实设计艺术探析》.电影评介,2006年11
[3]廖祥忠.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