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上)》课程笔记

(本笔记为《西方社会学理论(上)》课程笔记,由本人整理而成;授课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知识产权归其所有。)

爱课程​www.icourses.cn

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1. 奠基阶段:1830-1870年代

2. 学科化阶段:1880-1920年代

3. 帕森斯阶段:1930-1960年代初

4. 反帕森斯阶段:1960-1970年代

5.多元综合阶段:1980——“吉登斯时代”

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类型

古典社会学时期的社会学思想

孔德(1789-1857)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

——秩序、进步与爱。“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实证的含义是:

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

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社会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是:

本体论的自然主义。

认识论的经验主义。

方法论的整体主义。

一、社会秩序论——社会静力学

研究人性、家庭、劳动分工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孔德重建“社会秩序”的原则主要包括:

崇尚科学与自然法则

扩大博爱倾向

实行社会分工与合作

增强政府权威与调节

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改造”

二、社会变迁论——社会动力学

1.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社会组织形式:

军事社会——法律社会——工业社会

3.政权组织形式:

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共和政体

把感情、理性因素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此外,认为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等都制约着社会变迁。



斯宾塞(1820-1903)的社会学思想

1、社会进化论

认为社会是一个自动的、自发完成的过程,反对一切人为的干预。

进化并不是直线的,倒退有时也可能发生。

进化的方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

2、社会有机论

社会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社会同生物体一样表现出许多相同之处:

都处在不断的生长和发展中,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且结构越来越复杂。

结构的分化都伴随着功能的相应分化,同时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日益密切。

内部组织单位具有相对独立性,当有机整体生命受到损害时,其个别组成部分还可以存活一段时间。

相异之处

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其结合相对松散,而生物有机体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生物体中,分子是为整体而存在的,而社会是为个体而存在的。

孔德与斯宾塞社会学思想之比较

不同点:

两人在研究方向上是不同的。孔德注重的是人类精神发展史,其立论的基础是唯心主义,斯宾塞则注重的是社会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变化。

在社会与个人关系上。孔德主张社会优先于个人,而斯宾塞主张个人优先于社会。

在社会进化模式上。孔德主张单线的审核发展观,斯宾塞认为社会发展的具体类型是不同的。

相同点:

都以实证主义作为其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前提,对社会发展都持进化论思想,都以一种“自然秩序”的眼光看得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分化与等级制度等等。

小结

社会学奠基时期的主要体现在:

社会学还没有取得独立一门学科得以发展的独立地位,社会学仍然未从哲学的母体中脱胎出来。其包罗万象的研究内容的确定就体现了这一点。

还没有完整的理论及概念体系,因此,必须借助于其他学科的概念作为分析社会现象的工具。

在方法上只是简单地搬用其他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且具有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尤其是孔德具有较强的敌视社会主义的心态。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社会学思想

涂尔干(1858-1917)社会学思想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存在于个人之身外,但又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

它具有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与独立性。

社会事实的上述标准决定了社会事实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是由个人事实(实际上是集体事实在个人的反映或存在状态)集合而成,用比率表示,如自杀率。

二是惯例和规范。它们是社会直接的规则,体现了社会共有的基本价值,并对个人直接发挥强制作用。如道德、信仰、习俗、法律等。

2.解释社会事实的基本原则只能是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要根据社会事实的外部特征来定义,派出所有成见,防止个人的感情干扰。

3.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准则:

(1)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

(2)将社会事实看作是客观事实。

(3)把社会事实区分为规则事实和不规则事实。

(4)确定社会类型。

(5)先寻找事物的原因后考虑它的功能。

(6)通过社会本身的性质来解释社会事实。

(7)通过比较确定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

(二)劳动分工论

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作为一个有别于个人的实在,并由不同层面的社会结构和塑造个人的社会力量所构成。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机械团结是一种由于彼此相似而形成的团结,以同质性为基础,有机团结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出现的,以异质性为特征。

集体意识。是一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集体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特征。集体意识的外延或力量视社会的不同而不同。在机械团结中,集体意识统治着绝大多数个人的意识,个人几乎分享着共同的外延,而在有机团结里,集体意识驾驭的氛围要小得多。社会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而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

社会进化。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产生两个主要后果:一是潜在地削弱集体意识,支持个性的发展。二是推动了功能相互依赖的有机团结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分工有正常的分工和变态的分工。正常的分工产生了社会团结,对社会秩序发挥了正面的维护功能。变态的分工有:速度过快的分工(导致个人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约束)、不平等的分工(导致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协调的分工(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协调,劳动积极性下降)。

分工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的增加所导致的社会容量物质密度(人口密度)和精神密度(互动强度)的加强,这将产生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生存竞争的加剧促使必须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二是相互合作与依赖的程度加强。

(三)自杀论

主要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自杀的类型:

1.利己型自杀

2.利他型自杀

3.失范型自杀

4.宿命型自杀



韦伯(1864-1920)的社会学思想

合理性——韦伯社会学理论的出发点与核心

“合理性”就是以理性、知识的范式澄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予以系统化。“是什么原因把西方文明引至合理化“是韦伯毕生探讨的理论主题。韦伯把西方社会的发展看成一种特殊形式的合理性的稳步增长。

合理性的类型

“合理性”的涵义在韦伯的理论中是不确定的,它是一个“关系概念”。具体来说,一个行动或行为模式,若对目的有效则是合理的,若对目的无效则是不合理的,此时合理与不合理的判断乃在于“因果关系”上。在一个既定的信仰选择上个人行为者是与信仰一致的,则是合理性的。

1、形式合理性(工具合理性):是关于事实的合理性,与行为达到结果的道德价值与意义无关。

2、实质合理性(价值合理性):具有道德价值和意义判断的合理性称之为实质的合理性。形式合理性越发展就越会导致实质的不合理性。

理想类型

是韦伯在进行社会学研究时主观建构的一种分析工具,它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的经验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生活的“理想”而提出来的,而是一种关于被研究对象的特定方面的纯逻辑类型。可以说,“理想类型”是韦伯基于价值中立的追求而分析经验社会现象的社会学解释模型。

理解社会学

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试图理解社会行动的意义以便对其过程及影响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因此,个人及其行动是韦伯理解社会学的基本单位。

社会行动的类型

社会行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行动者赋予行动以主观意义和目的。

二是行动必须与他人发生联系。

工具合理性行动(形式合理性):包括对行为目的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的自觉思考和行动。

价值合理性行动(实质合理性):只有手段才是自觉思考的对象,目的被赋予了终极的价值,个人无须考虑。如宗教行动。

情感行动:是一种不合理性的行动,其特点是受感情或情绪的支配,没有经过意识的考虑和反省。

传统行动:也不是一种合理性的行动,行动者从事某一活动不是经过有意识的理解和思考,而是根据习惯和传统行动。

组织社会学理论

1、权威类型——关于社会组织形式的分析

(1)传统型权威。是家庭关系的一种扩展,它有三种形式:老年人统治、族长制和世袭制。

(2)个人魅力型权威。它不是靠正规化的法律制度或其他规范来确立的,是靠个人人格某种品质来吸引门徒。它往往出现在社会危机的时候,一般难以持久维持。如宗教的先知、人格化的政治领袖或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3)法理型权威。是建立在遵守正式制定的非个人专断的法规基础上的权威。它以非个人的方式来统治。只有这种统治才是理性的。

2、科层制

指权力依据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范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系。它反映了高级的工具合理性。

社会分层理论

三位一体的分层——经济、声誉、权力。(实际上是名、利、权)

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群体叫做阶级,其主要差别是货币量的差别,即“市场购买力”的情况。

声誉地位主要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方式来确定的,其主要有出身的门第、知识教养、生活方式等,与“同类意识”的产生非常密切。

权力地位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来确定的。

宗教社会学

1、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重点是分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之间的关系。韦伯认为新教伦理之所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后动力,在于新制度和资本主义都追求一种合理的、系统的生活方式。新教伦理强调在生活方面,特别是在职业和一般经济活动方面,要服从为未来目标而系统制定的纪律。

2、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系统研究了儒家伦理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精神阻力之间的生成关系。他详细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结构的性质,认为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格局中农业生产重于一切,意味着现代经济理性化程度的货币经济严重落后。



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

关于社会的理论

社会形成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对社会的科学认识,既不在于整体,也不在于个人,而在于人与人之的关系。

社会发展的过程。社会是一个特殊的关系形态,它的生存和更替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

社会发展的动力。劳动是全部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社会一方面是人同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另一方面它又是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而劳动既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劳动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己。

关于阶级的理论

阶级的涵义。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适合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产生的条件。它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同时,它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联系。

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阶级是一个历史现象,它随着私有制的铲除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而消亡。阶级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将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关于宏观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在它上面而建立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研究方法

辩证的方法。强调研究过程的经验性与实践性。要求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将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析——综合。

矛盾分析方法。是研究社会的根本方法,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科学抽象方法。

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初识关系,也就是要从经济条件出发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关系,但同时又不忽视其他参与交互作用的社会因素。把社会看作经常处在发展中的活动机体,必须客观地、辩证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滕尼斯(1855-1936)的社会学思想

把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和特殊社会学。

特殊社会学又称实质社会学:

纯粹社会学是静态的规范学说。

应用社会学是动态的历史变迁理论。

经验社会学是对社会生活中个别事实的研究。

《社区与社会》

1、社区是通过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他的基础是“本质意志”,即表现为意向、习惯、回忆,它与生命历程密不可分。是一种机械整合。

2、社会是靠人的理性权衡即“选择意志”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是通过权力、法律制度的观念组织起来的,是一种有机整合。

滕尼斯对社区与社会区分和论述的本意是在于之处它们是任何群体组织中都必不可少的两个结构要素:人们意识中的联合是群体的内在方面,由制度促成的联合则是群体的外显方面。

当代对社区的定义:

一类是功能的观点

另一类是地域的观点



帕累托(1848-1923)的社会学思想

行动理论

主要涉及人的行动的非逻辑方面。他认为,人的大量行动并不是真正基于手段——目的理性模式,而是对人的情感或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人们总是有把自身的行动用各种类型的意识形态逻辑化、理性化倾向,从而掩盖了行动的真实方面,即非科学性和非逻辑性。

精英理论

主要讨论社会分层和社会统治问题。他认为在一个社会中,由于人的体能、智能和道德的不相等,具有最高能力的人构成了社会精英,其中包括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

社会系统理论

主要研究社会的动态均衡问题。他认为任何社会系统都包含4个方面的特征:经济生产力的水平、政治权力的分布状态、意识形态的性质、不平等的模式。

残余物与衍生物(重点)

1、残余物是指从社会活动中除去人们所有理性想法之后,依然保留下来的那种东西,它是社会活动的常数。

2、衍生物表示观念、信仰、理论等意识形态系统,它是派生的,是社会活动的变数。

“帕累托最优”——在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达致个体利益的最优。

所谓“帕累托改善”是指在没有人受损的情况下一些人得到改善。不能够再做“帕累托改善”的状况,称为“帕累托效率”或者“帕累托最优”的状况。



帕森斯(1902-1979)的社会学思想

结构功能主义

社会行动理论

单元行动:社会行动都是由最基本的单元行动组成的。

单元行动具有如下性质:

第一,有一个行动者。

第二,有某种行动的目的。

第三,有一定的行动情境,这样的情境包含两个要素,即手段和条件,前者是行动者可以控制的,而后者是行动者无法控制的。

第四,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取向。因此,单元行动是由目的、手段、条件和规范四种要素组成。

行为模式变项理论

情感变项:情感性——非情感性

规范变项:特殊性——普遍性

地位变项:先赋性——自致性

利益变项:集体取向——个人取向

义务变项:扩散性——专一性

社会系统理论

帕森斯认为,当有着不同的动机和价值取向的行动者在相互交往时,他们就会形成某种能够共同接受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制度化。其基本过程是:

(1)不同取向的行动者必然要进入相互交往的情境中去。因此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

(2)行动者取向的方式反映了他们的需求结构,也反映了这个需求结合这样被文化模式的内化所替换掉。

(3)通过具体的互动过程(角色扮演、协议、交换等)形成了规范。行动者据此相互调整他们的取向。

(4)这种规范是作为调整行动者相互之间取向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他们又受到总的文化模式的制约。转而,这些规范规定了随后的互动,使之稳定进行。

AGLL分析模式

A(adaptation)适应性功能。指行动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功能。

G(goal attainment)目标达成功能。指行动系统谋求实现自身目标的功能。

L(integration)整合功能。指行动系统协调内部各种关系的功能。

L(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潜在模式维持功能。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

教育社会学

结构功能主义把教育看作社会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使个体社会化,让学生具备今后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时必需的能力和义务感;对学生进行甄选,并将其分配到社会结构中的相应位置上去。个体社会化和社会选择由此成为教育社会学的两个重要命题。

结构功能主义批评

结构功能主义把系统各组成部分存在的原因归之于对系统整体产生的有益后果,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还批评它只强调社会整合,忽视社会冲突,不能合理地解释社会变迁。



默顿(1910-2003)的经验功能主义

默顿对功能分析的主要贡献

一是强调区分负功能的存在。

二是区别了显功能和潜功能。

功能分析

帕森斯的理论以高度抽象著称,并追求建立一种统一的“宏大理论”,而默顿强调经验实在性,倡导“中层理论”,其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他认为帕森斯创立的理论体系过于庞大,难以实践。

二是1960年代以来,社会动荡不堪,冲突不断,急需具体理论指导。

三是在西方各种危机面前。帕森斯学说遭到各方面的批判,亟待修正以摆脱困境。中层理论就是一种范围有限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可以通过经验加以验证。

传统功能分析的致命弱点:

一是功能的统一性。认为社会系统的任何局部都对整个社会具有功能。

二是功能具有普遍性。认为一切标准化的社会形式或文化形式都具有积极功能。

三是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有三个特点:

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

把功能分析中的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有经验性的中层理论指导的方法。

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

中层理论特点:

1、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

2、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如社会流动理论、角色冲突理论、参考群体理论。

3、它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之中去。

4、它区分出了微观社会学问题与宏观社会学问题。

5、是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

6、它可以指明未知的方面或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结构分析范式:

其出发点是强调社会结构或制度对个人的影响。认为在社会和文化结构的诸要素之中,有两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一是文化上明确规定的目标。

二是社会结构所限定的达到这些目标的合法方式。



齐美尔(1858-1918)社会学思想

关于社会的内涵

1、社会并非一个实体,而是一个过程,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构成了社会。

2、社会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之中,但社会一经产生,便超越了个人。这是社会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3、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形式“涌现”出高级形式的层次结构。

社会学的分类

形式社会学:

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交往的形式,而社会交往形式是“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通过或者说在这种方式中,交往成为社会现实”。例如:交换、冲突、统治、社会化、卖淫等都是我们要研究的主题。

货币哲学研究:

主要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探讨社会关系的本质性特征。

货币的社会意义:

1、货币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抽象地对目的作思考。

2、推动了社会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了社会中定量的产生与发展。

3、改进了人际关系,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频率。是社会团结成为可能。

4、改变了政府的行为方式。

5、改变了知识及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

文化社会学:

1.主体文化。指行动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外在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动者中的综合体现。

2.客体文化。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团体等。这些因素外在于个体,但却影响着个体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社会交换论

产生于50年代末期的美国。

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

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

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

其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布劳和埃默森,霍曼斯是交换理论的创始人。



霍曼斯(1910~1989)的普遍性命题

霍曼斯的普遍性命题

1.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愈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获得的奖赏愈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愈大。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如某人过去在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奖赏或惩罚,而在出现相同的情况时,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种活动。

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同样的行动。

4.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

5.攻击与赞同命题。该命题包括两方面:是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者受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二是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

6.理性命题。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她)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也增大的行为。

交换的公平性问题

公平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个人的客观经验:

1、行动者过去的经验(纵向比较).

2、行动者认同的比较群体(横向比较).



布劳(1918-)的交换理论

社会学是如何研究人与社会结构的?


布劳的交换理论

·布劳认为交换行为具有两个条件:

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

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

社会交换存在于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之中。布劳把“权力一依赖”关系的框架作为分析群体内部权力不平衡的基础

布劳的交换理论是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其理论目标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局限于微观层次方面的不足。布劳的理论方法是从描述交换过程及其在微观层次上的影响开始,再从群体层次上升到制度与社会的宏观层次。

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体或社区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交换是一种有限的活动,它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报的自愿性活动。

布劳还区分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的差别,引入了权力、权威、规范和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从微观到宏观,系统地追溯了交换现象的各种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归纳过程取向的社会结构理论。



爱默森(1925-1982)的社会网络分析

爱默森运用严密的数理模型和网络分析,阐述社会结构及其变化、社会交换的基本动因和制度化过程,在方法论上进一步充实了交换理论的理论体系,他主张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单位应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交换者本身。

简短的评价

交换论强调社会生活中交换关系的普遍性,认为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体现这种交换关系。

霍曼斯的交换论是以个人主义的假定为前提的,主张个人层次的命题对于解释社会行为极为重要。

布劳的交换论反映了一种从微观层次到宏观层次的能力。

爱默森则将网络分析技术应用于交换理论,把分析的触角伸向交换关系的形成。



科塞(1913-2003)的冲突理论

他反对帕森斯认为冲突只具有破坏作用的片面观点,力图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论。

他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与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

社会冲突的类型

(一)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现实性冲突是争取自我利益的冲突,非现实冲突是由人们的敌对心理而引起的,并非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结果而是为了消除紧张的心理。

(二)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三)紧密关系中的冲突。

(四)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分裂型的冲突。

科塞着重研究齐美尔提出的冲突之网。把冲突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本性,认为人本性中生来就有敌对性和侵略性。

社会冲突的功能

1.冲突是正功能还是负功能,既要看冲突的性质,又要看社会群体或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

2.外群体冲突总体上有利于群体内部的整合,但如果内部缺乏团结在面临冲突时可能内瓦解。

3.安全阀制度。(释放内部压力)

冲突的正功能

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

对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功能

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

对新规范与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

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达伦多夫与科塞的冲突思想比较

达伦多夫主要研究冲突的根源,但科塞却很少从制度上去探索、寻求冲突的根源而是着重分析冲突造成的后果。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能够直接导致社会变革,而科塞则认为中实的功能具有双重性,既可使社会发生变革,又可使社会超向稳定。

达伦多夫北冲突的根源归结于权力分配不均,而科塞则归结为人性的原因。

达伦多夫看重分析冲突的特征,科塞则详细论述能使冲突双方发展为分裂或联合的条件。



赖克斯的冲突理论

赖克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反对帕森斯以价值规范为重心的秩序理论,强调物质生活手段的分配应该在建构社会模型时占据优先地位。他认为货币→权力→价值→仪式的一体化社会结构,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生活手段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必然造成被统治阶级不满情绪的日益增长,促使其成员将个人利益置于群体利益之下而结成集体行动者。一旦统治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权力对比发生变化,社会就会由“统治阶段的情境”向“革命情境”运动,最终导致社会冲突和统治阶级的倒台。

冲突的双方即使认识到激烈的冲突比适度的让步将会付出更高的代价,从而彼此作出妥协,但这种“休战情境”也是极不稳定的。

冲突双方继续寻找能够满足自己单方面利益的手段,一旦找到了这种手段,权力的平衡立即被打破,冲突随即重新取代暂时的和平。



柯林斯(1941-)的冲突理论

1975年,柯林斯的《冲突社会学:迈向一门说明性科学》一书出版,标志着冲突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早期冲突论者只是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补充和修正,认为秩序理论和冲突理论同是有用的理论工具。柯林斯认为,社会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过程,仅仅提出一种补充性“冲突理论”不足以说明这一过程,必须建立一门以冲突为主题的社会学。

达伦多夫和科塞的力量都比较多地设计个人层次的冲突变量和过程。而柯林斯则旨在架通微观与宏观联系。

柯林斯冲突理论的主要思想

早期冲突论者主要关注宏观社会结构问题并把社会结构视作外在于个人的强制性力量。柯林斯则认为,社会结构是行动者的互动模式,是在行动者不断地创造和再创造中产生并得以持续的。对宏观社会结构的理解不能脱离建构这些结构的行动者。他吸取了现象学和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力图为宏观社会学奠定微观基础。与早期冲突论者注重理论和意识形态问题不同,柯林斯强调必须建立假说—演绎的命题系统,并从经验上加以验证。唯有如此,才能使冲突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说明性科学。柯林斯为冲突问题的研究打下了新的基础,标志着狭义上的“冲突理论”作为一个流派已经式微。

简短的评价

冲突理论产生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它有力地打破了揭露了功能主义对社会现实认识的片面性,并很快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去,在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行为、婚姻家庭等领或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著,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有重大的影响。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衣阿瓦(Iowa)学派。

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

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

①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如果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⑤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⑥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特征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了生活史研究、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解止的结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论的价法,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

布鲁默与库恩的方法论比较

布鲁默认为研究至少应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考察”,调查者着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会情境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即“检验“阶段。研究者集中注意环境中的“分析因素”这些因素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才可能获得,库恩赞同米德的社会行为学说,坚持经验科学的要旨是研究数据要客观,研究程序要经济而又合乎理性,研究结果不仅要能接受测试性的检验,而且要能经受其他研究者的批判,并易于付诸实践。

符号互动论的应用

应用符号互动论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对社会越轨、精神疾病、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解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上)》课程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