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不可不知的知识 10分钟说说格律诗对仗的种类与前世今生

前言 对仗与对偶

在现代汉语中,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而对仗相对来说严格得多,狭义的对仗,除了以上的要求外,平仄也需要相对,但是在古诗词中也会见到一些平仄不相对的对仗。

所以从广义来说,对仗就是对偶。古人有俪对、俪偶、对仗、骈偶、队仗、排偶等说法,不但用于诗中,也用于文章中,特别是骈文。

李商隐当年拜入令狐楚门下就是学习骈文,因为科举考中的律赋就是骈文,通俗说骈文就是高考作文。《新唐书·文艺传下·李商隐》:“ 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孤楚 府, 楚 本工章奏,因授其学。 商隐儷偶长短,而繁縟过之。”

而科举中的另一项科目,五言律诗,更是要求对仗,失对是大忌。

一、对仗/对偶 出现很早

早在诗经中就有了很多对仗的例子,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汉朝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浮文鹢,扬旌栧。张翠帷,建羽盖。罔瑇瑁,钩紫贝。摐金鼓,吹鸣籁。

到了魏晋时期,诗人们开始大量使用对仗,例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几乎每两句都对仗: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这以前的对仗并不讲究平仄相对,但是在齐梁时期出现了永明体以后就不同了,沈约等人引入了平上去入四声以后,对仗开始注意平仄相对。

二、格律诗的对仗

永明体以后,诗人们开始注意对仗的声律协调,平仄相对。一直延续到今天。例如庾信的《咏怀六首之六》, 诗人们很注意平仄相对: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到了唐朝科举的时候,进士科靠诗赋,律诗和律赋,词性、平仄是一丝不可出现错误的,白居易在贞元十六年(800)省试的试帖诗是《玉水记方流诗》: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

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

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浮。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

三、对仗的不同种类

对仗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几下几类:

1、工对

工对不仅要词性相同,而且门类相同,古人为了应付科举考试编辑了不少这样的书,我们称之为类书,分了很多门类如:天文、时令、地理、宫室、器物、衣饰、植物、动物、方位、数量等

古人作诗用同一门类的词语相对被称为工对,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宽对 邻对

词性和大的类别相同,小类上有所不同,例如元稹《早归》的第三联,鱼和露相对,水和衣相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往宽里说,名词对名词就可以算是对仗了,门类可以远隔千里,例如水和衣相对。

3、流水对

一般的对仗上下联是并列的关系,流水对前后意思连贯如流水,颠倒后语意就可能不通了。

最有名的就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扇面对

扇面对在词里用的非常多,例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古诗里最有名的是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5、借对

从字词本身来看并不相对,甚至词性都不一样,但是因为是多音字或者多义字,诗人硬是拉郎配,杜甫就很喜欢搞这种游戏,看起来也别有意思:

杜甫《曲江》中"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的《九日》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分在此处是仄声, 是本分的意思,与动词“开”词性不同,但是分是多音多义字,有动词的分开之意,于是杜甫拿来对仗了。今天写诗的诗友们,如果敢这样用,说明对于诗词是有一定研究的,不过很可能会遇到某些“诗人”的批评: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6、当句对

当句对是在句子中自有对仗的词语,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既是上下联对仗,而且也是当句对,巴峡对巫峡,襄阳对洛阳。

7、错综对

上下联需要对仗的词语,所处的位置却不相对,例如[唐] 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 :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第一联: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六幅湘江水对巫山一段云,六幅对一段, 湘江对巫山 ,位置不相对。

8、偷春对

了解偷春对,首先要了解偷春体,五七言律诗对仗在中间二联,如果第一联对仗,中间联不对仗叫做偷春体,比喻成先于春天偷开的梅花。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因为第一句是平收押韵,因此平仄不相对。

9、词中的对仗

词的对仗非常宽松,不避讳相同的字,平仄可以不相对,同一首词对仗的位置也不同,可以不对仗亦可以不对仗。

例如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前三句对仗: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而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前三句不对仗: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关于词的对仗可以看看我的文章:《诗词格律 以《沁园春》为例3分钟说明白词的对仗》

结语

初学格律诗尽量学习工对,但是写好格律诗一定要善于使用宽对,太工整的对联难免有雕琢痕迹,甚至为了工整而犯了合掌的大忌。

诗词是短小的文章,要用最精炼的语言写景抒情,因此对仗时对于词语的选择与意境的开拓是对于诗人的考验,完全拘束于一个门类的词语会束缚思想。所以好的作者要善于使用宽对。

另外关于虚词的使用,例如动词、副词、形容词、甚至活用后改变词性的词语一定多看古人的作品,发于网络上的诗词常会遇到鱼龙混杂的评价,好的未必说你好,差的可以被夸得像朵花一样,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判别能力。

这种判别能力建立在多读多练的基础上,多读能记住古人的用法,不会被批评时感到迷茫,多练能熟练使用这些笔法,能够在创作时别开蹊径。

@老街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词创作不可不知的知识 10分钟说说格律诗对仗的种类与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