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至末落,宋起孱弱


唐玄宗,既开启了“开元盛世”,也“打开了“安史之乱”。盛极而衰,他在四十多年里,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跌宕起伏。

在很多人的历史印象里,似乎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就走向了灭亡,然而,它实际上又走了一百五十年的春秋。盛唐的威名与荣耀,终被动荡耗尽。

接着的五代十国,又在唐朝的废墟上折腾了七十年,一个另后人既爱又恨的新王朝诞生了——大宋王朝。

宋朝是文人的天堂,却是给汉族烙上耻辱印记的朝代。崇文抑武,把内部统治夯得扎扎实实,却在与游牧民族的斗争中屡处下风。

经济和文化的空前繁荣,无法弥补对外政治的软弱和军事不足。

“澶渊之盟”为宋辽带来了120年的和平。和平是发展的沃土,经济富足,文化丰茂,百姓安康。然而,和平也会滋养平庸,放大隐患。

和平愈久,宋朝的政治与军事能力便愈加孱弱。结果就是,使整个汉民族痛彻心扉的“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金人掠走,北宋灭亡。

自开国皇帝赵匡胤之后,宋朝的皇帝不是平庸就是昏聩。在既定国策“文人治国”之下,虽然文化人才辈出,军事力量却被先天阉割。武官地位低下,时时被掣肘打压。所以对外战争胜少败多,且无长远战略,终至妥协、退让成为对外政策的主流。

草原上辽、金、蒙古得以陆续崛起,实缘于中原宋朝的衰弱之因。此消彼长,宋朝无力拓土开疆,渐次文弱,草原民族自然得以迅速发展。

正如明末朝廷外强中干,腐败不堪,统治阶层内斗不止;苍黄大地,民心背离。这才会有后金区区几万人马,就能逐次吞并整个大明国土的结果。

徽钦二帝虽被掠走,然宋朝国力尚存,仍有喘息之机。南宋延续了“强干弱枝”的国策,文人治国继续,结果就是偏安、退让,苟延残喘到最后一息。

期间虽有岳飞,辛弃疾等文武全才,却无力拯救皇帝和权臣的懦弱之心,自保之虑,自然也不能拯救被蹂躏的万千黎民。

崖山之后,汉人沦为奴隶,文明倒退。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至末落,宋起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