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被朋友圈”么?

有段时间懒于发朋友圈,觉得乱,像被无数其他人占领的阵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于是不想让自己的行迹也混杂其间。然而前些天,手机宕机,重装程序,里面所有照片全部丢失,抓狂的是还没有上传没有备份,一年多的记录和记忆都不见了!各种办法无果之后,只能从之前发的朋友圈里,找到一些零星图片和蛛丝马迹的光影。

朋友圈的价值在此刻强烈凸显,也许就是平日忽视的东西,在关键时给你依赖。于是,发圈的频率又回来了。

朋友圈,日记圈

我从中学就有记日记的习惯,最早是在漂亮的纸壳本上写,那时真觉岁月悠长、事物精美有样子,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当年的很多本日记。青涩的笔迹、幼稚的思想、最本真的事物和人的描摹,以及里面夹着的一朵花或者一片树叶,都是珍贵的东西。

后来有了电脑,就变成电子形式的,一篇一篇,把过往的时间都封存在硬盘里,无关喜乐,只觉安全和踏实,在自己的大脑之外,又存了一个更有保障的备份,都是我的,不会忘了。

再后来,文学网站兴起,接着又是博客、空间,一部分的日记功能转移到了这些上面。记得最早还写过一段榕树下(直接暴露年龄),新浪博客也曾写。但这些就不再是个人私藏的了,而是公开能见。所以只是一部分的日记职能,可对外的、重要节点的、特别美好或者有价值的,才会写在其上,而过于私人的、情绪化的、情感化的东西则经常是雾里看花、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直至后来的微博、微信......也是同理。渐渐的,自己的历程节点和行动轨迹很多都已经记录在这种媒体上,出于懒、忙、省事.....电脑日记的习惯竟完全丢失了。

现在还有一些专门写日记的手机APP,一旦你下载,就会每天定时提醒、敦促。但在手机上操作,长篇大论的写东西,绝对是不方便而且累,估计没人能做得来。如果真的写,也是简单的流水账,或者先写在电脑上,再转发到手机上吧。

几轮更迭之后,微信是目前人们手机里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所以仅仅作为记录自己日常的一个工具,其必要性也是极大的,能积淀记忆,有时间价值。

谁的阵地?

从性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可见的私人领域。“可见”和“私人”有矛盾性,既然是私人领域,就应该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所以有人设置“三天可见”或者“半年可见”功能,或者干脆就不发圈。

但微信作为个人的自媒体,这里面的两个标签“个人”和“媒体”,就注定了它既是你的阵地,也是别人的阵地。你可以保留它的私属性,为自己的生活加上屏障,不给人看;你也可以只旁观别人,让自己成为隐身人或者一个生硬的名字符号;你还可以完全放弃这个阵地,干脆就卸载不用......但同时,很大一部分社交与人际的功能也丢失了。

举个例子,我们曾做过的时尚体验师招募活动,就是把个人微信号作为一个比较大的权重考量。因为仅仅凭个人履历和报名资料,是完全不足够的。所以不管哪个渠道 来的报名者,都请先加活动微信号,从中再选取合资格的入选者。为的就是可以通过报名者的微信朋友圈,了解到TA真正的爱好、品味、分享意愿和传播力。那些“三天可见”或者几周一个月都不发一次圈的,肯定直接就滤掉了。所以连进入的机会都没有。

再比如,有的企业(TMT领域尤甚)在面试的时候,常常会问“你手机上最经常的应用有哪些?”、“你关注哪些微信公众号”、“你的微信发圈频率如何?”,来侧面获知应聘者的生活、消费、知识面及社交习惯,作为辅助评判。

所以微信这个私人领域,会展现你的个人属性和气质,能在高匹配度的方向上推着你往前走。

微信的启动页,好像就在说:让世界看见你,而你也在这里看世界。

让你和世界,相看两不厌

就像你无法避世和隐居,你也同样躲不开社会与人际,“被朋友圈”已经是一种常态。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那就让它更好、更有用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愿意“被朋友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