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考我想说的话

最近华为“鸿蒙系统开源”一事,有些“以体打面”的意思,笔者看到新闻后立现华为5G、手机、硬件设备等多点构成的”体“,想到智能手机都并非其核心业务,其系统又选在“此时此刻”推出、开源,其打“面”的意图浮出水面。故此,意欲将”元思考“成文,以备迭代,当然,本文不涉及华为。

在野外,一只狮子遇到了带着两个幼崽的豹子,本来他们都不在彼此的食物链中,但遇到了,总也要“争斗一番”。狮子靠勇力取胜,而豹子以速度见长。在寻常情况下,豹子利用速度跑掉就好,但这次不行,因为还有两个幼崽。这时,令人震惊的是,作为弱势一方的豹子却主动上前“挑衅”,发出带有威胁信号的“呜呜”的声音。而后,并没有发生狮豹大战,狮子趴下梳理自己的毛发(这是没有攻击的信号),豹子一看,便带着两个幼崽“扬长而去”。

这是动物世界的一个片段,很多人看过后,发表了不同的评价:

小贾: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是豹子的勇敢最终吓住了狮子。
小乙:豹子肯定是为了两个幼崽,母爱的力量啊,真的是太伟大了,我要把这个视频发朋友圈,太励志了!
小丁:我估计啊,这个狮子肯定是吃饱了,要不然怎么可能放过两只豹崽子呢
老王:(沉思……)“弱者”一定要给“强者”选择!

弱者一定要给强者“选择”?没搞错吧,不应该是反过来吗!正着说是“经典”,反着说才是我们需要的洞见。

面对不得不打的仗,强者要学会“网开一面”、“围城必阙”;面对可打可不打的仗,弱者要学会给强者留“选择”的余地。
什么是不得不打的仗?那些决定“生死”的、影响“生存”的、你进我退的都属于不得不打的仗,资源就这么多,你多一寸我就少一份,而且这种资源是与我生存息息相关的,怎么可能不打!但这种仗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弱势一方逼得“背水一战”,不怕敌方求胜,就怕敌方求“共死”,这其实很好理解,中国古代的战例太多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那什么是可打可不打的仗?那些打了也没什么好处,白白耗费国力的仗就能不打就不打。就像我们开头故事中的狮子,豹子本来也不是狮子食物链的一端,打胜了也没什么好处,而且还可能受伤。作为豹子来讲,局势已经很明显了,的确是没办法跑,但展示出“气势”是告诉狮子它也是有代价的,这就给了狮子一道选择题:

1.打,没什么好处,但受伤的风险极大;
2.不打,没什么坏处,而且避免了受伤。

狮子再傻,也知道这道题应该怎么选。这就是老王说的,弱者一定要给强者“选择”,但也要注意这种选择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连年天灾,狮子没有其他食物用来保障生存了,别说受伤,就是冒死也得一搏,因为这时是不得不打的仗。

同样的一个故事,小贾、小乙、小丁和老王作出的判断却是差着几个层次,为什么?这就是智识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几何级”的,如果这几个人竞争同一件事,老王对其他几个人将形成维度优势,如果他愿意,甚至可以“降维打击”。

“维度优势”、“降维打击”说起来挺悬的,但说明白了,很容易理解,忘记维度,让我们看看我们更熟悉的东西。

点、线、面、体

在你脑中想象一个“点”,这个“点”是什么样子不要紧,只要是“点”就行。这就像我们面对一个问题时最初的“想法”,有些人到这里就止住了;但有些人脑子中,又出现了另一个“点”,有一部分人到此为止了,而另一部分人把两个点连接起来,于是“点”消失了,变成了另一个东西“线”,而在这种连接中“自动生成了无数的点”,所以“点”的性质变了,成了“线”,很多人到这里就停了,单个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就是这种“线”。

“线”与“点”的特定连接可以形成“面”(可以想象三角形),不平行的三条“线”也可以形成“面”,这只是一个形成“面”的例子,如果你想,可以利用“点”和“线”这两个要素形成各种各样的“面”。

三个“面”可以形成“体”,你可以想象一个封闭的“空间”,这就是一个“体”。
理解了“点”到“线”,其实就很容易想到“点”到“体”的全过程。这很容易不是吗,但我说这里面有系统、这里面有熵、这里面有反熵、这里面有增长模型、这里面有无法理解的复杂性、这里面有涌现、这里面有不可逆的“膨胀”。很酷,不是吗?

想知道“点”的故事可以看看《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
想知道“熵”的故事可以看看热力学第二定律;
想知道“系统”、“复杂性”的可以看看《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
……

我们知道的和不知道都被包含在“点、线、面、体”中了,几乎所有的概念都可以抽象到这四个字上。说到“抽象”,我觉得这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而我们所有的教育,也的确是在筛选“抽象能力最强的人”。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在追求“简单”,这种简单就是一种抽象。现在活着的所有物理学家都希望能把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统一起来,用一个极其“简单”、“优美”的公式解释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就像E=MC²一样“简洁”。

如果谁想了解“点”的威力,倒也没必要真的去把天体物理搞清楚,最近Matthew O.Jackson的《THE HUMAN NETWORK》(人类网络)今年7月刚刚在国内出版,马修通过把单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点”来解释诸多的社会现象,比如交友、种族、国家贸易等,极好的展现了“同质性”是如何分割人群的,甚至产生更加恐怖的后果,也初步阐释了人类网络的传播路径,包括疾病的传播。书中有大量的以“点线面”为主要素的图示,虽然最终只是初步涉及“体”的展开(对笔者来说不太过瘾),却留给读者大部分关于“体”的留白,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方法,不是说科幻类获奖小说最短的一个只有一行字吗,类似于“地球在那次大毁灭中只剩下了唯一一个人类,正在他思考如何重建文明时,门被叩响了……”。

如果只是“点”足够多还不行,我们还得知道如何“连接”成“线”,这只是初级的;如果有能力把“线”构造成“面”,这才具备了“降维打击”的初步能力。你放心,你太难让别人“降维”了,你唯一能做的是,别人是“点”的时候你让自己成“线”甚至“面”,如果已经成“体”了,换个对手吧!如果就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让自己“升维”怎么办?

整部《孙子兵法》都在强调:胜不胜在彼,败不败在己。就是说,一场战争的胜利,并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是对方先犯了什么错误;一场战争的失败,并不在于对手有多么强大,而是你做错了什么。
像诺基亚那种“什么都没做错,就是输了”的情况怎么解释?

《孙子兵法》不还说: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嘛。这句话本来是讲为将者要寻找势能,为团体赋能,而不能苛责哪个人要“加油、努力”。
所以诺基亚总的CEO总是在寻找“人”的问题,但真的什么都没错做吗?天下大势,势,势呢?这个世界有什么东西是一蹴而就的呢?有些失败,何尝不是“肥胖死”?

所以,没法“升维”或使对手“降维”怎么办?两点:1.不犯低级错误,等待对手的失误;2.借”势“赋”能“。
还记得当年团购届的”千团大战“吗?现在众所周知的美团起初并不是最有优势的,但王兴一直在等待,等待时机,”通盘无妙手“的走好每一步,在其他”团“初现”危机“时”血洗“市场,一招定乾坤。

其实我一直在说”维度“,这是个物理概念,总有点”玄学“的感觉。笔者不才,对”升维“或”降维“只是有些类乎”云型“的思考,模糊的很,但写出来总是有益的,至少能促进思考。

就是这样,祝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思考我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