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记忆|烧瓦塔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站在夜空下,看着那皎洁的月光,思绪不自觉地游走到了千里之外的老家。

我的老家是赣南的一个古老镇子,每到中秋节,不仅可以吃到酒泡饼、广饼、柚子、桔子等好吃的饼果,还有我们特别期待的活动——烧瓦塔。

小时候,在中秋节前一两天,我们就会开始着手准备了。

瓦塔需要红砖和瓦片,先用红砖做基,再在红砖上一层一层地垒,垒成一个尖尖的塔的形状。

烧瓦塔还要准备柴火,一般我们会自己去山上捡一些,父母在这天也会特别大方地拿出家里的松木柴火,堆放在瓦塔旁边。除了柴火,还会准备一些硫磺。

晚上一家人吃过晚饭,把月饼和水果摆放在厅外,便开始烧瓦塔了。

一家人,坐在月光下,一边聊天,一边吃着饼果,一边烧瓦塔。

柴越添越多,火越来越旺,瓦塔越烧越红,喜庆的氛围也越来越浓,瓦塔越红,预示着红火兴旺。

待到瓦片通红通红,便在上面撒上准备好的硫磺,瞬间,瓦塔变得五彩斑斓。

火渐渐熄了,夜慢慢深了……

烧完的瓦塔,我们都不舍得立刻拆掉,还会留上好几天。

拆卸的时候,把瓦片从上往下一片一片拆下来,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打碎了瓦片,然后把那些瓦片放在后院的角落里,来年再垒。

时间慢慢流逝,我们也慢慢长大了,虽然,不会再垒瓦塔,但是,这几年镇上一直有群体性的烧瓦塔活动。

瓦塔的体积比我们小时候堆的大了数倍,来看烧瓦塔的人有老人、成人和小孩。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约上三两好友去看烧瓦塔,不仅仅是感受节日的气氛,更是追寻小时候烧瓦塔的那种简单的美好回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离家千里,想起这家乡的习俗,仍有暖流在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秋记忆|烧瓦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