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冬梅花七首清赏:冷艳一枝何处见,何处梅花一绽香

早冬清新梅花七首:清清一点玉,英英见早梅,使我心洒然

许多人认为梅花是晚冬和早春之花,它们常在春节左右开放,被称为迎春之花。梅花先后叶,以其耐霜雪,独特卓尔的花开和芬芳,装点深冬和早春,共着极寒天气,备受历经磨难的坚韧的中国人喜欢。那么晚秋早冬时节有梅花吗?至少在当代人的感觉里,公历十一月对应农历十月,当代的气温划分还在秋天,风光明丽,就算是农历早冬,只算微寒,那么为什么宋朝诗词里有大量的梅花诗呢?

这个原因,要追溯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在十一世纪和十二世纪这两百年间,正是宋朝统治时期,然而在气候上,很不幸,是一个整体转向寒冷的时期,发生过太湖整体结冰,苏州运河结冰,福州荔枝冻死的状况。

温度的偏低,自然会使得有些物候提前出现,比如在唐朝很少看到初冬开放的梅花,在宋朝成为一景。甚至欧阳修作为北宋名家,直接将梅花写在农历十月的词作里,被当做了早冬的物候之花。

那么唐朝有没有十月的梅花呢?有。


“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

上苑今应雪作花,宁知此地花为雪。

自从迁播落黔巴,三见江上开新花。

傥知巴树连冬发,应怜南国气长春。”唐朝卢僎《十月梅花书赠》节录

那么他是在四川和贵州交界的山区的水边,看到的成片的十月梅花,花开如雪,这应该是野梅或者半野生的果梅,在山谷间温润的小气候里开放,而此时京城长安应该是刚刚进入冬天,夜晚会有冰霜,偶尔会飘雪。唐朝长安的气候,不适合在初冬梅花生长,因为梅花在开花前要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孕育新枝和花蕾,通常在5度左右,20多天的积累,才会开放。长安此时属于秋冬季节的强烈转换,要么气温骤降,温度偏高偏低,所以不适合梅花开放,梅花树正在寒冷中休眠。

那么北宋汴京的纬度和长安差不多,为什么会有梅花呢?

因为汴京整体秋冬温度偏低,而梅花在晚秋时节就有一段时间,平稳酝酿新枝,那么到了初冬,就可能看到梅花在寒冷中慢慢盛开。


“十月小春梅蕊绽。红炉画阁新装遍。

锦帐美人贪睡暖。羞起晚。

玉壶一夜冰澌满。楼上四垂帘不卷。

天寒山色偏宜远。风急雁行吹字断。

红日短。江天雪意云撩乱。”宋 欧阳修《渔家傲·十月小春梅蕊绽》

实际欧阳修的这组渔家傲是月令组诗,描写十二月中重要的物候景色,那么初冬的梅花在他笔下是京城城市庭院常见的花树。此时梅花已经酝酿花蕾一段时间,正有小的花朵开放。而且可以看到户外的天气已经寒冷,至少湖水已经结冰,而且经常会有小雪飘洒。

但是正是因为白天太阳还颇有温度,这个月在宋朝被称为小阳春,不仅是梅花,有些反季节休眠的花木会认为早春到了,而开花。

那么宋朝的梅花是不是只在早冬开放呢?那肯定不是,正是因为寒冷的时间长,各个品种的梅花从早冬持续到仲春,差不多有四五个月都可以看到梅花,这也是宋朝人有无数梅花诗的环境原因,因为在漫长的冬天里,梅花是一道最安慰人的风景。

但早冬的梅花并非梅花的盛期,但正是那样缓慢的酝蕾,次第的开放,别有一种清新和让人期待感。


“孤根十月已先漫,不待春风破玉痕。

冷艳一枝何处见,竹边池阁水边村。”宋朝·史弥应《小春见梅》

在踏雪寻梅之前,踏着早冬十月的微寒去寻找梅花,是宋朝人的乐趣,因为他们体感和温度的冬天,来得唐朝和当代人都早。

他们的农历十月,相当于当代的公历十二月。

那梅花遒劲孤独的根,已经在十月显露生机,不用等春风,那老树上,就有了像玉一样的花朵痕迹。冷艳一枝梅花,它在哪呢?

她那俏皮的一枝梅花,从竹子的楼台水边探出一枝,这是在江南水边的村落啊。

有理由相信宋朝的旅游应该算发达,因为在江南的水乡村落有池台楼阁,而且游人可以观赏,这至少是经常有人打卡的城市近郊,可能是公共园林又有村民照管的地带。

不管这梅花在哪,初冬一枝梅花开在风中,多少让人觉得冬天不那么萧索寒冷吧,那是冷中的艳,也是向上的气息。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宋朝仇远《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立冬开始,心中就期待梅花,当然人肯定觉得不可思议,这天气暖和的。然而长达200多年的宋朝大部分时间气温偏低,冬天更加寒冷和漫长,又有时代约定成俗的梅花审美,如同期待重阳节的菊花一样,梅花是寒冷季节的心头想。

至少去年或者前年就看过早冬的梅花吧,这种期待并不突兀。

潇潇冬雨,庭院叆叇,草木萧瑟,视觉压抑。

想必这年的立冬是早在农历九月底,离农历十月还有几天,农历十月又是小春月。

他如何不盼望这场雨后,能够冲出户外,去找一棵开花的梅花,慰藉沉闷的心情?

当然你也可以解读,在这细雨微寒的冬天庭院,已经弥漫一缕梅花的清香,春月还没有来,它就已经开放了呀。


“小春梅玉点烟村,花信从今第一番。

缘底吟窗印疏影,梢梢偃月破黄昏。”宋朝·史弥宁《次韵陈兹明五绝句·小春梅玉点烟村》

还是回到那城郊结合部的园林山村吧。宋朝史弥宁和朋友在这里农家乐是赖着不走了。他们至少晚上都宿在这里,因为这里有十月梅花,清绝动人。

我相信这是城市郊区的梅花村落,因为一树树梅花,小小的花蕾,不是花开,是如玉一样的白色半突花蕾缀满枝头,间或有一两朵一两枝开放。

实际梅花在非盛花期远看的视觉感是不强的,还赶不上落尽树叶的乌桕,鲜明的雪白,远看更像画里的梅花,但是这是心理上的欣喜,所以这个烟字用得好,此时梅花往往是近看有花远看无,但是在暮霭中,你分明知道那是满山漫谷的梅花,是带着蓬勃的春意。

所以他开心写,这是最早的花信。实际传统的花信是从一个月后的冬至或者小寒算起。

这是提前的春天的花信。

在窗户下看到了梅树的疏影,更印证了这是一处有旅馆的旅游村落。

这样更好,不用借宿在朋友家,反而更悠闲自在,和朋友吃完饭,一起去梅树林走走,仰头看着早冬晴朗的夜空,弯弯月亮照着无数姿态各异的树梢,夜色清丽,那里黄又哪里昏?

梅花是冬天里的春天,看见一林梅花从开到完全落,一个冬天也就过去了吧,我很羡慕能在这里住上一个冬天的人。

当然前提是在这样不愁吃喝的环境里。那真正的山民和村民,只怕和梅花一样寒苦,但是也有梅花相伴啊。


.“清清一点玉,枯枝绝鲜鲜。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

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

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宋朝·陈淳《丁未十月见梅一点》

这是一枝在早冬十月开花的梅花,而且花蕾不多,小小梅花开了一朵,枯枝梅花,更有对照的清美。我在秋冬的树林里,没有看到比这更清奇美艳的花开。

他仿佛像哲人君子,清醒在别人的沉睡和昏蒙里。

我折下来放在房间的桌子上,让我心情清朗亮丽。

实际这是折枝梅,而且未必是他亲自采自山林。

宋朝的梅花产业那是相当发达,人工培育了各种重瓣的梅花品种,适合庭院和室内。又比如山民会应季节售卖梅花枝给城里人,因为宋朝风俗流行四季戴花,男女通行。

好在梅花的培植在宋朝相当成熟,到处有大片的梅林,买上几枝,那是家常必备。

当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就更清奇,要样子好看,用以插瓶。

虽然我很反感折枝这种做法,对于任何花木都是一种伤害,但鉴于宋朝的花卉养殖已经是很多人的产业和生计,我也只能做历史的包容。

不过我还是想,这清清一点玉,就让它在树上岂不更美?

你倒是有占有的洒然,我看了总觉戚戚。诗是好诗,人却真不够君子。


“十月冻墙隈,英英见早梅。

应从九地底,先领一阳来。

紫膜纷纷脱,黄肤迤迤开。

得风浑自变,与雪欲成堆。

东邻夜夜客,莫放笛声哀。”宋朝文同《十月梅花》

实际这首梅花,是腊梅。腊梅和梅花本来是两个品种,比梅花开花早,也同样先花后叶。所以很多人将腊梅也看作梅花,也不对,但也对,谁叫它们这么近似呢?

腊梅自古就有,不过因为果实不被常用,所以藏在深山千万年,到了晚唐和宋朝,因为审美需要,从深山走到城市,以黄色的衣裳,浓郁的芬芳,和梅花共同争艳。

因为腊梅花期早,所以早冬看到腊梅花是正常的,它才是真正早冬的花。

腊梅通常紫蒂黄花,颜色单一,但是在崇尚黄色的宋朝来讲,这是仙色和富丽色,备受喜爱。

且腊梅花的香气更加浓郁。

所以这里写的是腊梅花的蓬勃向上,那些吹着凄凉落梅的曲子完全和腊梅不搭调。

腊梅就是风雪狂花,自在欢喜,人类的悲伤,可不叫寄托错了对象哦。


虽然当代的气候较宋朝偏暖,不过早冬时节去户外走走,没准那处不经意的地方,就有早梅花开始打着骨朵。你看到,就是你的福气,唤起你内心的春天。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早冬梅花七首清赏:冷艳一枝何处见,何处梅花一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