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集群:多服务器下部署主从复制+哨兵

环境:

1、服务器使用CentOs7系统
2、Redis使用5.0.8版本
3、四台服务器

将192.168.100.4这一台做为master主数据库,其余三台做为slave从库

IP 功能
192.168.100.4 master
192.168.100.5 slave
192.168.100.6 slave
192.168.100.7 slave

部署前的准备工作:

1、关闭服务器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2、每台机器redis.conf 配置文件 注释bind命令,或者改成bind 0.0.0.0

# bind 127.0.0.1

3、开启守护进程和设置Redis日志路径

   daemonize yes   //如果是docker安装redis,就不用开启守护模式了。
   logfile "/var/log/redis/redis.log"

开始部署主从复制

在redis老版本里,主从复制的配置选项是 slaveof 后续版本里用的是replicaof

现在分别进入192.168.100.5,100.6,100.7 这三台服务器,进入它们各自的Redis配置文件里,
Redis在服务器的目录是/usr/local/server/redis/

cd /usr/local/server/redis/conf
vi redis.conf
找到下面的replicaof命令
#replicaof  
replicaof 192.168.100.4 6379
#因为使用requirepass 设置了密码 为lafenfen,需要添加一下密码
master auth lafenfen

这两项配置完成后,主从复制就完成了。 192.168.100.4 是master 服务器,不需要配置。

启动Redis服务

现在启动Redis服务,先从master主数据库服务器开始。然后在启动slave从数据库服务器。

cd /usr/local/server/redis/bin
./redis-cli ../config/redis.conf  # 如果没有开启守护模式 ,记得启动进后面添加  &

四台服务器启动完毕后,检查Redis是否启动成功

ps aux|grep redis|grep -v 'grep'

 显示有Redis进程信息,Redis服务启动成功
root     14884  0.1  0.1 158504  3468 ?        Ssl  Jun11  13:36 ./redis-server 127.0.0.1:6379

现在登陆192.168.100.4 master数据库服务器,检查主从复制是否成功。

 cd /usr/local/server/redis/bin
./redis-cli 
auth lafenfen
//运行这个命令,可以查看当前Redis服务的工作角色
info replication

如果主从复制成功,会显示当前Redis节点的角色是 master
会看到slave从数据库的连接信息,有三个。说明配置成功。


image.png

如果登陆其余三台服务器,运行 info replication 命令,会看到当前角色是

role:slave

主从复制配置选项

主从复制的部署工作很简单,完成部署后,需要了解几个配置选项

在前面的操作里,使用了replicaof 和masterauth

接下来有这些内容:

1.传输延迟优化

repl-disable-tcp-nodelay no
nodelay 其实是英语 no delay 意思是不要延迟。
选项值 说明
yes 优先考虑节省带宽,会造成主从延迟,最长大概在40毫秒左右
no 默认值,主从之间传输数据会非常及时,延迟将变小。但会消耗更多的带宽

如果生产环境要求低延迟,就将此选项设置为no.

2.主从数据一致性

当master结点异步传输RDB文件到slave库进行数据同步时,slave库在重新加载RDB文件,执行数据同步操作的同时,也可以接受客户端请求,返回数据。

那么此时,问题来了,slave库是给旧的数据,还是等待主从数据同步完成后,在返回最新数据。

replica-serve-stale-data yes
选项值 说明
yes 直接给客户端返回数据,不需要等待master同步完成
no 在主从之间的同步没有完成时,从数据库将拒绝客户端请求,并将返回一个错误提示“SYNC with master in progress”

所以对于主从延迟要求特别高的情况下,将此选项设置为no,每次等待同步完成后,才返回数据。

需要注意的地方,当设置选项为no时,在slave 库执行下面这些命令将不会引发报错:
INFO、replicaOF、AUTH、PING、SHUTDOWN、REPLCONF、ROLE、CONFIG、SUBSCRIBE、UNSUBSCRIBE、PSUBSCRIBE、PUNSUBSCRIBE、PUBLISH、PUBSUB、COMMAND、POST、HOST:和LATENCY

3.从库是否只读

这个选项默认值为yes,代表slave库只能读操作,不能写操作。
如果想让slave库可写,将该配置项改为no,就可以了。

replica-read-only yes(默认)

但是就算从数据库可以支持写入,当主数据库同步数据时,也会清除这些数据。

主从搭配的架构里,主数据库负责写入,从数据库负责读取。因此从数据库基本不需要写入东西。

4.积压队列

在Redis2.8版本开始,支持增量复制。它的意思就是主从结点因意外情况断开连接,当重新连接后,master库并不一定要将全部的数据都同步过去。它可以根据需要,只将断开连接的这段时里的数据,同步过去。这样大大增加了效率。

执行增量复制的前提条件有这么几步:
(1)每次master同步数据的时候,会将命令记录到backlog(积压队列),并记录命令的偏移量。
(2)slave库也会记录偏移量
(3)slave库还会记录下master主库的执行ID(如果master重启,这个执行ID就会发生变化)

当主从重连时,slave库发出PSYNC请求,后面会接上master的运行ID和最新的命令偏移量。

master主机会检查运行ID和偏移量,如果这两个都有记录,那么就执行增加复制。如果没有,就还是会执行一次全量同步。

下面的两个配置项,决定了积压队列的大小,还有队列数据的释放时间。

repl-backlog-size 1mb
repl-backlog-ttl 3600  单位是s ,在1小时后,积压队列里的数据在内存释放。

5、设置从数据库优先级

这个选项,是配置哨兵使用的,当master崩溃的时候,哨兵会从其余的slave从节点选择一台做新的master主数据库,此时给从数据库设置优先级。会优先将优先级高的slave节点选做master.

这个配置项里 值越低,代表优先级越高。 可以用10,15,20,50,来配置。
但一定不要选0.

replica-priority 100

6、主从复制安全保障

在现有架构体,使用的是一主三从结构,为了保障同步的安全性,有下面两个配置。

min-replicas-to-write 的作用是 当slave从节点与master主节点网络不通,或者slave节点崩溃了。当少于2台时,master主节点将停止写入,直到与master相连接的slave节点恢复2个或2个以上。

min-replicas-max-lag 表示允许从数据库失去连接的最短时间,从数据库会发送 REPLCONF ACK 命令来检查是否和主数据库连接,如果超过10秒无法连通,证明失去连接,那么min-replicas-to-write的数值就会减1.

min-replicas-to-write 2
min-replicas-max-lag 10 (单位:秒)

这两个选项默认是关闭的,建议在分布式系统中,可以打开它并进行合理配置,可以降低主从架构中因为网络分区导致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其余的几项配置,有需要时可以查看redis.conf配置里的英文注释。或者其它博主提供的文档。

当master崩溃后的人工操作

在很多教程里,Redis主从复制这块讲到,为了减轻master节点的写压力。可以关闭master的持久化(RDB,AOF) ,使用slave从节点的RDB存储数据。

当master崩溃时,人工重启的顺序是:
1、从其它的slave节点里选择一台当新的master ,比如我选择192.168.100.5
2、登陆192.168.100.5,输入命令:

./redis-cli
auth 密码
replicaof no one   //这条命令是断开主从连接,让当前的slave节点变成master

然后,分别进入其余三台机器,将redis.conf 里的replicaof 选项配置为

replicaof 192.168.100.5 6379

然后重启Redis服务让它生效。 这样人工操作完成。

那么假如你之前,真的把192.168.100.4的持久化关闭了。在重启服务时,又先进行了master主机服务重启。那么master重启后,会读取本地的RDB文件,这时候的RDB存储肯定是之前的旧数据,读取后,master又会同步到其它的从节点,这就会造成数据丢失。

当架构里的节点数量少时,人工操作,到也没什么。如果机器很多,人工操作会慢,还有可能会造成错误。
于是哨兵诞生了,它是一种独立的进程,可以监控master和slave 节点,当master崩溃时,会进行自动选择,和新master服务启动。

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哨兵的部署操作。

哨兵的部署操作

哨兵是独立的进程,在当前的架构里,有1个master和3个slave, 我可以开启4个sentinel(哨兵)进程,保障监控工作。

在/usr/local/server/redis/config 目录下,文件 sentinel.conf 是哨兵的配置文件。

配置内容我把它分成了两块来操作

1.基础部分

port    端口号,注意每个配置文件里的端口号都要不一样,不能重复。
daemonize=yes   设置为yes,以守护进程运行
logfile "/var/log/server/sentinel.log"  配置日志,方便后期观察

注意每台服务器上的哨兵进程的端口号,都要单独配置,不要重复。

2.哨兵选项

主要是下面的这五个选项

//juju 是自定义的监控主数据库起的名字,默认系统用mymaster
//192.168.100.4 是master 的IP,6379 端口号
//3 代表的含义是,当100.4这台服务器崩溃时,哨兵们会进行报告,当有至少3个哨兵报告说,发现100.4 崩溃时
//哨兵机制就会重新选择一台新的机器当master
sentinel monitor juju 192.168.100.4 6379 3

//配置新密码lafenfen是密码
sentinel auth-pass juju lafenfen

//根据设置的时间,哨兵节点将向主从数据节点和其它哨兵节点,发通ping命令,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没有得到回复,就判定对方节点已经出故障。
//单位是毫秒,默认是30秒,我这边调整了10秒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juju 10000

//当哨兵启动了新的master节点后,
//其余的slave从属节点会向master发送复制要求,这个配置项将决定
//每次master会向多少个slave节点发送复制操作,建议不要太大,会增加master的网络和磁盘开销。
sentinel parallel-syncs juju 1

//处理故障转移整个过程的超时时间,默认是3分钟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juju 180000

现在开启哨兵服务,使用下面的命令

./redis-sentinel ../config/sentinel.conf

出现sentinel代表哨兵服务启动成功

image.png

测试哨兵功能

来到192.168.100.4 服务器,通过kill -9 杀死redis服务,
然后可以观察slave从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日志,
/var/log/server/redis.log 会显示连接master失败
/var/log/server/sentinel.log 会显示当前哨兵的处理过程。

大概过了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juju 10000 这个选项的设置时间后。也可能更快,或者更慢。

日志显示master连接成功。或者在sentinel.log 里也能看到更换了新的master节点。关于日志这块的显示内容,没有粘贴。

也可以登陆redis服务后,通过info replication 命令查看当前角色。

注意事项

当哨兵程序进行完故障转移后,会在sentinel.conf配置文件底部做一些重写记录。

image.png

如果你想修改哨兵配置,当停止哨兵程序后,修改完相关配置项,记住一定要把这些生成的配置内容,删除掉。否则可能会造成master出现故障后,无法实现自动切换的问题。

当时操作环境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后来查了资料后才发现是重新写入的记录造成了影响。

至此完成。

使用哨兵后,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也要做一些修改。这块的内容后续会传入博客里做记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集群:多服务器下部署主从复制+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