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30天每日一篇读书笔记——《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

本人参加了【樊登读书*小悟龟死磕微习惯】活动,每日一篇读书笔记,今天是第21篇,希望能用死磕的活动让自己养成这个习惯,好好爱自己!


这是李笑来【学习学习再学习】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腾讯的同学分享的,我们的最强大脑分享的关于读书的文章我必须认真研读…果然收获不少,而且还被逗乐了…

先分享金句:

买好书,读好书,读懂好书,然后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
害怕错过什么,是一种情绪,来自于空虚的情绪。
拿来一本书,就好像要打一场仗,打仗之前最好先考察一下地形吧?
不用认真读的书,读它干嘛?
知识无用,这是二货思维!

接下来我来认真和大家分享一下李笑来认为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认真脸):

书大抵分为虚构类和非虚构类,建议多读非虚构类书籍!!!!

一、读书是为了理解而非只为了读完

要看完一本书不难,要理解每一本看过的书才是真正的读,不在于你读书读得有多快,而在于你理解得有多快,终于知道为什么樊登老师为什么读书会这么快了,他不是一目十行,是因为沉淀了太多的“理解”,所以读书的速度就更快了,就好像你本来就做编剧的,电影一开始你就猜到了它接下来的剧情是怎样的了,剩下的只是验证而已了…

二、不带功利性去阅读

每一本书里的每一章节都有它独特的逻辑和含义或概念,我们需要理解每一章节内容或概念之后再往下读,尽可能不抽取但一章节来读,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核能力

三、你本来没那么傻

读书时期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读十几本书,其实我们的理解能力是可以更快的,也就是说我们多读书,理解书的速度也是可以很快的…这里我理解为读书也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四、拿到一本书先了解“地形”

拿到一本书不是马上从头到尾钻到内容里,而是先看目录看附录,仔细读前言查书评,现在还可以先听樊登读书里面的精华讲解…对这本书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再开始行动会有更好的结果!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整理这些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消化”的必要过程

五、阅读最基本的理解技巧——向后总结+向前预期

向后总结就是我们常见的输入+输出,很多时候可能只有输入连输出都没有。向前预期,常常相当于为“跳读、略读”提供一个安全机制,我的理解是读的时候自己有一个下面内容的预测,在继续读的过程中不断获得验证…

所以说,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下,理解速度会不断积累,最终不断加快 —— 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有共同点:它们不一定能用在哪里,它们早晚必然融会贯通。

六、开始读一本书之后不要轻易放弃更不要不懂装懂

读不懂怎么办?没关系,只有一个办法靠谱: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反复读很多遍。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本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重要的知识,从来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的。一下就能学会得东西,通常上价值不大。

很多时候我们会倾向于读起来轻松的书籍,对于读不懂的部分会不懂装懂或直接放弃…

七、知行合一

读了、理解了、用起来

很多有用的东西,之所以最终没用,是因为压根没用过。知识无用,这是二货思维,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哪怕巫术都有用,更何况知识。可是不用的东西,没用起来的东西,还不如虚无 —— 因为读过、学过,时间与精力已经耗费了,这可是最宝贵的不可逆不可回收不可再生资源!

八、教是最好的输出

把你学到的,总结好的,琢磨清楚的那些知识(不是胡说八道的那些东西)传递出去,分享给你身边的人。“教”,不一定非要像老师一样在课堂上给一帮学生讲(还不允许他们打断)……“教”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分享”,就是“教”的一种形式。

分享,不仅需要能力支撑,也是培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知识分享,没有成本,只有收益 —— 双方都有的收益。

分享的唯一技巧——真诚!真诚!真诚!

九、举一反三

这个概念、这个方法论、这个道理、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十、和喜欢学习的人泡在一起

就好像樊登读书社群还有我们现在的死磕群…哈哈哈哈哈哈哈…完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磕30天每日一篇读书笔记——《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