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 认知的高配与低配

吴伯凡  认知的高配与低配



#猎物是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决定了你眼睛的构造和分布。引申开来,一个物种所关注的对象决定了它的认知设备,也就是它的感官特性、认知模式。任何一个认知模式都是针对特定的环境和生态位构造的。


#鸟看到的很可能是24张幻灯片一张一张播放——鸟类一秒钟捕捉的图像是48帧,甚至是72帧。


而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飞虫的飞行速度已经超过了人眼的可处理范围,所以我们无法清晰地看清它的飞行轨迹。


上面这个例子说明:同样一个客观的对象,在不同认知主体里呈现的是不一样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以前反复讲的:***认知是认知主体借助于认知手段、工具、设备制造出来的产品。***



#所谓的生态位,本质上不是物理位置,而是一种特定的场景。在这种特定的场景下,特定的资源和获取资源的能力,这两者的适配形成了生态位和物种的关系。如果鸟的眼睛没有捕捉飞虫的能力,那这个生态位就不存在。


有很多生物生活的物理空间是重叠的,但它们处的生态位非常不一样,比如蝙蝠是一种性状上跨界的生物,既是鸟又是兽。有人说蝙蝠的生存优势来自于它的跨界,这只说对了一半,更重要的是,蝙蝠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不在于它占据了一个独特的物理空间,而在于它占据了一种独特的场景:同样吃虫子,蝙蝠跟鸟之间不形成竞争的原因是,当鸟开始“倦鸟归巢”的时候,蝙蝠才出没——在时间上,蝙蝠抓住了一个特定的场景,跟鸟发生了错位,这种特定的场景就是管理学上的蓝海。



>总结


1. 任何一个认知能力都跟极其特定的场景相关。


2. 任何一个认知能力都可以还原为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包含着极其生动、细致、精微的场景。


3. 一种认知能力要形成优势,就必须与这个极其特定的场景形成一种精密的适配关系。人眼对于鸟眼之所以是低配,因为跟鸟的场景没有形成精密的适配:表面上人好像能看见飞虫,但由于不是以飞虫为食,所以相对于鸟眼来说,人眼是很粗糙的。


4. 竞争力来自于认知能力跟微妙场景的适配。如果没有这种适配,认知能力就是一种低配的认知能力,就像你用二十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


5. 真正具有优势的认知一定是场景化的认知。去场景化的认知,或者跟场景没有精妙适配的认知,都是没有竞争力的低配认知。



---

#只有资源跟能力形成匹配的时候才能形成一个生态位,比如火星上有无数黄金,这是一种资源,但我们不具备上火星这个能力的时候,这个资源等于零。

生态位是特定资源和特定认知能力匹配而成的一种生存场景。



#**一种认知首先是一个对象,但是这种对象的背后是一个故事,包含着复杂精密的场景。概略性、可编码的知识,跟默会知识、高度场景化知识之间的差别,是一部电影的故事梗概跟这部电影之间的差距。**



#**波拉尼在《个人知识》里讲默会知识的时候,很费劲,因为他不知道大数据这个概念,他强调说:反复的实践当中形成的某种知识——这用我们中国话来说就是“熟能生巧”,从数据主义角度看,就是:不断地扩大数据量,数据量越大,最终形成的模式就越精微;数据量越小,模式就越粗糙,甚至没办法形成模式。


有竞争力的认知,就是高度场景化的认知,而高度场景化的认知取决于数据量,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一种涌现式的模式识别能力。**




---


#面对同一个对象,我们捕捉的信息和数据是非常不一样的。而捕捉的数据量取决于你对场景的感知。如果没有经历过那种场景,你的认知就处于一种天然的粗糙状态,对大量潜伏在这个场景当中的消极数据、微信息、隐信息都没有任何感知。


换句话说,我们的认知就像一个在打捞数据的网。如果网眼太大,大量的微信息和隐信息就打捞不到。而当你打捞不到的时候,它在你的感知里就不存在。



#中国的山水画里,不管画的是多么纯自然的风景,总要加一个小亭子、一个行走的人,或者一排茅屋。因为画家要通过这些要素,把观画的人从“观”的状态引向“游”的状态,进一步引向“居”的状态,让我们脱离浮皮潦草,进入某种沉浸感。


#特定的、细微的场景和情景才能够塑造、激活、强化、优化我们能力的毛细血管,而只有这样,这些毛细血管般的能力才可能真正形成你的竞争力。


这也就是我们以前讲的“边缘竞争力”,看似在最末梢、最边缘的能力,其实是最重要的竞争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吴伯凡 认知的高配与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