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年近五十,不算老,可也不年轻了。这一两年,总觉得毛病特别的多。开始觉得是本命年的磨难,过了就好了,后来渐渐发觉,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慢慢叠加,挥之不去,不同的渠道反馈回来类似的说法,年龄到了。是该问出那个问题的时候了:你要怎么看待这个现实?
去年生日那天腰疼,急性发作,没法动弹,养伤一个月,总想着快点恢复。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断断续续,起起伏伏,腰酸疼的状况时好时坏,为此差不多告别了我最爱的长跑,也不敢尝试剧烈的活动,不能长时间站立或者坐着,看话剧看电影都成了苦差。客观说,我仍在康复中,也没有更恶化,但是想要彻底恢复到伤痛前的状态,恐怕也已经不太可能了。如今的想法是,腰还是kk会时不时酸疼,但我能保持自己的运动节奏。
然后是右肩的凝滞酸痛渐渐明显,按摩膏药基本上没什k么作用,肩颈越来越僵硬沉重,很多时候,一早醒来就已经感觉到举起穿衣服,要忍一下痛,再后来是需要习惯有些动作必然引发疼痛。问过许多人,看过医生,核心的反馈是,没有太好的办法,经常活动,等待过去。
再然后有了左脚的前脚掌疼,应该是跖骨关节炎,走多了跑多了都疼,落地时弯折时必然有感觉,也休养了好一阵子,按摩,做康复动作,时好时坏。断续的跑步也从以腰不疼为限度变成了以脚不疼为限度,因为这个更难忍受。
最近又开始了左手的腕关节疼痛。先是半夜隐隐觉得疼,需要迷迷糊糊地拿出膏药摸抹一抹,后来是按住腕骨能清晰感觉到疼痛,做某些特定角度的动作疼,龇牙咧嘴地换手或者忍住。
不知道后面还有什么关节或者部位会出问题。我也有过心烦意乱觉得自己毛病太多的时候,然而和姐姐交流,她说,这才刚开始,再过几年毛病会更多,而且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医生说,你这个年纪可能面临激素不稳定,影响各处的关节,还是观察和多注意。
所以,经历过为什么我这么多毛病的委屈和着急也得不到改善的沮丧之后,终于开始认真思考,出现的问题,是我的错吗?是我运动不得当还是保养不得当?
最后我终于认识到,每个人的状况不同,当然有很多我这个年龄的人不会面临我这样的疼痛,也当然会有很多人需要面对更严重的问题。这不是抱怨或者生气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付出了治疗的努力就必然会解决的。
事实是,从现在开始,我必须学会与疼痛共存,承认已经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改善,并且带着这样的疼痛继续做我能做的事。
这是要承认的人的自然规律,普通人如我,不具备天赋异禀,恐怕没法像那些运动达人一样用运动解决任何问题,疼痛伤病只会越来越多,总想着完全恢复正常是不现实的。但也同样的,不是坐下等待,听之任之,而是要找到共处之道,要接受人的一生顺顺利利其实偶然,存有曲折才是常态,为人之道是尽量做事,充分锻炼,调整情绪,用好这皮囊。
92岁的老人,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在《往里走,安顿自己》这本书里,说到自己这一生,如何从无法走路的残疾,一步步走上学术研究大家的道路,靠的是坚韧的内心。他一辈子都要忍受身体的不适,与不断发展的病症,但仍然做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斐然。
文学名家杨绛在105岁高龄仙逝,其实晚年她亲人尽失后身体很不好,长期失眠,但仍写书整理,劳碌不休,做自己想要完成的事。
墨西哥艺术家弗里达,遭遇严重车祸后一辈子都要与身体的各种问题共处,越是不能做的事越想做,她的艺术表达率真自然,她在让她痛苦的石膏胸衣上画满了画,一生苦短,就该活的自在灿烂恣意。
我很喜欢的作家史铁生,在与病痛的相处中写出了《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等直击灵魂的作品。
物理学家霍金在轮椅上禁锢了50年,只有三根手指和眼睛能动,并且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失去更多的身体功能,却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作出了卓越的研究成果。
身体总会遭遇各种情况,有些可以修复,有些不能。人的生命力很顽强,接受现实,寻找能够控制的部分,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挑战。
普通的我们是幸运的,没有面临如此大的挑战,但也一样要逐渐面对日渐衰老的身体,接受过去能做现在不能做的事。我必须习惯早起时腰部酸痛肩颈僵硬,也许以后还要面对别的不舒服的感觉。
我想起糖尿病好多年的妈妈,也是从不习惯开始,慢慢适应围绕着糖尿病人的需求来安排生活吧。有鼻炎有过敏的姐姐,抗过敏药止痛药都不能吃,也只有想别的办法吧,这种时候,自怨自艾也是无用功,何必不平静接受,另寻他法吧。
在今后的生活里,无论遇到什么病痛,重要的是找到心灵安放的地方,顺应自然,平静相处,不用赌气表达不服,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去做更多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