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学习应该从问题(Problem )开始,什么是“问题”?

读过一遍书下来发现,PBL 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

在真实应用时,教育者们会采取不同的形式: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基于案例的、基于探究的、基于协作的 ......它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程度上和流程设计上。

但是,所有的模式,尤其是问题导向式学习和项目导向式学习都应该具有同一个必备的要素,那就是 “围绕问题来组织学习过程,问题是学习过程的起点”。这是任何形式的 PBL 教学的核心原则。

于是问题来了,什么才是 Problem-Based 中的这个 “问题” 呢 ?

在中文语境中,我们会把英文的 Question 和 Problem 都翻译成 “问题” ,但在英文语境中,这两个词的意思并不相同。

区分:

- Question:是需要被 “回答” 的问题,偏向于关于普遍性知识点的疑问,是可以通过别人告知或者自己搜索后直接回答的。答案基本上是标准的信息,有可能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

-Problem:是需要被 “解决” 的问题, 偏向于认识上的分歧、需要解决的情境,需要学习者进行分析、组合、实践后,才能给出 “自己的” 答案。

举个例子。同样是将 PBL 应用到自然教育中,有些 PBL 项目是这样设置的:

— 带领孩子们到植物园,认识方圆 100 米以内的植物,并把这些植物画出来做成绘画日记。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一个 Question-Based Learning。通过灵活的模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记忆知识点。

在PBL实践手册里看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北京知名 NGO 自然之友的教育项目则设置了这样一个主题:“到圆明园里寻找蝴蝶” 。

有意思的是,其实,圆明园里一只蝴蝶都没有

也就是说:学习者跑到那里是找不到蝴蝶的,更谈不上把蝴蝶画出来。

那么,“为什么圆明园里没有蝴蝶呢?”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 Problem。

从横向上来说,原因可以有多重。譬如说圆明园的管理者只种植了不能够吸引蝴蝶的植物;也可能是圆明园里有一些善于捕捉蝴蝶的动物;也可能有其他昆虫,已经起到了传播花粉的类似作用 ......更有可能的是,这些多重的原因发生了交互作用,导致圆明园里根本看不到蝴蝶。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还可以追问下去:“为什么圆明园的管理者只种植了这些植物呢?” 原来,吸引蝴蝶的植物往往开花较晚,所以管理者们误以为这些植物是杂草,所以在它们开花之前就派人清理干净了。自然,蝴蝶就不来了 ….. 那么,“蝴蝶不来授粉,会给这个园林带来什么坏处吗?” 等等

由此可见,设置一个好的问题是成功实施PBL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广阔的多向度的探索空间,既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提纲契领的指出持续思考,自我探究的方向。

自然之友的这个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育项目,设置的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还有一类问题更为高阶,叫做 Wicked Problem——错综复杂的问题。

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往往与社会、文化、人类、观念 .... 等本质上有所联系,很难用一个逻辑框架来追索,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一个问题往往套接着另外多重问题,更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甚至没有一个终点性的答案。人们会因为所持价值观的不同、探究角度的不同、所用工具方法的不同,和掌握信息的不同,得出各自不同的答案。

著名的史学大师钱穆曾经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讲过一个故事:

他7岁入私塾,10岁进入新式小学堂,也就是无锡的果育学校。他的体育老师有一天问所有的小朋友: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吗?钱穆就说啦:我读过。

接着,老师继续问:“这本书一开始就讲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可是为什么是这样呢?难道就一定要这样吗?

钱穆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

“余此后读书,伯圭师此数言常在心中。东西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围困住近一百年来之全中国人,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而年方十龄,伯圭师即耳提面令,揭示此一问题,如巨雷轰顶,使余全心震撼。从此七十四年来,脑中所疑,心中所计,全属此一问题。余之用心,亦全在此一问题上。余之毕生从事学问,实皆伯圭师此一番话有以启之。

这位体育老师所问的这个问题,就属于 Wicked Problem。人生能遇到这样的导师,在少年时为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从而启发了一生的思考方向,这是一个学习者的幸运,更是身为教育者的幸福。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尽管 Wicked problem 看上去属于高阶问题,但同样可以对一个年仅10岁的小学生提出。我们做为一个教育者,提出一个问题的作用,并不是要求学习者像问答机一样马上给出答案,而是激发学习者的自我思考动力。

就像我在 Aha学院去年的一篇文章《从悬崖到涟漪》中写到,教育者的作用是往水塘里扔一个石子,石子扔得到位扔得准确,学习者就开始对自己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 激发了一串串的自我涟漪。这首先是一个基础,其后才是在 Ta 学习的自我探究过程中,给予持续的协助和支持。

大家是否也在少年时听到过这样一种问题呢?让你听到就有种 “遭电击的感觉” ,也是由此引发了后来对很多事情思考的兴趣。

问对问题,很有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PBL 学习应该从问题(Problem )开始,什么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