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的灵长(上)

              ————人类学家的小连载(一)

人类属于灵长类动物,而灵长类动物的祖先是一种树栖的、杂食性的、类似猴子的生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早期进化论者所谓的“人类从猴子进化而来”,大抵是正确的。但又不甚准确,因为远古的“猴子”并非现在的猴子。

在哺乳动物中的“真兽类”发生适应辐射以前(现在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真兽类,袋鼠等有袋类或鸭嘴兽等单孔类不属于),很多现存哺乳动物的祖先都曾是小型的树栖或地栖动物,某种意义上说都和“猴子”很类似。

那么,灵长类“安身立命”的特点是什么呢?

灵长类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植物。它们的体型通常不会很巨大,且往往是群居的。“群居”这一特性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他们的体型不大,而且不是纯肉食的,这让灵长类动物在栖息地范围内有很多潜在的食物来源,种群密度可以比较高。与之对比,大型食肉动物为了供给自身的营养需要,都需要较大的领地,通常都不会群居。而且,在许多生境,尤其是森林生境中,群体捕猎的效率并不一定会高于个体——我们所知的主要的群居食肉动物,如狼、一些獴类等,都生活在草原、荒漠类的环境中,至少也是林下植被不茂盛的北方森林环境。

杂食的食性让灵长类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在许多生态系统中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而且避免了它们走上食物来源过于单一的专化适应的进化方向。与之对比,树懒或树袋熊等树栖植食性动物,对他们所在的生态系统都高度适应,但又过于专化,而且行动缓慢。灵长类虽然主要依靠植物食物,但纯吃叶子(一种非常容易获得的食物)的很少,大多以果、植物的根茎等作为主要的植食来源(相对稀少且不那么容易获得的食物)。这就意味着灵长类动物需要在生境中快速迁徙的能力,而且有较广谱的食物来源,种群辐射能力更强。此外,需要在生境中快速迁徙也是群居的原因之一,因为群居可以在相对危险的迁徙过程中保证一定的安全。

然后,树栖的迁徙生活让灵长类通常有比较灵活的前肢,这为“手”的进化带来了前提。为了更好地寻找果子等食物,又进化出了双眼在前方的头骨结构。双眼在前,对前方的聚焦能力、距离判断能力更好,有利于找到果实,但会牺牲视域,可能不能及时发现捕食者,这又需要群居(可以有负责警戒的个体)来弥补。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勾勒出了灵长类动物的典型特点。不难发现,这些特质环环相扣、自成体系,让灵长类动物既有很强的森林环境的专一适应能力,在森林生境中占据稳定的生态位;又有较强的往不同类型生境辐射适应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物的灵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