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游戏元素,让学习像游戏一样上瘾

小学三年级的桐桐最近迷上打游戏,每天回到家等妈妈做饭的时候,就拿起妈妈的手机开始玩,饭做好了还叫不动。到了晚上,桐桐还想着游戏,做作业错漏百出。因为桐桐总是见缝插针地玩手机,打游戏的时间远比学习的时间多,很快地,他的成绩也开始下降了。

为此,桐桐妈想了很多办法:周末带他去公园玩;也从图书馆借了一些适合桐桐阅读的书;在桐桐写作业的时候,她尽量地陪着孩子一起思考。可是,在公园里走累了歇歇脚的功夫,桐桐就想玩手机;借回来的书桐桐看了几眼就放到一边,说还是打游戏有意思;晚上写作业的时候,桐桐妈看着孩子心不在焉的样子,无名火就上来了,可打骂也不能解决问题呀。桐桐妈又气又急,实在不知道游戏有什么好的,能让孩子这么着迷。

身为学龄儿童妈妈的你,是不是也在担心,孩子会不会因为玩手机游戏而荒废了学业?

《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作者一芳是一位资深教师,有着十余年的教育行业经验,曾与上千位家长深度沟通,辅导了上万名优秀的学生,在儿童学习力培养方面经验丰富,有独到的研究。在这本书中,她用大量的案例来解读孩子在学习方面可能出现的困境,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书中提出了一个很独特的“游戏法”——融入游戏元素,让学习像游戏一样上瘾。

一、游戏为什么能让孩子入迷?

很多家长自己也打游戏,但从来没有细想过,这小小的一款手机游戏,为什么能够让这么多人沉迷其中。其实,打游戏这件事之所以让人欲罢不能,有以下四个原因:

1. 游戏能给人一种自主感

在游戏中,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道具,甚至难度。这给了孩子一种“我能够做主”的感觉,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

2. 游戏有关卡和奖励机制

在游戏里,每一个大关卡都不容易通过,所以设计者会把每一个大关卡拆分成多个小关卡,降低难度,并在通过的时候及时给玩家正面的反馈:“恭喜你通过这一关!你真棒!”看到这样的鼓励,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而且看着通关进度条,孩子也知道自己距离目标还有多远,为了达到那个目标,孩子往往愿意坚持玩下去。

3. 游戏允许玩家降低难度和重复练习

当孩子在某一关挑战失败的时候,他会想:只不过是在这个地方遇到了障碍,只需要调整自己,再来一次就可以了。他可以选择降低游戏难度,在游戏提示的指导下通过这一关;或者他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失败经验,再试一次就好。不管他选择如何调整步伐,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的更多是探索和尝试,而不是压力甚至批评。

4. 游戏里的关卡都是可以达成的小目标

好的目标一般都是清晰准确、有难度但努努力就能做到,游戏里的关卡正好具备这两个特点。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么、需要满足哪些通关条件;虽然比上一关难一点,但是孩子总是愿意花时间去琢磨它,专注其中,在通关时获得巨大的精神满足。

说到这,我们不由得感叹:孩子要是能把打游戏的精神放到学习上,该多好!

把打游戏的精神放到学习上,其实的可以实现的。前提是,学习这件事得变得像打游戏那么有趣。

二、怎样让孩子像沉迷游戏一样沉迷学习?

游戏的这四个特点给我们带来了启发,在陪伴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在大任务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孩子自定小任务

学习什么科目,学到什么程度,是由教材和学校的教学任务决定的。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孩子没得选。这也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科目和难度孩子都能够顺利接受。有时候孩子会感觉有点吃力,有时候甚至一筹莫展,最终自暴自弃,变成“学渣”。然而,不管是“学霸”还是“学渣”,在刚开始接触一门知识的时候,大家都是一张白纸。有的孩子能学下来,有的孩子却不能,那是因为,有一部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所以更有动力去学。

在孩子开始当天的学习之前,最好能够让他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制定小任务,尤其是面对不擅长的科目的时候。当孩子能够自己学着学习的方向和步骤时,这种自主性能够大大减轻“被迫学习”的压力,让孩子能够以一种更轻松自在的心态去学。

例如,桐桐妈可以先陪着桐桐将他现阶段的学习任务整理分类,了解语文、数学、英语各自需要掌握哪些关键知识点和技巧,将这些要点写在纸上。接着由桐桐自己将这些要点按照难度登记排序,自主选择当天或者本周要掌握的量,并且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桐桐能够对学习任务和自身的能力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而且,在设置任务的时候,桐桐也能找到掌控感,按照自己的喜好、实际能力,以及学习习惯去学,才能摆脱压力、提高效率,坚持下来还很有可能发现学习当中的乐趣。

带着孩子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再由孩子自己自己制定小任务,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步骤,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去学习,才会更有动力。

2. 设置关卡和挑战,用通关奖励给孩子带来成就感

游戏中的关卡和挑战,也是吸引孩子沉迷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闯关的过程中,除了奖励带来的快感,闯关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也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激励。

有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学习好是应该的,自己的孩子不用天天夸,免得他骄傲。其实,适当的夸奖还是很有必要的,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同时表扬他做得对的地方,进行正面的鼓励,他也会更有动力去学习。

当桐桐的成绩回升了一点点的时候,桐桐妈很高兴,对桐桐说:“这次做得不错,来,跟妈妈说说,你这次的进步是怎么做到的。”桐桐发现妈妈并没有对他的成绩感到生气,也没有批评他,就开始愿意主动跟妈妈一起分析进步的原因,找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桐桐妈重点表扬桐桐做得好的部分,桐桐非常高兴,于是暗下决心要把这些优点保持下去。后来,桐桐妈发现了桐桐越来越多的优点,桐桐也越来越自觉学习,成绩也就一点一点地上去了。

当孩子有所进步、有所突破的时候,他会体会到成就感;与此同时,适当的奖励、家长的鼓励,往往能使孩子爱上挑战,爱上学习。

3. 允许孩子一时做不好,调整难度而不是批评和说教

考试考不好,或者某个知识点实在听不懂,这对孩子来说已经很挫败了,他的内心本来就很难过。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只是批评他没有用功,甚至开始长篇大论地说教,孩子就会更加地怀疑自己。而且,家长的批评和说教,根本无法解决孩子遇到的实际问题,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孩子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但要担心自己解决不了,还要害怕被家长批评。久而久之,孩子就再也不愿意主动面对困难和挑战了。

当看到桐桐的成绩下滑的时候,桐桐妈确实非常着急,但是她并没有立刻对孩子发火,也没有对孩子说那些不学习就会怎么怎么样的大道理,而是第一时间询问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桐桐说他其实也很惭愧,但是一想到学习就头大,因为内容很多,而且有些内容太难了。桐桐妈带着桐桐罗列了需要复习的知识点之后,就跟桐桐商量,要不要把先从简单一些的内容开始做起,先进入状态,再提高难度,这样比较容易坚持下来。桐桐听了妈妈的建议,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真的把落下的功课都掌握了,对追上班级平均线也更有信心。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允许孩子一时做不好,允许孩子停下来;和孩子一起聊聊感受,聊聊想法,再带着孩子分析这个问题,想想办法,调整一下脚步再重新出发。

4. 设定清晰的大小目标,为孩子的学习精准导航

游戏中的关卡就是一个个的目标,大关卡是大目标,小关卡就是小目标。玩家不自觉地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因为目标非常清晰,通关的难度不算大,所以一点也不会感觉到挫败或疲惫。

在学习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坚持下来,当然也需要设置小目标。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的积极性也会跟着变淡。如果目标不清晰不明确,孩子不知道自己每天需要做多少事情,做到什么效果,这样毫无头绪地坚持几天,他就会感到无聊而放弃。目标的设置是有讲究的,一定要清晰明确。

那么,桐桐妈就可以先给桐桐定下一个大目标,在期末考试中,薄弱科目的成绩要达到班级平均线。接下来,要根据桐桐的实际情况制定小目标。比如数学,桐桐原来的数学成绩还是很好的,只是这学期才落下了,那么桐桐可以给自己制定几个小的目标:用一个月的时间把前面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复习一遍,这四周的复习内容分别是哪几个知识点。遇到不懂的要去请教老师或同学,每周的复习内容完成了,就可以给他适当的小奖励。各个薄弱科目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分解,使每一个小目标的难度适中,桐桐努努力就能够做到,而且不会太累,这样桐桐不知不觉间就能够坚持下来啦。

清晰明确的目标能告诉孩子,他处在进度条的哪个位置,具体到今天需要做些什么、做到什么效果,长期来看还需要多久、完成哪些任务。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才能最终把事情做成功。

学龄孩子的家长,多少都会担心孩子的学习。桐桐妈在《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这本书中找到了一个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游戏法”——融入游戏元素,让学习像游戏一样上瘾。


《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这本中全是干货。作者一芳从学习力的概念、影响学习力的因素入手,分为亲子关系、思维升级、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习惯与毅力、智慧型家长七章,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让家庭成为孩子的学习助力、让孩子从根本上摆脱学习困境;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方法,来提高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动力、能力、方法;还涉及到孩子性格的培养,从六个维度提醒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意志力;最后也有对家长说的话,提醒家长要做智慧型家长,要让孩子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本书不但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与此同时也在教会我们如何去成为更好的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最需要的引路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融入游戏元素,让学习像游戏一样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