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为何能成为明星

明星的形成

明星为何能成为明星?“明星”与“名人”有何不同?

“明星”与“名人”的不同,首先体现在含义上。名人的范围显然比明星要广。政客、知名教授、作家、高赞的短视频制作者等等,只要自己的领域有名,或者为广大群众所熟知,都可以算作名人。而明星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有名的领域是相对固定的——现在我们谈论的明星,绝大多数是歌星或知名演员(当然,体育明星也存在,但体育明星是否值得列入“追星”的研究范围还有待考量,于是在此将其省略),赖以成名的是歌曲、舞蹈与演艺。也就是说,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明星形成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现代艺术或与现代艺术紧密联系的问题。

第二,在历史概念上,名人的概念比明星要悠久。“名扬天下”这样的说法,古已有之;而明星在古代,是一个天文学上的名词,有时指织女星,有时指启明星(即金星);作为意象时,也仅仅表示“明亮的星”。直到近代,明星才真正开始有了表示“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的含义,“明星”的这层含义还比较年轻。因而,当今的明星问题,是一个现代问题。

尽管如此,我们并不是不能从历史中寻找解决疑问的线索。以演员为例,古希腊的戏剧已经相当发达,悲剧三杰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与欧里庇得斯将古希腊悲剧推上了繁荣的高峰。这时的演员同样拥有成熟的演技,也无法成为“明星”。这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二是传播媒介。

从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上看,古代戏剧——应该说,传统戏剧,均是以“演员在台上表演,观众在台下观看”的形式进行的(当然,音乐会也是如此;“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同样也适用于“歌手”或“音乐家”与“听众”)。演员与观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演员只是艺术的载体,观众的身份是美的感受者,他们无法过多地关注演员的容貌个人品质,而是纯粹地欣赏他们的表演及其中蕴含的美的价值(与可能的宗教价值、教育价值等等)。在演出完毕后,演员与观众都失去了各自的身份,因而二者的距离是恒久的。

中国传统戏剧

然而,留声技术、摄影技术等的出现,根本上撼动了传统艺术的格局,也改变了艺术的欣赏方式。取代传统戏剧的是电视剧与电影这样全新的艺术形式,它们以新颖的拍摄手法与敏锐的细节捕捉能力俘获了观众的心。此时,演员与观众的距离被模糊了:可以说二者离得很远,因为演员已经不必在观众面前表演,观众也不必到现场来观看,摄像机的出现让演员可以用机械复制的表演片段取代亲自反复的表演;但也可以说二者距离很近,因为新的技术让观众能够近距离端详演员的容貌与演技,能够反复品味同一段表演。现代人观看电影时可以暂停,放到古代,这是观剧的人们怎么也不敢想象的。这时,演员的身份更长久地被保留和强化了,观众的身份则被显著地抬高:技术的进步把他们原先凝神关照式的欣赏变成了专家式的欣赏。同时,伴随着艺术的宗教价值、仪典价值的减弱,人的地位上升,观众不再只关注于艺术本身,而是把目光更多地投射到艺术的载体——即演员(歌手、音乐家等)身上。专家式的关注和评价必然导致优劣的划分;这时,“明星”开始诞生了。

从传播媒介来看,古代并没有发达的传媒技术,一位演员(歌手、音乐家)要想出名,必须通过反复的表演来征服一场又一场的观众(听众),通过他们口口相传,来扩大自己的名气。即使受到皇家的推崇,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国民之间传播。但是,在收音机、电视等出现后,这一情况得到了跨越性的突破。近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各种网络平台的兴起,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的耐久度相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例如一部电影,在网上放出片源,一夜之间就能有千百万人观看;登陆各大视频网站之后,搜索即能反复观看,它永远都在那里,演员的表演在某种意义上在虚拟世界达到了恒久。现代人的生活几乎离不开网络;在每日面对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信息时,难免被动地了解到这些“明星”的二三事。信息的飞速传播使得明星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不断强化,信息的恒久让人们可以轻易地欣赏到他们的作品,这种欣赏又是对明星印象的一种强化。这样一来,“明星”便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了。音乐上的明星也同样如此。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蜗居于船上的钢琴家1900在得知唱片能够让每个人都听到他演奏的钢琴曲时,愤然将录制好的唱片毁掉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学者本雅明早已忧心忡忡地论述道:机械复制所创造的崭新条件虽然可以使艺术作品的内容保持完好无缺,却无论如何贬抑了原作的‘此时此地’”,他引用杜拉梅对电影作为大众参与的艺术形式的论述:这是小孤岛上的娱乐,供文盲及生活艰苦满心忧虑的可怜人散心用......这是毫不费劲的演出,不会留下任何绕梁余韵,引不起任何问题,也不知探讨任何严肃的课题,燃不起热情,激不起由衷的感触,兴不起任何希望,不然顶多是很可笑地梦想有朝一日变成洛杉矶好莱坞的‘巨星’”。尽管以现代视角来看,这种对电影的态度有失偏颇,但应当认可的思想内容是,现代的传播技术与大众的广泛参与正在贬抑艺术作为艺术的价值,而在冥冥之中扩大了明星效应。

以上,我们从现代艺术的角度,通过“演员”与“观众”的例子,进行现代与传统(古代)艺术的对比,分析了现代社会的“明星”是如何产生的。那么,“追星”心理形成的根源在哪里呢?

追星心理的形成

如今,泛滥的粉丝行为充斥在网络世界,人们不但能清晰、大方地表达自己对某位明星的喜爱,而且对自己作为粉丝的身份也极为认同。追星心理的形成,除了前面所说的欣赏方式的转变与传播媒介的进步这两个原因,还有心理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然,并不是唯一作用)我将这一心理过程分为两步:失去自我,借助他人确认自我。这两个进程交叉进行。

失去自我是一种现代病。当今社会,人们正经历着两种倾向:不断地流失自我,同时也在否定和分裂自我;前者被动而隐秘,后者主动而不自觉。

流失自我的问题,以手机游戏为例来论述。一款游戏为何能成功?游戏的设计者对人性的掌握恰到好处。例如,登陆游戏后赠送奖励,是保证每天登陆人数的有效手段;推出精美的时装、皮肤等,是在利用玩家的虚荣心理获取经济效益;而好友功能更是激起玩家寻找队友共同游戏的社交欲望。国民手游王者荣耀的一大成功之处在于,玩家可以在好友界面清晰地看到QQ或微信好友的段位,这在不经意间激发了玩家竞争的欲望,促使其为了上分不断进行游戏......这些因素加起来,导致了一个有趣而危险的结论:玩家以为“我想玩游戏”,但其实并不是他想玩游戏,而是游戏想他来玩!那么,“玩游戏”这一行为,是否来源于自我呢?另一个显著的例子是看视频,以B站为例。每当我们刷新首页时,B站都会给我们推送一批新的视频,但它们的主题、内容大多与我们先前看过的视频相同或相近。大数据知道我们“在看什么”“想看什么”,并且给我们推送这些内容,把我们留住。我们以为的“喜欢看”,其实不过是数据系统对我们行为的分析和反应,那么我们的“喜欢看”还可靠吗?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不仅是网络世界,还有许多因素都在让我们失去自我——科学技术的深入人心,同龄人给的压力,就业升职的压力,乃至中小学必读课外书目,都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考与行为的方式,深深地带着它们影响的烙印。“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是每个人都该扪心自问的。(有一本书就以这一问题为书名,是笔者中学时的数学老师所推荐,读完受益匪浅,也推荐给我的读者)

而否定和分裂自我,通常是一种不自觉的倾向。的确,现代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精神压力,从抑郁症、焦虑症患者的数量激增就可以看出;面对极其有限的时间、学业工作上的重担,自身的能力又亟待提高,现代人很容易滋生出对自我的否定,这种否定是自觉的;但是笔者要着重讨论的是更多情况下不自觉的否定与分裂。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体育。在古代,体育蕴含着重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意义,而在现代,各项体育运动都与其文化背景脱节了,体育运动成了纯粹的体育,失去了其内在的含义,转而以各种指标作为标准;这样一来,现代人的身体存在的意义就悄然变成了“达标”(A4腰等理念的流行、各种健身教程的风行也是出于此)。现代的体育事业犯的幼稚错误是,只要把人集中起来,让他们进行体育运动,就可以把他们变成人格完整的人。应当意识到,这样的体育中,得到锻炼的身体是“分散的”,缺少精神上、文化上的支持与帮助,这要么导致达标后的自恋,要么导致未达标的不自信;前者带来“完善的我”与“真实的我”之间的分裂,后者则带来对自己的不自信,也即自我否定。例如现代的性问题:暴露的性导致了性的平庸化。在语言上,鲁迅指出的国骂“他妈的”已经被一些包含着性器官的污言秽语所取代;在图像上,人们很容易接触到相关的资源;性不再是神秘的事,也就失去了神圣性,沦为享乐、发泄的工具,而性的平庸化也意味着对身体的否定;在服装上,人们将衣服这“第二层皮肤”不断地装饰改进,时装文化成为风潮的同时,也消解了两性的差异,例如男女趋同的牛仔裤,本质上蕴含着两性身体差异的否定。

如此的因素还有很多,被动流失、主动否定和分裂自我已经成了现代人精神上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一趋势未来可能还会强化。现代人的自我已经残破不堪,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与现实的困境,很难让自我完善起来,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其他人来完善自我。这一方式根源于人的认识方式。人们很难完全出于自身的认识来评价自我,必须借助别人;他人就是一面镜子。因而,当人们选定了一面“镜子”,而这面镜子中呈现出某种理想的图像时,人们就为此感到高兴,好像自身与这理想的图像相符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寄希望于他人来完成自我。由于在当前的传媒环境下,明星最能召唤大众,因而明星就成为了这面“镜子”。外貌不出众者通过容颜姣好的偶像来满足自己对外形美的需求,无法建立恋爱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追异性明星来满足自身的恋爱需求,缺少奋斗精神的人通过看偶像不断努力上位来获取精神动力(这也是当前创造营、练习生式的综艺节目之所以大火的心理根源,比起自我奋斗,人们似乎更愿意看他人奋斗并以此自我感动)。通过追星,人们得以满足其完善自我的愿望,尽管这种完善自始至终都在另一个人身上进行。

粉丝狂热的拥趸

实际上,明星所扮演的角色只是现代人心理的一种“反映”,他们在追星者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并不具备促进内心整合的功能。早就有学者指出,人们关注明星、讨论明星的问题,也并不是出于对明星本身的情感,而是出于自我欣赏的目的。例如,人们讨论重要的社会问题、夫妻婚姻关系、子女教育问题等,都常常以娱乐圈的明星的经历或发言作为由头,而这种讨论下的话语并不是为了说明这些明星的正确或错误,而都是为了确证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并为自己站在正确的一方而沾沾自喜。这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明星作为“镜子”在现代社会的微妙处境:能够映照出现代人的心理,但同时也无法真正进入人们的心,因而极为脆弱。

明星的道德问题

前面已经叙述过,明星是现代社会、现代人心理的一面镜子那么,明星的道德问题,实际上就是现代社会、现代人心理的通病,广泛地存在于人们身上,但在明星身上便会被曝光并无限地放大——这都是拜越来越发达的传媒手段与网络平台所赐。有网友戏谑地指出,老一辈艺术家之所以德艺双馨,是因为那时候没有互联网。尽管是玩笑之语,但也不无道理,这则段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互联网在明星体系中的关键地位。

我们做这样的论断:明星是公众人物与一般个人这两种身份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统一。其公众人物的一面,体现在他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有时明星的一则微博、一个广告,可能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因而明星大多有自己的运营团队来包装自己的形象,在公众场合也谨言慎行。其一般个人的一面,是指抛开明星的身份后,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其赖以成为明星的技艺(演艺、音乐等)仅是他的职业。因而,明星也会拥有普通人的生活,也就必然会面临普通人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诸如恋爱、婚姻、生育等;贪婪、自私等缺陷,当然也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而且比这些缺陷存在于普通人身上要更严重。这是因为,作为现代人心理的反映,明星身上的道德问题,会在社会范围内标榜一种不利于主流伦理道德的价值,暗示着这位明星已经不再能作为“镜子”继续存在下去。

可以形象地试想:若有一天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像与自己的形貌不符合,我们会是怎样的反应呢?这样一想,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明星被曝出各种恶性的瓜时,我们会如此震撼,并迅速地加入讨论和抨击的阵营了。通过指责明星的道德问题,我们感到自己的道德是如此地完善,从而达到某种自我满足,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只是不会作为公众人物的问题被放大讨论罢了。

当然,明星有权利也必然拥有个人的私生活;私生活健康的明星也并不少见。德艺双馨的说法,从深层上体现着我国的道德体系中国“德”的重要性。就本质而言,明星是完全靠“艺”来工作的,支持他成为明星的因素也是“艺”;然而,在中国的道德评价话语体系中,品德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德智体美劳”的说法,就是把“德”放在第一位。我们评价人的观念,也常常将品德置于突出的位置,而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忽视了。同时,尽管明星依靠“艺”来成为明星,但保持明星的身份却并不完全依靠“艺”:成功的形象包装,适当地发言来获得路人的好感,在综艺节目上表现出色......这些都需要“德”的支持。因而,“德艺双馨”的说法,才会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在我国的艺术评价体系中,仿佛已经成为了成功艺术家身上必然会有的标签,深刻地影响着对明星的评价方式。

结语

前文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明星的形成、追星的心理成因以及明星的道德问题。明星只不过是现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人们从中看见了他自身。这种“镜像”式的认识方式,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看待自我的方式。在明星问题背后隐藏的更深层问题是:我们所认识的自我,是真实的自我,还是镜中的自我呢?镜子破碎后,我们该如何正确地掌握自我、完善自我呢?这些问题才值得我们深思。


(文章来源于个人公众号:自闭星球  关注品阅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星为何能成为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