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过往的污秽,不再沾染新的污秽。
明智的人从迷思中解脱,他们不会责备自我。
人们应当正确的理解内心和整个世界。
但是不要因为这样的理解而妄测自己的价值。
因为这样的想法不会带来喜悦。
“觉得自己更优秀”“觉得自己技不如人”
或者“觉得自己和他人差不多”
之类的判断都是不可取的。
不论听到怎样的评论,
都不要对自己的价值妄加判断。
抛却了所有烦恼(评价和判断)的境界。
才是真正的喜悦之地。
这样的人才是胜者。
这样的人才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
——————选自《经集·关于争论·速成》
“相处方式”在佛教中指“用怎样的心和对方相处”。佛教的一大特征就是不断审视和观察自己的内心。当你的心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时,生活中便不会再为人际关系所苦恼。
让人苦恼的“判断”也包括”自大““觉得自己正确”“觉得自己(应该更)优秀”等过于自我肯定的想法,在人际交往中,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苦恼。佛教中,将这样的心理称为“慢”。
“慢”在短时间内是对自我的肯定,让人心情舒畅,但是高傲、傲慢、自尊和优越感等想法有时却可能由于不满和自负而招致失败。
人心深处永远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错,“慢”可以理解为“对自己价值观的偏执”。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很好的说明这一点,“盲人摸象”的故事。
人类永远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原本我们站的位置、看到的内容都是完全不同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一定会产生分歧,但无论如何,人们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佛陀认为,任何判断都是浮现在人们头脑中的“念想”,也就是三毒中的“妄想”。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在这一瞬间酒产生了“慢”。
能够正确理解的人,内心没有“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之类的想法(慢),
因此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落入产生痛苦的“执着的洞窟”(偏执)之中。
——————选自《经集·和婆罗门的对话》
人与人之间的争吵,往往都是“慢”与“慢”的碰撞,任何一方都有“认为自己没错”——终究也是自己想法——的理由,并且坚定地向对方抛出自己的理由,不断确认自己没错,这就是吵架时人们的心理状态。
想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烦恼,可以用佛陀的方法和原则:
① 避免“判断”对方
②“忘记”过去
③将对方当做“新朋友”
④以“相互理解”为目的
⑤审视“相处的目的”
避免“判断”对方
当负面情绪涌上心头,我们总是禁不住想要“判断”对方,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这个人真够讨厌的”“他可真自私”“太让人吃惊了”“完全没兴趣”“那就干脆绝交(离婚)”。
或许这些在当时的情境中,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论在谁眼中总有那么几个“愚蠢透顶的人”存在。
但是这样的判断始终是靠不住的,因为判断和我们自身“慢”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对沉溺于苦恼之中的他人做出判断,觉得“这人真靠不住”或者“他这样的性格,将来一定会吃大亏”的时候,其实我们自身也正在被负面情绪所笼罩。我们一味地去判断对方,给对方定罪,得出自以为是的结论,那就会彻底抹杀可以与人相处的机会。
判断本身包含了大量的负面情绪,越是对自己亲近的人,越是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判断。
“忘记”过去,抛却记忆
那个人把我痛骂了一顿,那个人把我彻底否定了,那个人战胜了我,那个人夺走了我最宝贵的东西······
当我们沉溺于过往,对记忆做出了反应,所以难以平息怒火时,怨恨将如影随形。
——————选自《法句经·一组诗》
“沉溺于过往”在佛教中是指“对记忆做出了反应”的状态。例如,和他人发生争执的时候,最初愤怒只是针对对方,但当我们离开发生争执的地点,却难以将刚才的争执从脑中抹去,仍觉得心烦气躁、焦躁不安。之所以会如此,其原因不在于对方,而在于我们的记忆。
每当我们回想起过去,对记忆做出反应时,就会产生新的怒火。这就是愤怒无法消失的真正原因。这样的愤怒实际上和对方没有关系。我们需要冷静地理解“过去的事已经变成回忆”这件事,应当极力避免对这份回忆做出反应。
永远是“初次见面”
佛教教义中深奥的智慧,“记忆始终是记忆,即使回想起往事,也无法改变任何现实。”所以,请将对方当作“初次见面的人”。人与人心都是不断变化的存在,也就是“无常”。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平均每天都会有7万个念头(想法)涌入大脑,大约每1.2秒就会涌现一个。人们的心,就如同走马灯一般不断变幻,这就是“人心无常”的例证之一。
当我们永远记住对方“曾经是个怎样怎样的人”“曾经做过怎样怎样的事”时,我们和对方的交往就只是在和彼此的回忆打交道而已,都只是自己头脑中的“执念”而已,人心始终在变化,那么我们的每一次相遇都可以理解为“初次见面”,让一切重新开始。
相互理解
将心分为两半,一半用于理解对方的话语,一半用于观察自己的反应,以此来避免多余的反应。另一个重要的前提则是相互理解,加深沟通,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情绪、想法、思考方式。
告诉对方并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和顾虑,这就是与他人相处时的最终目标。如果你尝试很多次,对方都是不予以沟通,那请果断了解到,已经没有继续相处的意义了。不论怎样的关系,如果不得不单方面的忍受痛苦,那么这样的关系是不合理的。
审视相处的“目的”
“目的”其实是你身体想要去向的地方,是具有“方向性”的。有时候我们会陷入相互折磨的人际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并未交往的目的,只是过度执着于自己的期待、想法、要求和对过去的回忆,永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错在对方”。这也是佛陀所说的“执着会带来痛苦”。需要这样思考:我和对方并不是为了相互折磨而交往,我们是为了相互理解,为了彼此的幸福而交往。这是相处的“目的”,了解到目的之后,其间的不理解,会在很短的时间消化,不会有更多的不必要的反应,会让相处变得更加顺遂。
人们无法整理自己的内心,对周围的一切妄加判断,失去了自己的心。
眼睛追随着周围的一切,究竟有什么益处呢?
抑制自己的偏执,停止对他人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看清内心。
————选自《马普达长老的修行之友的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