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81~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冬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这是一首慧眼识人、热忱扶助后进的诗。其中的“雏凤清于老凤声”,不仅当时即为名句,如珠光照眼,今日仍广为传诵广被引用,光彩依旧。

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在别筵上,与商隐同年进士又为连襟的韩瞻(字畏之),携其子即年仅十岁小名冬郎的韩偓相送,韩偓即席赋诗,有“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大中十年(856),商隐由梓州回长安,时年四十四岁,追忆往事,写了如上两首七绝名篇。

第一首写过去。诗人追忆当年夜宴时面对残烛冷灰,年幼的冬郎竟也满怀离情别绪,他作诗送别,诗思敏捷如同奔马。“丹山”,即丹穴山,传说中产凤凰之地。志怪古籍《山海经》:“丹穴之山,有鸟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凤凰非梧桐不栖,诗人赞美冬郎之诗清新清丽,将会胜过其父,如雏凤之声清于老凤之声。“雏凤清于老凤声”一语是诗中警句,其后世之引申义远远超过了它的本义,成为激励鞭策少年与青年超越前辈的箴言。第二首写现在。诗人说当年去时是冬天到时已是春日,他与韩瞻往返之水陆行程各有苦辛,而今日冬郎已经成人,诗才更加秀发。李商隐在诗下自注说:“沈东阳约尝谓何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终未能到。’余虽无东阳之才,而有东阳之瘦矣。”南朝名诗人何逊的成就高于曾任东阳太守的沈约,商隐将韩偓比为何逊,自比老瘦的沈约,虚己怜才之心,千载之下仍令人感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歌81~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