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教学体系的软肋

在哲学阶段没有形成对空间的一般性普遍认识,便急急忙忙地把某种特殊的、个性化的空间的构成方式当作主体教学构 架进行教学普及。粗略的比方,比如由平面loft成体量的设计方式,或者由立面反推磨合出平面的设计方式,或 者由体量和剖面作为基本要素的设计方式。。。

这里,最典型的是1985年开始出现的ETH—Z的“苏黎士模式”教学体系。它看上去非常唬人,尤其会被年轻学生 和学者追捧。它的实质,可以简单描述为:把立方体作为的基本元素,进行功能涵义填充,再进行系统化扩展。它最 有价值的部分,是系统扩展阶段带给学生的系统思维提升。

其他的,诸如诺丁汉大学的强调原始空间的认知体验,进而实际建造空间;AA的大比例模型综合建筑空间的多重涵 义关联。。。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把重点锚固在“空间”这个概念上,无碍乎是出发侧重不同,画头像是先画鼻子 还是先画眼睛的差异。

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哲学阶段的理论构架来展示它们的弱点。设计的三个一般、基本的阶段:

准物质阶段

物质阶段

派生物质阶段

前述的种种“空间建构“教学体系,只能隶属于后两个阶段。

近乎“纯”思维的“准物质阶段”,它们没顾及到:一般功能的提炼和概念锚固。直观描述:动态的思维气泡被某种观念稳定和强化的思维过程。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建筑师乃至建筑学学生都非常敏感甚至擅长的部分。

我们弱在哪呢?——不是对空间构成的理解,而是空间的形式演绎。

当然,东西方目前共同的教学短板,仅仅是:空间的工程阶段的设计实施。

那是个全世界的教学真空。

你可能感兴趣的:(众多教学体系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