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正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注:所谓布施就是通过物质的给予,或者观念的传授影响对方,让对方能够获得幸福并且变的善良。菩萨布施是不住相的,就是说不留痕迹吧,菩萨自己也不能得是在布施,被布施的人也是不知不觉中从内心就受到了布施,获得了幸福。很多教育理念里也说的很清楚,很多不好的教育之所以不好,就是强硬的灌输教育理念,而不管被教育者主观上是否能接受,客观上是否能理解。很多家庭和社会组织经常发生类似情况,父母或组织头脑是用权威来逼迫子女承认自己的观点和规则,而不是让子女或组织成员真正的从内心认同,往往得到的结果就是子女或组织成员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就是佛家说的般若智慧)被阉割掉了,子女或组织成员会把一切的不思考的责任都推到权威上。好比很多狱卒在惩罚犯人的时候,会说是法律让他这么做的,他只是法律的工具。久而久之子女和狱卒就沦为了权威的奴隶和工具。所以,佛陀强调不住相布施,就是担心佛陀活菩萨被权威化,佛家的教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人都能成佛,而一个每天都将佛祖视为权威偶像的教徒,怎么可能成佛呢?

      接下来东方虚空可思量不,这句话就点明了“空”的概念,也是一个典型的辩证法思维,首先“空”是什么,是某一个概念吗?很多人把“空”理解成无的概念,有点类似于数学里的零,但是这个无肯定不能代表“空”的概念,因为“无”的概念很多时候是指的事物,而不是指事物所存在的时空环境,而“空”的概念即一切皆空,连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都没有了,更像是霍金说的宇宙大爆炸以前的状态,所以,这个概念首先是不可言说无法描述,所以也就不可思量了。

      这里实在要继续解释一下关于佛教和个人福祉的联系,很多时候虔诚的佛教徒有两个表现,一是做善事,有点像雷锋,不计付出的善,道德的完全升华的善;一是控制欲望,欲望越少似乎幸福也就越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僧侣会持戒修行,吃素禁欲,另外就是一心向善。可从我的观念上讲一直觉得这两种方式还是有点像狭隘,如果人人都持戒修行,不杀生,不偷盗,这样的社会应该只存在刚刚有生物的状态,而自有生物起,就有了植物之间的竞争和动物之间的杀戮,这也算天道吧!如果佛只是一味的反对这种生物的间的互相掠夺的自然法则,岂不是一直在违反天道,而且也是做一件无用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四品妙行无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