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第41章上士闻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徳若谷。大白若辱,广徳若不足,建徳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上等的士听闻了“道”,就去勤勉印证。中等的士听闻了“道”,似有所动,但终无所得。下等的士听闻了“道”,只会加以嘲笑,不被嘲笑,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所以,上古有这样的格言:明显的“道”,好像很暗昧,前进的“道”,似乎在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很崎岖,祟高的“徳”好似是低谷,最洁白的好像污黑,广大的“徳”好像不足,刚健的“徳”好像怠情,充实的“徳”好像空虚。最方正的反而没有菱角,大的建筑不能很快完成,大的乐声反而少有声音,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体。

“道”隐微而无名。只有“道”,善于施与万物而且成就万物。

本章论道,重点阐述了“道隐无名”和“明道若昧”的特征。道的现象和本质看上去是矛盾的,所以通常不为人们理解,但是道却恰恰由此而成就了万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道德经》第41章上士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