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生活88】共读需要高人引领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共读到第四章就走不动了。每一次都是两三个小时。上一次共读了7页,理解知识的不同类型: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及其相互的关联。今天晚上又只读了7 页,理解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的类目。为了今晚的共读,下午花了两个半小时第二次读了这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次读时,觉得自己好像懂了。第二次读,越读问题越多,书上标记了很多困惑,晚上在共读的时候抛出来大家一起来解答。前面一次读一章,这一章看起来内容很少,结果读了两次,还剩了很大一部分,估计下一次读完还需要抓紧时间。把厚书读薄是一种本领,把薄书读厚,更需要功夫。

关于Aa术语知识和Ab具体细节和元素知识,我补充得还不多。本来标记了“信息源”,导读的伙伴就借助资源解决了这个问题,补充了背景知识。因为共读伙伴的学科和学段不同,有高中地理、生物、英语、也有初中语文、小学语文,这样的差异正好互补背景性知识。每个学科举一个例子,综合起来就更好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在谈到事实性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时,我归纳了三个思考角度:一是事实性知识熟练的多少随着年级的增高也增多;二是精确的程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要求也越高;三是学习的时机,有的是在教学单元中进行学习,而有的事实性知识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的运用中学习。然后同伴补充了具体事例,终于把脑子里的浆糊理清楚了。读概念性知识的时候,书页上红成一大片(自己读用黑色笔做批注,共读补充的内容用的红笔)虽然我读了两遍,仍然会把某些非常重要的内容给忽略掉。因为“脑子里有什么,才能看见什么”,我现在的知识没有结构化,无法自动进行关联,所以批注的理解属于点状式。比如Ba分类和类目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旦分错类目,理解就会越来越偏。对概念的理解是建构出来的,不是单纯的记忆。王老师的追问:如何发现学生理解偏了?如何带着偏了的学生重新建构?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老师对概念的理解就要透彻。如果发现学生偏离,就要寻找认知冲突,让学生不断地去说,说着说着发现解释不清楚,然后再引领学生重新建构。继续追问:怎样建构?同化-顺应-平衡。什么是“同化-顺应-平衡”,有回到了经典书籍的啃读。越读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事实性知识?事实都是事实性知识吗?“什么使情节成为情节?”两个情节的含义一样吗?为什么要有分类和类目,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不断的追问中,一会儿清楚了,一会儿又糊涂了,一会儿又好像明白了一点点。在对Bb原理知识和Bc理论模型知识进行举例时,我发现找不到语文学科的实例,通过同伴的补充,才明白语言学科的价值是工具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从工具性来讲,更多指向了程序性知识,所以这里举例很难。而非语言学科主要体现的是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能够很清晰地举出B类概念性知识的例子。现在说的最火的词是“大概念”,就是Bc层面的知识。如果从语文的工具性来讲大概念,是错误的,从文本解读角度理解,才有真正的大概念。

原以为这样枯燥的理论学习跟语文学科教学关系不大,没有想到通过大家的一起努力,可以澄清以前的很多模糊认知。这样的共读,需要大家全情投入,,更需要像王老师这样的高人在里面引领,追问,提炼,我们才能真正建构知识,把知识变成一个动词。

共读完成,才发现自己饿得不行。看来读书还可以减肥,意外惊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盘点生活88】共读需要高人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