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贴窗花人家:探访陈西湾

白于山在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陕北黄土高原吴起定边靖边及周边地区地理风貌、民俗风情,因时间有限,忙于绘画停止更新了一段时间。2019年新春将至,重新更新与亲友见面,欢迎打赏、转发、点赞,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环境

▲陈西湾村

陈西湾村行政属于吴起县长城镇,地处无定河上游。罗涧河和长城河则沟两条河相汇的地方有一块三角形不规则涧地,陈西湾村分散在一座叫庆阳山的山麓北侧,一条土长城(明长城)从村庄脑畔山通过。村庄住户有陈姓郭姓和李姓,贾姓。

▲传统土窑洞

陈西湾村属于黄土高原北塬,无定河源头地域,以一明两暗土窑洞为主要居住条件。新世纪后,土窑洞逐渐被废弃。窑洞门窗已毁坏,柴禾做的栅栏阻挡不住被遗弃的命运。

▲硷畔上的土墙

黄土高原人家用黄土打夯修筑土墙,围护院子、做猪羊圈、果树园。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木栅栏大门已经很少见

上锁的栅栏里的两只鸡守护在空院子。

▲铁栅栏大门

镂空式铁栅栏大门是20世纪80年代家道富裕人家最常见的大门样式。

▲郭靖邦老人铁栅栏大门

新春刚过的正月,大红对联依然衬托出年的气息。

▲硷畔上的柴垛

窑洞生火做饭使用土灶台,燃料用干树枝。主人垒在墙边准备烧火做饭用的干柴。柴垛的整齐于否可以看出主人家的勤劳与殷实。

▲猪骨头

白于山过年有吃猪骨头的习俗。从堆放整齐的骨头看,主人是爱好人家。

▲土窑洞

窑洞冬暖夏凉,适合老人居住。这种传统窑洞已经很少有人居住。

▲院子

院子墙壁的木头梯子和柳条筐、小扫帚是白于山上世纪80年代最典型人家。

二:主人

▲迎接

2016年正月,我和侄女女婿小强驱车来到陈西湾村,寻访最后一家贴窗花的郭靖邦老人。

▲主人公夫妇

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郭靖邦老人年70多岁,气色不错。和父亲是同窗学友,老党员,劳动模范。白于山每户人家都沾亲带故,两位老人是侄女的舅爷爷。听我寻访贴窗花人家,侄女告诉我这户人家每年要在窑洞窗户上贴窗花。

▲女主人从巷子里来到后窑

巷子是连接窑洞的通道。客人来后女主人进出巷子忙碌。

▲女主人和老虎枕头

女主人珍藏的老虎枕头让我想起童年时光!

▲男主人坐在土炕上

他旁边女主人珍藏的老虎枕头正静静卧在那里。墙壁上的美女骑摩托照片、和炕围子画,显示出曾经光景殷实的主人家。

▲女主人和男主人在土炕上

传统老虎枕头已经很少见。新式老虎枕头做工精细但少了岁月的痕迹。

▲女主人展示新式兔兔帽

男主人坐在炕头“欣赏”这种美观好看的新式帽子。

三:窑洞内

▲主人公前窑

从墙壁上的相框和陈设看,主人是讲究而爱好的人家。

▲碗架

这种木碗架是上世纪80年代流行于白于山一带最时尚最实用的家具。碗架旁是面架,放剁荞面面刀。

▲窑洞内看窗花

当地窗花属于传统纹样。属于三边(定边靖边安边)剪纸风格。

▲逆光窗花

当地窗花小巧玲珑,抖毛毛越细越好!

▲逆光窗花

这些窗花是郭靖邦老人在延安工作的女儿所剪。过老人每年冬天从新农村搬到窑洞过年,窑洞冬暖夏凉,方便过冬。贴上花花绿绿的窗花后,年味更浓!

▲窗外看窗花

白于山风沙大,鸡呀鸟雀呀啄破麻纸后,大风很快将窗户吹烂。为使窗花保留更久,老人用纱网将窗花罩起来。

▲老人在窗花前

临行前,老人给自己留联系方式,口头约定发表权,他身后的窗花熠熠生辉。善良厚道的陕北老乡大多支持我的访问、拍照,在我说明来意后很热情!

四:告别

▲老人用啤酒招待我们

老人拿出啤酒招待兼职司机的侄女女婿小强。

▲老人在窗花前拍照留影

我用手机给老人在窗花前拍照留影。

▲给老人在窗花前拍照留影

小强在我身后拍摄。

▲和老人留影

我和老人在窗花前拍照留影。

▲老人在院子

手拿烟锅的老人面对镜头微笑。女主人进门忙碌。

▲女主人在院子

女主人手里端着碗在忙绿。白于山妇女一生忙碌操劳,她们最辛苦!

▲送客

女主人将我们送出院子恋恋不舍!留守村庄的他们将继续守护最后的家园。

▲我在窗花前

单反相机、卡片、手机是我记录家乡最好的工具!行走故乡土地、拍摄身边普通人的生活、记录家乡时代变迁,这种浪漫情怀已融入我血液。

作者简介

景周(侯景周),吴起人,从事过教师、编辑、记者等工作,喜欢写作、摄影、绘画,作品发表于地方、省市、《光明日报》等媒体。西北大学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外聘专业老师。出版文集《家住长城下》《沿着长城走西口》《告别窑洞》。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贴窗花人家:探访陈西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