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背后的人,隐秘而伟大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你的生活里,多久没有出现过一本书了?你又有多久,没好好地看过一本书了?

据一项报告显示,我国去年的人均阅读量只有7.99本,其中纸质书4.67本,电子书3.32本。

纸质书日渐式微,我们熟悉的书店一家接一家的倒下,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留给手机和电脑,甚至一篇稍显过长的文章,我们都失去了阅读的耐心。

但是,始终还有一些人,他们隐身于书籍背后,默默地坚持“做书”,为推广书籍而努力。他们认为,哪怕只有一个读者,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就是值得的。

由胡歌配音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里面就讲述了那些隐匿在书籍背后的人们的故事。

后浪出版社的编辑朱岳认为,“写小说是当上帝,做编辑是当杂役。

编辑的工作无聊又琐碎,更是一个会让人“头秃”的工作,他戏称自己为“豆瓣秃顶会会长”。

当年学法律出身的朱岳,应聘的本来是出版社的法务,结果稀里糊涂地当上了编辑,而一当就当了几十年。

起初的十年,朱岳只把编辑当作一个糊口的工具,直到他遇到了一本书,从此改变了他的职业态度和追求。

这本书,就是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

袁哲生是一位有才华的重要的台湾作家,可惜他在39岁的时候就自杀了,大陆的读者对他及其作品都非常陌生。

读到此书的朱岳当时正好39岁,他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兴趣。读过之后他大感惊讶,他认为《寂寞的游戏》毫不逊于他之前读过的任何西方大师的作品。

如此优秀的华语作品,朱岳认为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因此他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广这本书。

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朱岳负责营销的同事向100多个人推荐了《寂寞的游戏》,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要。

其间,朱岳还向他的一个铁哥们推荐了此书,结果他的铁哥们也对此不感兴趣,朱岳很生气,为此还拉黑了对方。

就算如此碰壁,朱岳仍然不死心,他和同事都不愿意放弃。

幸运的是,后来《寂寞的游戏》凭其顽强的生命力被一些媒体推荐,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最后此书还赢得了“腾讯-新京报年度十大好书”等多个奖项。

《寂寞的游戏》的成功,让朱岳对编辑这个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从茫然颓丧的状态中走了出来,他开始对编辑的工作有了使命感。

同时,这也让他对华语文学的推广有了信心,他想出版和推广更多此类作品,让华语文学获得更多的读者。在他的努力下,马来西亚华裔作家黄锦树、中国台湾作家黄国峻和童伟格等众多以前不为大陆读者熟知的华语作家的作品破土而出。

之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挖掘原创文学作品上,尤其是那些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新人作家。

而要推广这些没什么人知道的作家和作品,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无论是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还是获得的收益,都是一件看上去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为此,朱岳也常常陷入焦虑,甚至发愁到做噩梦,头发也掉的越来越厉害。

可就算如此艰难,朱岳还是认为,好作品是对语言和文明劣质化的抵抗,必须有人坚持去做,他说:“10万个人里能找出一个人看这本书,我们就能活下去。

而比起文学编辑,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和毅力的,便是古籍编辑。按中华书局俞国林的说法就是,这是“板凳一坐,一辈子冷”的工种。

而俞国林在这个“一辈子冷”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八年。

任职期间,他挖掘了无数佳作,如2018年出版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就是如此。

郑天挺,他是当年西南联大的总务长,他的日记几乎贯穿了整个西南联大时期,内容涉及校务、治学、消费等众多方面,具有极高的历史参考价值。

而为了把郑先生的日记整理成书并出版,却先后花费了俞国林十三年的时间。

这是因为郑天挺的日记属于很个人的东西,里面有些内容很私人化,他的后人对于出版意见不统一,因此一直未能出版。

可是俞国林却不愿意因此放弃,十多年间,他每年都会到天津去郑天挺的儿子郑克晟家里拜访,并因此与他们一家人成为了好朋友。

终于,在2017年,俞国林获得了郑天挺后人的一致同意出版日记,当俞国林接过那些泛黄的日记时,眼里瞬间迸发了亮光,爱不释手地仔细翻阅起来,就像一个小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

回到北京后,他立即组织团队,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考订和校阅,终于在2018年初,《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得以出版上市。

此书一经面世,就获得了高度评价,因为其内容非常翔实、巨细靡遗,为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异常珍贵的资料。

就算如今出版业被认为是“夕阳产业”,可仍然有像朱岳、俞国林这样甘愿隐身于书籍背后努力的人,他们的工作琐碎、枯燥又不赚钱,可也正因如此,在一切利益至上的时代,这些人的坚持愈发显得珍贵和意义非凡。

看到他们的故事,让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重新燃起了对于阅读的兴趣。

《但是,还有书籍》这部纪录片的导演说:“十万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因为这个片子而重新拿起书,重新点燃起对阅读的兴趣,那我们做这个片子就值了。”

而我相信,这十万个人里,绝对不只有我一个,重新拿起了书。

*本文图片来自《但是,还有书籍》

流觞阵地微信公众号:takusee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籍背后的人,隐秘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