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解析,4人团队玩社群,年营收做到2000万

这一期,我们采访的嘉宾,是飞象创始人老莫,他这个人特别有意思,人是热情到不行,一到他们办公室,就领着我们在他办公室转了一圈。一进们里面是人山人海的,我问老莫,这些人是干啥的?

老莫说,都是会员,来我这个茶馆聊聊天的。每天都会有10波,8波会员过来,就是各种交流,对接人脉啊,找渠道啊,都有

我说,都是自发过来交流的吗

老莫说,是的

其实,我的内心还是挺惊讶的,特别好奇老莫是怎么打造社群,为什么整个社群成员的粘性这么高呢?

老莫做飞象已经有6年时间了,一个社群能存活6年,并且会员直接还一直保持超高的粘性,这真的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你看哈,其实现在有很多社群,第一年群拉起来风风火火,后来就死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大部分人把社群当成了一门生意,都想通过社群变现,变着变着就把自己变没了。你想想看哈,你一做变现的动作,群里的会员的关系就变得非常紧张,他们就会觉得你又要给他们推什么东西了。

但是呢,老莫认为,社群不是一个商业模式,不是一个生意性质,社群更多的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圈子,去享受里面的经验、机缘、商机、人脉,需要在圈子里面交换信息,交换价值,交换友情。

所以呢,老莫定义自己的办公室就是一个茶馆,提供一个地方,让会员纯粹的去做各种交流。

那目前呢,飞象的会费是19800,一共有1000多名会员,对于各种线下活动的举办,他们的频率是非常高的,从13年开始,已经举办了377场活动,比如说,线下的两天一夜新零售大会,每月举办,已经办了46届,每周的游学,办了197场。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飞象会员高频的交互,其实从这些高频的活动,你就能明白,为什么飞象的会员之间粘性会那么高。

好了,那我们还是先把飞象的整个商业模式在给描述清楚一点。

老莫说,首先呢,飞象是聚焦于新零售这一个领域的,基于这个点,吸引了各个跟新零售相关领域的创始人加入,比如说,传统实体的,传统电商的,传统微商的都会有。

那这些人到了飞象能获得什么呢?

老莫说,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各种经验的交流,还有就是资源的对接,就非常的纯粹,不会掺杂太多的东西。所以呢,飞象的商业模式不是定义产品,也不是要赚多少钱,其实就只是他们四个创始人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他们四个人都喜欢搞社区,交朋友,这个是他们创办的出发点。

我接着问老莫,你看哈,社群本质上也是一款产品,在做这个社群的时候,你是怎么去做定位的呢?

老莫说,这个定位是这样的,首先呢,我们得先确定,我们的用户是谁,然后呢,你要考虑你的用户最关注什么,根据他最关注的东西,反推出你的服务。

比如说,飞象就是聚焦于企业社群,那企业最关心的是什么东西呢?中国的企业在未来30年之内肯定会出现供大于求,其实呢,现在就已经出现了,各种服装库存一堆,很多企业现在都是找不到好的渠道,面临销售的压力,这是供应商的痛点。

但是渠道这一块呢,随着6年前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层出不穷,你看哈,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有什么不同呢?传统的互联网是被各种大平台垄断的,比如说,淘宝,京东,但是移动互联网呢,每个人都有IP,都有私域流量,每一个人有有可能成为一个平台,虽然做不到像淘宝那么大,但是他们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就是一个中心。

其实这个就是移动互联网的社群创业,每个企业都会成为社群公司,都会成为某个领域的粉丝发烧友聚集地,比如说,小米就是打造了一个喜欢智能家居粉丝的平台,小米生态链。所以呢,每一个企业都会从过去的单品变成,需要找很多各种各样的围绕粉丝定制的产品,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强大的供应链支持了,这是平台方的痛点。

也就是说,未来渠道是会越来越多的,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所决定的。那飞象就可以作为一个桥梁,让这两边的人对接起来,就能解决这两波人的痛点,所以呢,资源对接就是飞象的一项很核心的服务。

再一个,现在的互联网发展是特别快的,5G到了之后,所有人都不知道下一代互联网方式在哪里,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就需要把最前沿的那帮人聚集在一起,比如说,做社交电商的,做直播的、做网红的,造一个场,让这些人能频繁的交流,减少摸索的时间。

基于这些点,飞象的整个定位就非常清晰了,就是提供各种的场,让会员进行经验的交流,还有资源的对接。

整个方向和定位清晰了之后,接着就可以不断的去造各种场了,怎么做呢?

老莫说,最好的方式就是频繁的举办各种活动。对于社群来说,活动就是一个载体,很多商会组织一年就只组织一次大活动,这样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呢,这样会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脆弱的,还有,很多圈子只搞线上的活动,这样也是不行的,因为线上的关系没有线下的情感真实。

你看哈,很多人可能加了微信好友,但也就只是点赞之交,根本没有深入的交流,没有什么合作的机会,而且呢,飞象的人群都是创始人级别的,更加没有时间一直去看微信,所以,要有效的链接,一定只有切线下。

那线下的活动要怎么做呢?

老莫说,首先呢,要明确一个点,线下活动频率一定要很高,而且这个频率一定是固定的,比如说,每周五下午2点,这就是固定的时间,不能这个星期搞一场,下个星期突然就不搞了,很多活动就是死在第一届,没有第二届了。

那飞象的线下活动有哪些呢,比如说,每周都会有一次企业游学,现在已经举办了197场,这个游学是这样的,组织一帮人,去到某个会员的企业里去,深入的去了解,从创始人到高层到各个类目负责人一起交流,一个是聊经验,另一个就是聊合作。

这种游学其实是很有效的一种方式,你看哈,如果你要找合作,那你去企业内部看了,你看到他们的技术部门,客服部门,所有的东西都是真实存在的,你就不用担心这家企业是不是骗子了,最好的背书不就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嘛。

还有沙龙,这种是飞象最开始的形式,就是每个礼拜请三位会员,每个人分享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是大量的讨论环节,交流环节。再一个,还有每个月一次的新零售渠道对接大会,这个就是线下的大会,主要就是资源对接,每个上次去简短的分享。

你看哈,做这种线下大会,品质一定要高,品质高就意味着,会员会经常参加,如果说这些会员就只参加一次线下活动,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参加一次,彼此之间也不会很熟悉,不熟悉就不会有各种合作产生,一般来说,只要参加最少三次线下会,见过三次面才会慢慢熟悉起来,基本就是一个定律。所以呢,一定要频繁办会,每个月一定要有大会,每周有小活动,小活动一定要人数控制在一百人以内,人少其实是更能深度的交流的

那除了这种资源对接的线下会之外,飞象还有没有其他的线下活动呢?

老莫说,生活其实是他们社群的一种常态,所以呢,他们还有一些生活化的活动,比如说,每年组织去戈壁挑战,虽然走路很辛苦的,一辛路下来就体能发现自己身上的各种问题,这个颈不好,那个肩不好,所以呢,走戈壁也算是一种健康的体检。再一个,戈壁挑战的时候大家都是账篷里面睡,每天晚上聊到3点钟,各种家事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聊出来,在这种过程中,慢慢的就产生出感情了,这种感情就会加强社群的粘性。

再比如说,万人万步群,就是每5个人,或者10个人为一个小群,然后哪个团队最先完成21天,每天万步走的挑战,并且数据又最高,就可以拿到奖励。

每个小群里选出队长,队长有什么作用呢?要监督这个队员,每天24点之前上传万步打卡,在这个监督的过程中,整个团队的感情就加深了,比如说,你今天没走完,其他人就问你,怎么昨天没走,是不是喝多了,就会关心你,让你少喝酒,这一下子,每个团队的人关系都变得非常紧密了。

这里我总结一下,飞象的线下活动有三种常见的形式,第一是企业内部游学,每周做一次,第二是新零售渠道对接大会,这个每月一次,还有就是线下沙龙,每次三个会员分享,中间会有大量的交流环节。

还有一个,是生活化的活动,比如,每年的戈壁挑战,每天的万人万步群,在这个过程中,会员会聊各种心理话,这些都是能加强社群的粘性的。

然后呢,做线下活动,首先要把控好活动质量,只有质量高了,会员才愿意经常的参加,再一个,一定要频繁的去做线下会,并且呢,这个频率一定是固定的,比如说,每周五下午2点。做社群一定要做线下,重深度的链接,不能简简单单的做线上链接。

我继续问老莫,你们线下活动这么多,有没有一些标志性的手势。

老莫说,有,标志性的手势是他们社群文化的一部分。

社群一定要有文化的打造,这个比利益的打造重要得多。你看,社群电商就是利益驱动的,这会有什么问题呢?

就是用利益做驱动,这些用户很容易离开你,他们在你这个社群有利益的时候,是会跟你一起,但是呢,如果没有利益了,就不跟你一起了,赚钱的项目那么多,用利益去驱动,今天能跟你,明天可能就会离开你了。所以呢,对于社群来说,自组织是比组织更重要的。

什么叫自组织呢?自组织就是文化驱动,组织就是利益驱动,自组织你就是要保证这些人一定是有同一种味道,同一种价值观,他们在一起可以聊很多话题。你看哈,一个社群频繁的活动只是表面,活动每个人都能做,但是呢,你真正能让一群人聚在一起,其实还是靠文化的力量。

一个企业也好,一个组织也好,真正能让他们持续下去的一定是文化支撑的,很多人说社群的寿命很短,那其实是因为,这个社群的文化不够,要是你正儿八经的去经营文化,你就会发现,整个社群的凝聚力是非常强的,因为你吸引古来的都是有共同梦想、有情怀,彼此之间都是同频的人。

那飞象的社群文化有什么具象化的表现呢?

第一个,手势,比如说,飞象的手势就是我爱你的手势,这是他们标志性的东西,一举起这个手势,会员直接就会觉得非常亲切,第二个就是各种歌曲改编,用歌词去传达你的文化,随时随地都可以唱,每次唱都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比如说,飞象的文化是要有梦想,要创造一番事业,要自律,那他们就把这些内容放在歌里面,每次聚会的时候都会一起唱。

第三个是口号,这是一个重点。飞象的口号是什么呢?

叫做,“娱乐、分享、跨界,在一起更任性。”

你看哈,口号这个东西真的是非常重要,比如说,打土豪,分田地。一句话就把整个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整个核心内容给提炼出来了。

你去跟别人说很多东西,别人不一定听得懂,但是呢,如果你把整个精神文化的东西提炼成一句口号,在各种地方反复的去说,慢慢的这个口号就植入了人的脑海里。

那飞象这个口号是什么意思呢?

老莫说,娱乐,就是好玩,不好玩的人你跟他在一起很负担,分享就是说,除了要一起玩,还要有深度的驱聊天,分享彼此的观点,一聊观点你发现你这个人是有思想有深度的,不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人与人不能只要娱乐,那只是低级趣味,但是一旦深入到分享以后就是高级趣味,分享能够让人与人的关系从弱关系变成强关系。

跨界就是说,对新生生物,对各个行业,都要学习,得学会跟跨界的人去聊合作。不然你做一个社群,你发现这个好像跟你没关系,你是不是就不学习了,你是不是就不合作了?

不是的,一定要跨出去,要学会更不同行业的人交流合作,你把你的本事说出来,我把我的本事说出来,这就共同进步了。

在一起,更任性,其实说是我们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一起合作,前面的三个动作,都是为了最终能在一起。

这句口号,其实也是社群运营的一种法宝,为什么呢?

你看哈,社群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不就就是把陌生人变成熟人,那要怎么做呢?不就是得娱乐、得彼此交流分享、得跨界、得合作,这样下来,彼此的关系不就递进了嘛。

我们在总结下,对于社群来说,自组织是比组织更重要的,自组织是以文化为驱动力,组织是以利益为驱动力,一个社群能一直持续下去,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

然后呢,让社群文化具象化的方式有三种,第一个是手势,第二个是歌曲,第三个是口号,飞象的口号就是娱乐、分享、跨界,在一起更任性。

当你把社群文化经营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种文化是会对外形成扩张。

我问老莫,为什么你们没有任何销售路径,还不断的有会员加入呢?

老莫说,这就是文化扩张的力量。

你看哈,组织对外扩张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利益扩张,一种是文化扩张。其实呢,很多组织都是选择用利益的方式进行扩张,这就跟社交电商是一个逻辑,我推荐你买东西,能获得收益,这就是利益,但是呢,这种方式不够纯粹,基于利益的行为,关系是很脆弱的。

那文化扩张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小米,他们就是用极致的高性价比服务用户,通过文化服务用户,然后呢,当用户认同了小米的文化之后,自愿的就帮他们进行推广了,这个就是铁杆粉。

你看哈,为什么宗教组织那么强大呢?就是因为他们足够纯粹,都是基于对宗教的信仰,然后彼此之间再互相推荐进来,教徒之间是没有利益关系,但不妨碍他们做得很大,这就是文化扩张的力量。

飞象也是一样的,每一次活动,飞象的会员都自动转发到朋友圈去帮飞象宣传,对于他们来说,飞象就跟自己的家一样,家里做了个活动,发朋友圈宣传下也是正常的吧。

老莫说,一个商业模式能不能跑通,一定不是营销支撑起来的,一定是产品支撑,是服务支撑,营销支撑只会占1%,所以呢,他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如何更好的服务用户上,服务就是社群最重要的产品。

飞象的会员都是依靠极致服务,带来的口碑,让会员自发的去接受会员,老莫是一直保持着这种推广调性的,只有足够纯粹的推广,带来的人才是同频的。

在社群的运营扩张里,规模不如质量,一定要保证群体的同频。每个会员都要是因口碑推荐而来的,并且呢,质量要严格把关。

所以呢,有些人从网上找到老莫,老莫都会问他,是哪个会员介绍的,如果不是会员介绍的,他都不收,这样就能最大程度保证社群的质量,当社群质量足够高的时候,有会形成会员更卖力的去帮他推会员的场面。

所有会员之间的推荐没有任何利益关系,都是基于飞象足够纯粹的服务,对于飞象文化的认可,互相推荐进来的,而且呢,每个人在推荐的时候都特别谨慎,不会推比自己差的人,因为一旦推荐差的人自己会很没面子,会觉得自己怎么可以推一个这么low的人,所以呢,用文化驱动的扩张,你就回发现吸引的都是同频的人。

总结下,文化扩张就是通过文化驱动,去服务用户,当用户认同你的文化之后,就自愿的替你推广,这些动作的背后,都是文化的力量在推动,而不是利益,靠利益驱动的关系,都是很脆弱的。

我接着问老莫,你们这个圈子高质量的人群真的非常多,这个也是文化驱动起来的么?

老莫说,这是一部分原因。但是前期最重要的是种子用户的选择。

什么叫种子用户,就是第一波进来的用户。社群的结构一定是由第一波种子用户决定的,他决定之后你这个社群的人群是怎么样的。所以呢,种子用户的选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你看哈,飞象最开始做的是公益的社群,为什么从公益走到了会员制,是因为公益活动走到后面会有一些问题,比如说人比较杂,做保险的也有,做传销的也有,目的性都太强。并且呢,没有付费的忠诚度是很差的,因为付费其实就是一个门槛的筛选,你会发现,付费门槛越高的社群,忠诚度反而越高,你看那些几百块的社群和几十万的社群,忠诚度完全不一样。

再一个只有付费了,社群才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说,你要请嘉宾,你得给人报销机票,给人安排一个好一点的房间,哪怕是邀请朋友来分享,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基于这些考虑,那种子用户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付费,筛选出108个愿意付费的种子用户,并且呢,这个价格不能太低,所以呢,第一波种子用户的门口就是9800。

然后呢,我们上面说飞象的口号是什么?娱乐、分享、跨界,在一起更任性。

这是飞象的文化,那第一波种子用户是不是也得符合这个调性呢。

比如说,要跨界,对互联网要强烈的拥抱,不能说是反对的,对新生事物要能接受,你不能说,微商是不好的,社交电商是不好,不然云集的人在上面分享,你在下面说怎么请云集的人过来?那不就很尴尬了,所以呢,种子用户要设定好,一定要是高度一致,互相认可的。

还要懂娱乐,得选择喜欢社交的人,因为如果你不喜欢社交,交了钱,不来线下的活动,那就没有了会员间的互动,这对社群的黏性影响是很大的。

还有,乐于分享,比如说,你参加完活动,得写作业,得分享你的感受,你的认知,你的经验等等,分享对于圈子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分享使人进步,封闭导致灭亡。

还有,就是你一定要是老板,因为不是老板,就不能最终拍板能不能合作,在一起更任性不就是说的最后要在一起合作,对接上了,产生合作了才是最终目的。

飞象对于种子用户的选择,其实就是2个点,第一个就是,要高质量,高质量是怎么出来的,是不是就是筛选出来的,怎么筛选,付费就是最好的筛选的方式。第二个就是,要同频,就是说要有一样的价值观,一样的文化,你要懂娱乐,要乐分享,要拥抱跨界事物,还要有一起合作的能力。

你看哈,飞象他的很多动作,很多方法论,都是基于他们的价值观产生的,他们是靠文化去指引动作,那他们这种价值观是怎么营造的呢?

老莫说,价值观的设定,是整个社群最核心的点,有了价值观,才有了各种社群运营的方法论,价值观是虚的,需要有事的东西作为载体,方法论就是那个载体,价值观是指导整个社群运营的方法论。你看哈,飞象的口号6年都没变过,就是因为最开始在这一块花了很大的功夫。

价值观的营造呢,是分为两部分的,一个是表面的价值观,就是没深入到灵魂的,比如说,娱乐、分享、跨界,在一起更任性,这个更多是行为上的指引。

但是呢,只有表面的价值观是不够的,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层面,有表面的价值观,也有深层次的,深层次的就是直击灵魂的。

那飞象深层次的价值观是什么呢?

就是利他无我,你组一个圈子为了干嘛,你的发心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各种企业家,更好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那这里面的核心,不就是利他,凝结成一句口号,就是,让我们争分夺妙的利益他人。

当这个深层次的价值观提炼出来后,你的所有动作就都是价值观的折射了。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自我行为是会被约束的,你会考虑你做的这件事,是不是违反了你的价值观。

比如说,你经常做线下会,那么多企业家来参加,那你要不要拉点赞助,赚点赞助费?

这个时候,你就问自己,这件事利他吗,对会员有利吗?没有,好,那就不要拉任何赞助费。这些展位什么的,全部免费给到会员,反正谁需要,就写下申请表,先到先得。

比如说,上台分享的会员,你要选择哪一类型的人去分享,这个也要严格把控。比如说,更多的让渠道方分享,少让软件开发的分享,因为呢,软件大部分企业是合作不了的,这个并不是每个企业需要的,但是渠道分享的话是最有利的,第一个,他们分享以后别人对于模式创新是有思考的,第二个他们能够链接资源,能够合作。

再比如说,为什么每天都有那么多会员去飞象的办公室呢?就是因为很多会员光参加个会,听别人分享个几十分钟,没完全听懂,那咋办?老莫就得当个翻译官,给会员在解释一遍。

你看哈,飞象所有动作的思考,都是怎么样更能利他,不单是利他,而且是争分夺妙的利他。每个一动作都建立在利他价值观的基础上,慢慢的,你整个社群的价值观就营造出来了,这种价值观文化,是能覆盖每一个会员,因为他非常的正向。

社群的经营,就是经营人的信任,经营心与心之间的链接,但是呢,很多平台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在是经营流量,这其实是急功近利的,他不是一个长效的玩法,没有任何生命力。社群的经营,最后肯定是去中心化的,就是每个会员都是社群的群主,每个人都是主体。

总结一下,价值观有两类,一种是表面的价值观,这个更多的行为上的指引,还有一种是深层次的,直击灵魂的,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层面,有表面的价值观,也有深层次的。

当你把价值观提炼出来后,你的所有动作都要建立在价值观的基础上,不能有偏差,这样,整个社群价值观慢慢的就在日常的运营中营造出来了,这个需要过程。

弄清楚了飞象的社群运营模式后,我又问老莫,你们就只有四个人干这件事,是怎么分工的,讲讲你们的团队吧

老莫说,一个社群能不能持续下去,创始人团队很重要。虽然说,飞象这六年没有很大的成就,但是至少活下来了,活得还不错,6年对于一个社群来说,已经算是长寿了。

你看哈,很多圈子,包括说黑马会,为什么到后期都开始出现疲惫的状态了,因为他们内部的合伙人出现了分歧,方向不一致了。有的人还是想帮助企业转型,但有的人想要变现。创始团队方向不一致,是一件很致命的事,这个问题,是会产生大量的内耗的。

那飞象能一直做得很好,也是因为他们四个合伙人价值观非常一致,这个是非常难得的,彼此的目标高度一致,这种凝聚力是超级强的。

对于一个社群也好,企业也好,创始人团队就是根基,只要根基稳,就能持续生长,要是根基出现问题,再高的大楼都会崩塌。

那他们四个具体怎么分工呢?

在说这个分工之前,你要先知道一个东西,叫做社群三要素,这三要素分别是互动,关系链和内容,关系链本身就是存在,只是需要你用互动和内容,把这些人串起来,那基于这两个点,一个社群就需要两个核心角色,一个叫首席社群官,它负责互动,还有一个叫社群战略官,他负责社群的内容。

首席社群官,是社群里面最重要的岗位。比如说,每天都有大量的会员过来,就需要有人去接待他们,把他们连接起来,那做这个社群官需要什么能力呢?

一共需要五项能力,首先呢,这个人要喜欢社交,喜欢交朋友,因为每天都有各种会员过来,你要是社交能力不行,肯定是不行的。你要能连接所有会员,这个首席社群官就是一个超级连接器。

第二项能力,这个人要比较开心,社群最怕的就是死气沉沉,你要让每个跟你链接的人都非常欢快,玩本身就是社交很重要的属性,玩开心了,关系自然就好了。

第三项能力就是要超级利他,只要社群成员里面有需求,你一定要立刻去帮他解决,相当于就是电商客服,有啥问题就找首席社群宫。

第四项能力就是要大气,不要在乎钱,不要在乎投入,比如说,每天都要在群里发红包,红包一发,群里额氛围就起来了。

第五项能力,要足够勤快,每天都要在群里泡着,要主动跟会员互动。比如说,老莫每天都会总结自己的接客感悟,写今天接客感悟,收获,然后发给会员,保持每天跟会员的互动。

第二个岗位就是社群的战略官,他的职责就是要引领这个社群未来的方向,需要保障这个社群是一直在引领企业的前沿,就是说,所有社群输出的内容,必须都是前沿的,只有前沿,你对会员才有帮助,不然这些会员在你这里学什么呢?你必须要引领会员,所有的思考都要快人一步。

所以呢,这个角色就需要每天跑到这些创业前沿领域的公司,去学习,去交流别人的经验,然后呢,在走访的过程中,就可以邀请这些创始人去到飞象的线下会做分享,这个角色,就得保障整个社群输出的内容的前沿性,保障这个社群有可以深聊的内容。

内容这一块,其实是社群非常重要的版块,比如说,波波来了,我们的价值主张是,给方法,做连接,给方法其实就是内容体系,他是整个社群的根,你必须有一个让用户持续关注你的理由,持续更新优质的动态内容,就是最大的关注点。

还有两个岗位,主要就是辅助线下会议的,分别是传播官和会务官。

传播官是干啥的呢?你看哈,你每个月有那么多的线下会议,那这些分享的干货,是不是就需要有沉淀下来的地方,这件事就需要传播官负责,他需要统筹这些事,包括会议期间各种海报,各种视频等等传播性的东西,各种信息传递的事情,都需要传播官负责。

会务官就更好理解了,就是负责会务细节的,比如说,负责找场地,各种住宿吃饭问题,反正就是个会务相关的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会务官去搞定。

在飞象的群内,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角色,叫飞象政委。这个政委是干嘛的呢?其实就是起督促作用的,比如说你经常参加活动,交作业又积极,那你就是神像,那如果是那种平时群里不冒泡的,不积极的,或者说线下活动经常不来的,不交作业的,那就给他评个懒像,别人一看,自己被评为懒象,不乐意,自然就积极交作业了。你看哈,人的心理都是一样的,一旦被打了差评的标签,立刻就不淡定了,就想要撕掉这个标签,咋撕掉,那你就以后好好参加活动,好好交作业。

总结一下,飞象的内部分工一共有四个角色,第一个是首席社群官,他是一个超级连接器,需要具备五项能力,喜欢社交,开心,超级利他,大方,还有要足够勤快,第二个是社群的战略官,他的职责是保障整个社群输出的内容的前沿性,要引领这个社群未来的方向,第三个是传播官,负责各种传播性的东西,还有有一个是会务官,负责所有的线下会议细节。还有一个飞象政委,就是督促群里的人有没有积极参与活动,完成作业。

最后,我又问了老莫,你做飞象六年,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社群的经营有没有遇到什么坑?

老莫说,遇到的坑那就多了。

第一个坑,在社群里推荐项目,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项目这个东西,肯定是有风险的,你是不可能保障百分百成功的,马云那么牛逼,做成的项目有几个?这种项目推荐,做好了还好,一旦出现问题,你用几年时间建立的信任一下就被透支掉了。

社群里面一定要纯粹,就是交流,不要搀杂商业,比如说,人家产生合作你也要去分一部分,那万一中间合作出现问题,你咋办,口碑只有一次,信任只有一次,一定不要做这种会伤害人脉的事情。一个社群,一定是越纯粹,力量越大的。

第二个坑,社群的商业模式总给人感觉是没有边界的,但其实是很有边界的。你看哈,很多人就觉得社群没有界定不能做什么,所以什么都去试,好像广告业能做,渠道也能做,产品也能做,最后在尝试中迷失了自己,把社群给做死了。

社群如果要做业务拓展,一定要围绕那些不透支信任的东西去做,一定要是能给自己加分的。很多人创业的时候,是螺旋式传销模型的,就是说刚好用一款产品帮助团队挣钱了,心理就想着我已经建立信任了,要感觉收割一波,很多社群也是这样,建立起信任后,就赶紧弄个产品变现。这样透支了信任,整个社群就运转不下去了。

社群的运营,一定要做持续给你加分的事情,千万不能透支用户的信任。

第三个坑,搭建团队,要找性格互补的,很多人搭建团队的时候,都会找性格类似的人,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吸引的人群就太窄了,都是一个类型的。

不同的创始人要有不同的性格,这样才可以吸引不同性格的人,比如说,有人就喜欢老莫这种热情的,有人就喜欢比较闷骚的,最好呢,创始人还要来自不同的领域,这样可以吸引的人就更多了。一个社群,一定要是多元的,如果不够多元,整个社群就会死气沉沉的。

这里面有个三近一反原则,就是要有相近区域、相近兴趣、相近学历,同时呢,又是反的,反就是说要互补,只要这种社群,才能又有活力又能同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字解析,4人团队玩社群,年营收做到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