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湖大咖访谈】360 高级产品总监陈美名:“提效降本”让产品回归价值本源

内容来源:本文由蓝湖采访后整理编辑,转载请联系公众号“蓝湖产品设计协作”授权。

2930 字 | 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本期大咖

陈美名

360  高级产品总监

曾就职于易车、滴滴、蚂蚁金服、360 等公司,拥有多年互联网公司产品,运营和团队管理经验。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想赢在起跑线上,除了设定出色的目标和计划,提效降本必不可少。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关于互联网产品和提效降本的思考。

本期【蓝湖大咖访谈】,陈美名老师根据多年产品管理经验,为我们带来关于互联网产品的思考,并结合 3 本书、6 个环节、9 张图和原型工具,探讨产研团队如何提高协作效率,希望能给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们一些启发。

最近重读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感触良多。5 年前第一次看这本书,我了解了影响圈和关注圈,明白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圈而非关注圈,还有要事第一,双赢思维。

这本书是一本提升个人工作效率的经典书籍,改变了我做事的方式。这次重读则对双赢思维和统合综效理解更深了,也由此引发了我也对产品和效率的一些新的思考。

提效降本是互联网产品与生俱来的基因

 互联网的发展让人类生活更便捷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阿帕网是世界第一个建立公司之间的网络,当时第一个成功的互联网应用就是电子邮件,后来相继有了 BBS,IRC 聊天,浏览器等应用。这些工具和应用的诞生大大地提升了人和人之间信息传达和沟通效率。

2000 年我开始接触互联网,邮箱、QQ、游戏都是当时的新奇货,上网、打游戏也成为 80 后家长和老师们口诛笔伐的不良行为,在家长和老师的心中,上网打游戏 = 坏学生。

20 年过去了,我们对互联网的认知已经大为改观。今天,很多人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和手机,互联网不仅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升了工作和沟通效率,解放了大量的时间,更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交水电煤气费,到点外卖买衣服,再到买房买车贷款理财,我们今天接触到了所有产品几乎都跟互联网在结合。

 互联网产品的设计目的:Don‘t make me think

2007 年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本风靡一时的书,《Don‘t make me think》,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震撼。

这本书给我两个感受;

1. 互联网产品来源于生活,无论是网站导航,还是电商的购物车以及促销商品定价,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原型;

2. 好的产品不光 ID 或设计好看,它也可以集外观、功能、体验于一体。

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设计产品,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用户习性把握,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提升产品的易用性和使用效率,做到 Don‘t make me think.

去年,360 车联网团队推出了第一款旗舰 4G 记录仪,开始思考 4G 到底给用户带来了什么的时候,后来我们将核心功能锁定为影像记录,远程看车,远程相册,车辆远程定位等“提效降本”功能让产品回归本源,从而构建了我们的产品获得了用户好评。

“提效降本”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基因,作为产品人,我们要不断的优化产品需求和团队组织结构去帮用户提效降本。

产品经理的使命:赋予产品新的价值

曾有一本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引发了很多不同岗位的从业者都转向产品经理这个岗位。

以至于一时间很多互联网大佬都标榜自己就是产品经理,当时有很多小伙伴也问我:真的是人人都可以做产品经理吗?

我回答“当然不是,如果真的人人都能做产品经理,那还要产品经理干嘛?”

通过多年观察实践,我觉得产品经理还是是有门槛的,好的产品经理大体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 爱折腾,有干劲,不安于现状。

✅ 爱学习,有想法,喜欢较真。

✅ 会来事,沟通能力强。

✅ 有韧劲,喜欢较真,不达目的不罢休。

这几年我先后在易车,滴滴,蚂蚁金服,360 公司任职,经历这些公司后,我愈发觉得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做一款好的产品非常不容易。

在滴滴:

你会体会到产品经理的决断能力的重要性,有时候一项功能的改动,不仅要照顾到司机和乘客的利益,还要考虑监管和社会舆论的影响;

 在支付宝:

你会感受到产品的克制和使命感的重要性,有时候产品经理一个不经意小小的功能改动,可能很多公司由此而倒闭破产;

 在 360 :

你会体会到作为智能硬件产品经理早期调研和产品定义多么重要,如果定义有偏差,后续你碰到的就是好几百万上千万的产品库存和亏损。

无论是滴滴、蚂蚁金服还是 360,所做的产品可能形态不一样、公司的资源不一样、用户习惯也千差万别。但每个产品背后,都需要产品经理对用户、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

因此,并非“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是一群有想法而又有行动力的人,他们的使命就是不断的给产品赋予新价值,而 “提效降本”就是他们的一个核心价值。

产品提效降本方法论:6 个环节和 9 张图

就互联网产品而言,无论多么复杂的产品,都可以分为 6 个环节: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产品开发,测试上线,运营迭代。

要统筹好这些环节,并且高效高质量地打造一款产品,其实是不容易的。

那有没有什么通用的工具或者流程,既能提升效率又能降低成本保证一定的质量呢?

当然有,UML(统一建模语言)就是重要的工具之一,学过软件工程的人都知道,在软件工程中 UML 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UML 可以通过 9 种图示将一个项目完整的展示给项目参与人,避免了文字描述不清,理解困难和歧义等问题,做到简单易理解,大大提升了产品经理,研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摩擦,降低沟通和项目管理成本。

可能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产品经理没听过,但你一定用过 Xmind 等思维导图软件,画过流程图,而用例图,活动图和流程图等,也都在 UML的9种图示中。如果你是产品经理,以前没有了解过 UML,我强烈推荐你去研究学习一下。

所见即所得的原型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知道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而生产力又决定生产关系。一个好的工具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而对产品经理而言原型工具就不得不提了。

原型工具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是原型工具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当时代表性的软件以 Visio,Illustrator,Powerpoint ,Photoshop 为主,实现了从手绘到软件绘图的转变。

相对于手绘,做到了速度快,易修改,制图精确等特性。但是这些软件不仅学习成本高,专业性强,团队协作也并没有改善。

✅ 2000 年到 2010 年原型工具的发展进入到第二个阶段

代表性的软件如 Axure ,我在 2007 年接触到 Axure,用上后就爱不释手。Axure 以其简单,易用,便于修改,便于演示等特性,备受欢迎,目前已经基本成为 PC 端产品经理的标配了。

✅ 2011 年后原型工具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原型工具朝着更高效更敏捷移动化的方向发展,支持软件形态和功能也更为丰富,诞生了如 Invision,Proto.io,Sketch 等,此时的原型工具,不仅覆盖了 PC 也完全兼容移动 App ,制图更加清晰和精美,同时团队协作功能和支撑工具也越来越多。

2016 年经设计师朋友推荐我使用了 Sketch,一直使用至今,Sketch 以其高清+高保真+高精度+矢量的原型著称,非常适合设计师和产品经理。

Axure 和 Sketch 等工具,在国内的联网和协作表现相当差,而墨刀等产品在线体验和易用性又很难达到“像素眼”的产品设计师们的要求,因此我们采用 Axure/Sketch + 协作云平台来构建团队协作方式。

2018 年我们团队开始用蓝湖。蓝湖可以导入 Axure/Sketch/Photoshop 和Adobe XD 的设计稿,并在蓝湖上做自动标注和交互原型。

✅ 对设计师来说,可在蓝湖进行设计图管理和自动标注;

✅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可以在蓝湖做页面逻辑流程图和汇集产品文档;

✅ 对于技术同学来说,产品形态更加具象了,码代码的效率更高

早期蓝湖只是方便团队成员查看最新的设计稿,后来产品经理,前端也都开始用了。

在团队协作方面,特别是在需求和设计评审后,设计师要及时接收团队成员建议、更改原型和设计稿、并及时同步到前端和研发等相关成员,蓝湖完美解决了这一协作问题。目前我们产品设计团队用的比较多的工具就是 Axure/Sketch + 蓝湖了。

原型工具发展至今,我认为一款好的原型工具,不仅能帮助产品经理梳理产品逻辑和流程,提供丰富的插件库帮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画出高保真漂亮的原型,在输出时能无缝适配 PC/App/H5 网页,还能方便更新并分享给团队的小伙伴,提升个人和团队工作效率。

期待蓝湖的产品经理们能持续不断的给产品赋予更多新的价值,持续为产研团队提效降本。

本期【蓝湖大咖访谈】就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想问陈美名老师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下期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蓝湖大咖访谈】360 高级产品总监陈美名:“提效降本”让产品回归价值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