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家庭教育课》共读复盘(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今日我们接着完成共读内容,先思考几个问题:

你的孩子有哪些优点?

压力产生动力是否适用于孩子?

怎样才算让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1. 不断鼓励和肯定,培养孩子的自信

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学校里,学习成绩的高低可能让孩子有了前后之分。但只是学习成绩而已,人的一生大多数时间并非是在学校里度过,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孩子家长,如果能接受孩子的这一点,那么,孩子或许也能在独木桥上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婴儿从初生开始,就是弱小无助的,他们需要完全依赖成年人,并且意识到父母力量的强大。因此,自卑感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孩子因为弱小,往往容易缺乏信心和勇气,父母的鼓励就像营养液一样,能给予孩子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能量。

从孩子身上小小的优点出发,不断地鼓励和肯定孩子,而不是挑剔打击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

2.压力不能让孩子产生动力

郑渊洁在小学时写了一篇作文被老师推荐上了校刊,得到了肯定,因此喜欢写作的种子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对于孩子而言,因为得到了别人肯定而坚持做一件事,充其量只是单纯地喜欢而已,并没有为以后的发展存任何的功利心。

郑渊洁的父亲,发现这件事后,不但表现地无动于衷,没要延伸去考虑将来的发展,还一点没有刻意去培养孩子的兴趣。只是用行动默默去指导,将自己的读书心得经常讲给他听,美名其曰,一人读书,两人受用。

什么话都不必说,给孩子提供相应的环境就足矣!这就是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恰当的事,不干涉孩子的选择,不给孩子压力,只给孩子理解,孩子接收到的就是家长的支持,而不是压力。

好奇心强,是孩子的一大特点,也是家长最应该着力帮助孩子保护的宝贵品质,让孩子成为一个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人。父母的过度关注,反倒会让孩子对某一方面刚燃起的好奇之星火,很快消散。

3.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体育竞技场跑步比赛上,长跑的最终赢家一定不是最开始就排名第一的,而是懂得保存实力,为终点站冲刺作准备。只有短程比赛,才会在乎最开始的起跑线。

孩子的学习生涯该有多长,可谓是一场超级马拉松。既然跑马拉松,我们就要以跑马拉松的技巧,为孩子做指导,那就是“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无疑是最有想象力的,这源于他们没有受到知识的束缚,如果过早地给孩子灌输知识,其实是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从长远看,对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

再者,提前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有可能会让孩子对知识提前失去兴趣,试想在孩子上一年级时,教学内容是基础知识,但这些孩子已经学会了。

那么,孩子还会对已经知道的东西感兴趣吗?自然了无兴趣,这样的结果还有可能会让孩子滋生自满的心理,甚至开始轻视知识,对知识没有了敬畏之心。

我记得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总是班上倒数,现在还记得一次老师点我上黑板默写汉字,就我一个人不会写,全班同学大笑,老师要我父母把我送回学前班。其实主要原因是父母提早一年送我上学,我的认知能力的确跟不上,又胆小也不敢讲话不敢提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小学三年级。在个人认知打开以后,我的学习成绩就蹭蹭蹭的上去了,当然也得益于我的班主任不放弃我,经常主动指导我的学习。长大后也看过很多书的研究成果介绍,小学三年级以前的第一名都不算什么,只有三年级之后,才能看出是否真的具备学习能力。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渊洁家庭教育课》共读复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