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100本书‖034《苏轼》-02宋朝那点事儿

读懂苏轼就读懂了宋朝

苏轼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千古奇才,命运却跌宕起伏,连连被贬谪,这和宋朝的整个历史大背景息息相关,所谓“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在苏轼身上展现的十分明显。所以,要想了解苏轼的一生,我们要了解宋朝的整个历史的背景。

网图

反过来说,读懂苏轼的一生,其实也就了解了整个大宋,以下为苏轼一生的履历:

出生/成长——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

为官——宋英宗/宋神宗【心地善良野心勃勃】

贬谪——宋哲宗【十八岁的呆子】

逝世——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金人征服北宋的25年前】

可以看出,苏轼其实出生成长在宋朝最鼎盛的时期,为官在宋朝变法改革的动荡时期,贬谪逝世又在宋朝不断走向衰落的过程。

所以说,读苏轼就是读宋朝。


1、“文治”是宋朝的基调

唐朝的灭亡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黄巢起义之后“王室自卑,号令不出国门”。公元907年,河南宣武节度使朱温(朱全忠)废幼帝,改国号“粱”,史称后梁。(并未继承唐朝的全部家产,控制疆域未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大部)从此中国进入一个大分裂局面,史称五代十国。十国不提,其中五代的先后顺序:粱、唐、晋、汉、周。

宋朝的创建

960年保卫科科长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后周幼帝的皇位,然后创建了历时320年的宋朝(北宋167年、南宋153年)。

赵匡胤毕竟是夺权上位,没有“龙族”血脉,十分的担心自己被当作韭菜割掉,所以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

网图

文治的基调

所以宋朝虽然是由武将夺权创建的,但是却实施的是“文治”制度,这也就从根本上导致了宋朝虽然治理的有模有样、人人小康,但是却在军事上相对于同期的其他政权来说,比较弱鸡。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后,立下祖训:

一、保全柴氏子孙;

二、不杀士大夫;

三、不加农田之赋

宋代历朝皇帝切实执行了这几条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明的政策,这也从根本制度上确保了宋朝成为中国文明的最高峰。


2、鼎盛与弱鸡井存

大“怂”被虐史

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仁宗(赵祯,在位1023~1063年,在位41年)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当时经过宋太祖赵匡胤开创宋朝、宋太宗赵光义结束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开疆扩土、宋真宗赵恒澶渊之盟。大宋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其实鼎盛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宋真宗御驾亲征和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宋朝每年向大辽上供,还有就是竟然被西夏小国虐了。所以,大宋其实在辽、西夏三国之中属于“大怂”。

宋神宗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


3、王安石变法内容


网图

中国封建社会有四次变法强国,其中王安石变法就是其一。

1、商鞅变法;2、桑弘羊国家资本财政论【汉武帝】

3、王莽时期;4、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化最重要与最为人所熟知者共有九项,为方便计,今归纳为三组。

三种国营企业:

均输法(国营贸易局)、市易法(国营零售店管理局),以及利息二分实收三分(加上申请和登记费)的青苗法。

三种新税:

免役钱、商税、所得税

三项管制人民的登记制度:

把国民组织起来,编成十家为一组的征兵单位(保甲法);重新登记土地和马匹(方田均税法与保马法)。

大体说来,这些方案近乎现代的集体经济政策。


苏轼反对变法在反对什么?


网图

《大学》中有一句名言:“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这话意味着,在儒家眼里,政府只应该是一个政治实体,而不应该既是政治实体,也是经济实体。政府的角色是管理者,而不是经营者,是裁判,而不是球员。

政府该做的,是维系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让老百姓可以通过正当手段赚来美好生活,这就是儒家常讲的“藏富于民”。如果政府既当裁判,也当球员,那就叫“与民争利”,政府和商人还有什么区别?

在重农贱商的古代传统里,政府如果变成全社会最大的一个商家,实在很可耻,不但会败坏社会风气,就连统治的合法性都会瓦解。

苏轼认为,王安石搞的变法,实质上就是与民争利,把政府当成公司来运作。

也就是说苏轼认为朝廷应该藏富于民,不应该与民争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挑战100本书‖034《苏轼》-02宋朝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