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性别:翟天临为知网代言

图片发自App

今年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很悲惨。因为翟天临,各个大学都加强了对论文的检查。

五月,正值毕业季,翟天临又被正在熬夜修改论文的毕业生们揪出来痛骂,被网友们送上“热搜”。据说,以前硕士论文查重率30%一下就合格,翟天临事件后,要求查重率15%一下,不少应届毕业生苦不堪言,纷纷将矛头指向翟天临,称他为“天下第一害人精”。实在是好笑!

说实在的,翟天临此次被骂,多少有点儿冤。首先,他论文抄袭、不合格,应由他自己和相关的学校和导师负责,是他和学校的事;其次,由此引起的今年全国高校严查毕业论文,也都是学校行为,并非翟天临本人意愿。

高校学术造假本是由来已久,但从未见有什么效果,本来嘛,没有法律约束,涉事者都知道,都只能是说说而已,最后都会不了了之,该吃吃、该喝喝,没什么大不了,不会有什么损失,即便是学校主管部门出面调查、处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时过境迁之后,再恢复原状,一切如故。这也恐怕就是中国的学术“场域”的特点吧?

论文造假只是高校学术腐败的一角,更不堪的是官僚主义、权贵垄断、等级专制,让人感慨,学校成了官场,而且是商业化的官场。中国的学校恐怕从来如此吧?

再回头说查重。十几年前,还没有现在的查重系统,判断论文是否抄袭,只能靠导师、评审人的个人判断,现在可以完全依靠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准确无误,避免主观判断,能让被查者心服口服、无话可说。然而,真的如此吗?

无论是理科生、文科生,还是医科生,许多人在查重时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查重结果标注的“与某某论文某某处重合……”的字样,但那篇论文的专业领域与自己的专业相隔十万八千里,这也算重复,一个中文专业的学生对老师抱怨说“我的查重结果里有一处说与一篇金融专业的论文有重复之处,太奇怪了!怎么会这样?”还有,明明都是自己做实验做调研而得出的内容,但却因为必须要引用的内容或常见文书句式使查重率超标,因为知网等学术文献资源网站的查重规则,有不少专业词条及解释、现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史料、文学典故、代码、公式、实验器材等,在最终查重报告中都会被标红,即认定为“抄袭”,但这些内容都不可以擅自改编或扩写。此外,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主题,在形成论文或报告时,作为研究背景呈现出来的文献综述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缺少这部分,论文的思路和结构都是不完整的,也不符合研究的逻辑,而这部分内容是由大量的直接引用和观点的转述组成,重复率极高。不仅如此,任何专业领域都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包括相关的概念、观点等,在进行专业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时,如果不使用这些概念和观点,何谈其专业性?而为了降低重复率获得答辩资格,毕业生们不得不把论文全部改成大白文,“改到不知道怎么说人话”,其实是“不知道怎么谈专业”。

另外,查重也催生了一个网站赚钱的门路,这里面,知网是龙头老大。通常情况下,一篇本科论文的查重费是一百多块,硕士论文的查重费是三百多块,如果一次超标,修改后还要查第二次,很多学校要求一定要提交知网查重报告。所以,每年的四、五月是知网的收获季节,是知网的秋天,今年是知网的丰收年,知网实在应当感谢翟天临才是,事实上,他已经成为知网代言人。当然,除了学生论文的查重,学校科研部门在科研评奖、出版资助的时候,同样要求教师提交查重报告,这也是一笔丰厚收入。

很想知道,这样的论文监管能降低论文抄袭和学术造假行为吗?能解决我们的学术腐败问题吗?没有法律,确切地说,没有专门的好的法律,无法解决高校乃至整个教育面临的问题。

况且,恐怕首先是应该拿自己开刀更有说服力吧?而不是先拿起刀挥向学生。毕竟,学生、子女,是教师和父母的镜子,从他们身上能照出教师和父母的虚伪、无趣、猥琐、自大,甚至阴暗。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性别:翟天临为知网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