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无达诂随笔

西汉时期董仲舒明确提出了“《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这里的“诗”,指的是《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这里的“达”即通达、晓畅,“诂”即解释、阐说,根据许慎《说文解字》:“诂,训故言也。”即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典籍中的语言文字。“占”“辞”也都有解释、说明等意思。

《诗》的解释,(与)《易》的占卜结果、《春秋》的微言大义(一样),无法用今语理解得到一个通达的说法,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经史子集正如一本乐谱,读者都囿于自己的成长阅历、时代背景,每个演奏者对乐谱的理解力不同演奏风格自然迥异。早在《周易》中就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思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无达诂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