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读书的认识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汉 刘向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现代 鲁迅
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现代 林语堂
学知识如果当搬运工,只是参与者不是融入者、获得者,要思考后才会有所得。
上课是学活的书,思考后去运用,我们是家长,就在家里运用,大事小事去运用,一步一步就进步了。
学习要得法,得法是综合体,是除了认真听讲以外,还要方方面去做到,把知识融会贯通。整个环境得当,个人心理舒服,才会学习上进。
读书的三阶梯:窄,学习课本知识应试;中,阅读课外书,终身学习;宽:读懂社会人士的大书。
窄:学习课本的知识,只能应试;应试只是生命历程中美好生活的敲门砖。
中: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需要人不断地去学习;但学什么、怎么学是个大问题。
宽:学以致用。专业知识除外要上知天文、下知6地理,内知心理。通晓世道人心,深谙社会规则。
二、孩子如何阅读
1、学习课本知识应试
比起课外书,课本是需要精读,要想象、理解和运用的书。
课本读好了,是读课外书的基础,找到课本中自己感兴趣的或应考的内容加以延伸,去选择课外书。大考的命题人都非常重视课本。
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再去做题。做题遇到困难再回到课本找原点。
对待应试,不能持“分数无用论:考不好没关系”;不重视分数,能取得好成绩吗?对待应试,也不能持“分数万能论,没考好就纠结失眠”,因当下成绩差就放弃希望,人的成长是长期的,人的潜能开发有早晚之差别。
应试,不能像做课外阅读一样,追求自由自在;某种程度上,应试就像打仗一样,要拿出兵家的姿态。
课外阅读与应试准备冲突时,要为应试让路,先完成重要而紧急的事情。
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题目,其实也是一种课外阅读,如果能够掌握好,可以适度弥补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的缺憾。看看选自哪里作者是谁,挖出根脉和原理在哪里。
2、如何对待课外书?
在童年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将伴随一生。
年幼的孩子,无法完全自主阅读,家长给孩子朗读就是必要的。
对于孩子阅读了的作品,最好家长能听孩子谈谈读后感,再作一些补充讨论。
(1.这本书有什么特点?2.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3.如果你是作者,在哪里会写的更好?为什么会这样写?你想表达什么?)
经典作品是阅读的首选,好作品是值得慢慢读、反复读的。
如果孩子对阅读的内容无法释怀,或者被误导,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并进行“精神排毒”。
需要给孩子一定的阅读任务;任务少了,孩子脑子里装的东西就少;任务太多,会引发反弹,其至让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广义的阅读,包括观看收听优质的影视文艺作品;如,益智益趣的短视频、新闻、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评书、相声、小品、戏曲、话剧、有声读物等,都是精神的养分。不良的文艺作品,看了不如不看。
三、找自己的定位
读书给我们带来4个境界:知智慧、知世、知人、知己。
每个孩子从小到大,成长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家长如果能经常与孩子谈心,分析这些事理,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将是孩子的财富。
谈心不是教导和施压,是从他(她)的角度出来,选出最优方案拱他(她)参考,分析事理,生活中如果缺乏“阅读理解”,学校里的阅读理解也不会做。家长每天晚上都可以谈心,成长了就能有料可谈了,才能谈得有质,给孩子以启发。
利用寒暑假让孩子走出来长见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知识才能被运用到现实中,变成实际的能力。
有些孩子写作文总感觉没有写作素材和灵感,本质上是因为内心欠缺情感,生活中只会索取,或家长把一切都替代了、安排了;导致孩子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为他人着想。家长要培养孩子付出的精神,从对家长有情感开始,有了情感才能输出作品。
成长中负面的经历,如果引导得当,也可以变成正向的人生力量。
一个有胸怀的人,就应该对“他人”的人生感兴趣;跳出冷漠和事不关己,关心熟人、陌生人,也应包括古圣先贤;愿意观察和理解他人,往往可以让思想更快成熟。
四、该读什么书
书没选好,思维一定是浅薄的。思维要成长起来一定是学硬书。
阅读是一生的事,跨出校门之后才是阅读的开始。
对于长篇名著,孩子读不懂怎么办?可以先看看多部名著的导读、选段,再尝试再阅读全书。
如果家长只关心文化带来的利益,而对文化本身不感兴趣,那么这种态度也会传递给孩子。
要培养有知识的孩子,家长并不一定要是知识分子但必须有对知识尊崇的态度。
对于孩子阅读这类事情,家长不一定管得很细,但宏观上得有态度和思路。
如果孩子能保持阅读兴趣,且保证阅读质量,因为时间紧或年龄小等原因,阅读量是慢慢可以补上的。
家长自己先成长,这是对孩子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