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麻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电影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意外的温暖,那种色彩和剧情的编排极具恰到好处,人物在角色上的拿捏也能够做到了精准和适度,每个角色都饱满而独立,但每个角色融合在一起又显得协调而统一!我觉,这便是美式家庭喜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了。

就像我最喜欢的“摩登家庭”一样,你找不出哪个演员是最出色的,相反;你觉哪个演员的表演都是最出色的。每一个演员都把自己角色理解的深入而恰到好处,因如果对自身的定位理解得不够深入则角色难免会缺乏张力;而如果过于凸显自己的角色性格,那则很容易与团队整体的“家庭”模块儿产生背移,那当然是不可取的。所以,演好家庭喜剧的关键就在于既要把自己的角色性格表现到“最大化”,但又不能盖过家庭当中的其他角色,使你们在外界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细细品味,又人人皆是戏,你能在一部没有“主角”的家庭戏当中让人们对于你所出演的角色有更深入的思考,那你便是成功的塑造了这一家庭成员的角色。

就像是这部电影“天才小麻烦”里面的五个演员一样,小主人公“比弗”,比弗的爸爸,比弗的妈妈,还有他的哥哥以及哥哥的同学兼邻居。这几个角色每一位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每一个角色在观后都回味无穷,甚至在这部电影当中,连仅出场一次的配角都有相当令人深刻的台词金句出现,这样的一部电影便是合格的家庭喜剧了。那种温暖的,温馨的感觉;着实让人过目不忘。

我是特别爱看家庭、爱情喜剧,我认为电影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甚至行为方式。像我之前看过的“小鬼当家”,“小淘气”,包括这部“天才小麻烦”等等。我都能够在这其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一点儿属于自己的影子,包括之前我所特别喜欢的那部电影“穿梭阴阳间”的少年Thomas,以及这部电影当中的比弗,我在这两人身边便统统看到了我小时候的样子,可能,在潜意识里我也是特别希望自己的思绪能够回到内个时候罢。希望他能够将我带回到那个纯真年代,电影,音乐,文学,艺术...其实都是通过这种表现形式,将观者带入到一个他想要的世界当中。

说:“我喜欢这部作品”,就像是说:“这部作品能帮到我”一样。

你从媒介当中希望寻求的是什么,你就会去寻找什么样的媒介。这便是你与电影之间的关系,你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你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等等。你通过这样的媒介映射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让自己的精神得到更充实的享受,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美”和“好”的追求;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任何人都有对“美”的追求,就像是很多人都爱看电影一样,即便不爱看电影,也爱穿好衣服,带首饰;无论男女,这就像我们祖先所说的那句话一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一般觉得,“让自己感觉好的,就是美”。人如果活的自我感觉良好,那是很不容易的;因很多人都觉自己活的还不够好!而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那则是理解了“美”的真谛。美的真谛是什么?美的真谛就是:恰到好处。

你觉得好,那就是好;你觉得美,那就是恰到好处,因毕竟“审美”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这就有点像是论语当中子贡问孔子的那段话,子贡说:您觉得子夏和子张谁更强一点儿呢?孔子说:子夏还不太够,子张有点儿太多了。子贡说:那是子张更强一点儿吗?孔子的回答非常,非常的经典,孔子说:“过犹不及”。什么意思呢?一般理解为:“过与不及是一样的”。也就是后来子思衍生出的“中庸”思想一样。凡是恰到好处,就像我们平时的“自我感觉良好”一样,说归齐“中庸”其实也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我们经常听人说,说:这人审美有问题!但其实说这话的人他其实并不知道他所评价的这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美,那就可以了;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开心,那就足够了。如果一个人穿着自己不喜欢的衣服被人说成是“审美有问题”,那是正常。因你自己都没有做到“恰到好处”,你自己都觉自己不美,你自己都让自己感觉不好,那这种“负面”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无可厚非。但如果你穿着一件自己很喜欢的衣服,自我感觉良好的出门儿而被人说成是“审美有问题”的话,那这个人一定是一个活的还不够好的人。因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能“自我感觉良好”的话,那就不会有人说别人坏话对别人品头论足;但如果让每个人都做到“恰到好处”的话那则是最难,所以孔子才有了那样的感慨,说:“中庸不可能也”。其归根结底的含义就在于:“永远有人觉自己过的不好”。

而,这部分过的不好的人却不在自身上找原因,反而很多时候把矛头指向了“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我们说,这就是一个社会明显缺乏包容的体现。不允许有自信,不允许不一样,不允许别人比自己过的好,谁往前进就在后面拉谁的大腿...这是让整个儿社会如“泥潭”一样的关键,也是人性造成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从不会嫉妒任何人,因他着实在精神状态里达到了中庸。

而没达到的则会把一切都归咎于别人,这,也便是一个社会缺乏“文艺”的体现。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都是排斥“文艺青年”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都是工人,农民坐天下,但显然,这部分人当中的很多人都是不喜欢自己的。

特别是那些“愤怒的”,“恨恨的”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和人打一架的那种人,那种表面上“威武”的人,那种欺负弱者的人尤甚。这种人其实内心深处是非常厌恶自己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非常的自卑与恐惧,甚至比那些胆小的孩子要更甚。胆小的孩子能够正视自己恐惧,而“胆大”的孩子甚至不能正视自己的恐惧。所以,谁的心中恐惧更多一点呢?

这就像是如果你的心中有一只“怪兽”,那你会害怕,你会恐惧;你会显得胆小,懦弱。因你知道你心中有一只怪兽。但如果你心中有一群怪兽,好几十甚至好几百只,各种各样的,各种颜色的,各种口音的...等等。你还敢面对他们吗?你会怎么样啊?你会干脆转过身去当他们是没有,然后把这些恐惧和愤怒发泄在“好欺负”的同学身上以此来获得片刻的“胜利感”和安宁,好像你战胜了自己恐惧一样。要我说,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和那些觉“越穷越光荣”的人是同一种人,那却都是自欺欺人的人!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都被这帮自欺欺人的懦夫占领着,社会风气怎能允许文艺青年的存在呢。文艺青年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热爱文艺的青年,而“文艺青年”这个词的存在是针对“非文艺青年”而言的,也就是我所说的那很大一部分自欺欺人的中国人。

当然,在“非文艺青年”当中,也有不是自欺欺人的真的觉得自己这样也很好的人存在,有的是轻文艺,有的是真的热爱工作...不一样。而“文艺”是什么?文艺说穿了,就是:“让人达到中庸的一种媒介”,这就是文艺。

而“中庸”就不必说了,中庸是孔圣人认为的国家和个人意识形态的最高标准。我们称之为“中庸”。所以文艺的存在往小了说是为了个人能够达到让自己满意的一种境界所推出的手段,往大了说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达到理想境界的一种助力。文艺和科学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人类世界的未来更加美好和辉煌而存在的一种媒介。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自我感觉不好”呢?我们说这里面存在着很多原因,教育上的,资源上的,人文关怀上的...等等。如果把他简单的归结为“命”,那也可以;但命里的很多成分其实还是能自己掌握的。我们一般认为,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自我感觉都很良好;但其实也不完全是,父母的压力,自己的心智等等,很容易让富人的孩子也产生“自我厌恶”的这种情绪,但从广义上来说,你能说他“命”不好吗?

所以很多时候一个人能否达到“自我感觉良好”的恰到好处的审美的这一中庸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或者说一个人的“天性”。

“率性之谓道”嘛。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而,如果一个人要想达到“自我感觉良好”的美,那往往都需要一点儿:“率性”。

就是由着自己的“天性”,其实颇有点儿“舍我其谁”的劲儿在里面。因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做到自我感觉良好。如果你特别在乎你的老师,你的家长,你的同学对你的评价的话,那就像我说的,你会长期处于一个怀疑自己的状态当中,久而久之,那会让你变的自我厌恶,因你:“过于相信和在意周围的言论”,这会让你的心变的不自由,久而久之便会变的像那些自欺欺人的中国人一样了。

可能你一生都无法摆脱这个情愫。

你可能一生都会处在一个自我厌恶的循环当中而无法达到中庸,更无法得到解脱。

这是很悲伤的一件事情,很多女人和男性当中的那些“被优秀者”其实都有这方面的问题,女人自然是在乎别人如何评论自己了,而男人当中的那些“被优秀者”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自我感觉良好”,而是“他人觉我良好”。而如果有一天,他人觉你不好了,或者你真的在现实当中遇见了某些落差,那他的中庸就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瞬间瓦解崩塌。真正的“中庸”,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而不是“他人”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率性”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灭性”的基础之上的一样。很多家长和老师其实都在孩子幼年的时候不知不觉的磨灭了孩子的天性,这其实是不对的。即便你们知道社会的残酷,竞争的激烈,即便你们的孩子“率性”可能在社会上活不下去(在你们看来),即便如此,也不该抹灭孩子的天性。那是万万不能做的,即便那会让他在社会上饿死;但是即便饿死,也要“率性”!“率性之谓道”。孔子是怎么说的呢,他老人家从不极端,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所以说,即便你认为如果孩子“不听话”将来就会在社会上生存不下去,甚至像你想的那样“饿死”,即便如此,你也要让他坚持自己的“道”,率性的活下去。因为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都告诉我们“道”有多重要了。

道有多重要啊?简单来说就是:早上得道,晚上就可以安心赴死了!一样。但这也是看孩子自己的命,一个小孩子,自己有没有能够“率性”而为的命。有的小孩子有这个命,有的小孩子则没有;而片中的小主人公“比弗”则是有这个“率性而为”之命的孩子。

比弗在电影当中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的孩子,作为家中的小儿子则是受尽了父母的宠爱,即便他闯下了许多祸端而家人和周围的邻居却还是对他保持了一份包容;即便这份包容是电影当中的理想主义,但这也足以给中国社会和家庭做一份良好的家庭教育教科书了。

中国人不是特别喜欢“教材”吗?我觉这部电影就是中式教育的最好摹本。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当中,如果一个孩子闯下了比弗这样的祸哪怕一件,而能够不被训斥和挨打;那简直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以前,我曾听我父亲跟我说起过他小时候一起玩儿的小伙伴被打的经历,说他的朋友小时候是被他父亲用沾水的湿毛巾抽打的;有的时候还用皮带扣的金属头儿。他和我说这话的时候,那表情还是苦不堪言的样子,这件事在我印象中记的非常清楚。但当时我并没觉得什么,只是父亲觉那是非常残忍的;而我却是完全的体会不到,因在我小的时候,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就几乎没有严厉的管教过我。并不是因为我很乖,而是他们对我的那种包容就像是比弗的父母对他的包容一样。

我淘气,但他们却由着我率性。

我觉,这是我人生当中的至幸。甚至我不小心用铁器伤害到了我爷爷,爷爷疼的头直冒汗;甚至我弄坏了许多东西,就像比弗一样,他们都没有责骂我,甚至说管教我。我觉这在我后来能够自由的率性成长起到了很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帮助。

我觉,这是“命”了。

我特别相信一句话,说:“这世上从来都不是父母选择孩子,而是孩子选择父母。”你要相信,你现在所在的家庭,无论你喜欢与否,那却都是你自己“绝对正确”的选择。因对你来说,对你投生到这个家庭来说,这便是唯一的选择。我庆幸我自己的选择,我觉做的好,做的对,做的妙。我就应该是这样,我就应该有这些家人;我怎么可能拥有别的家人或另一个家庭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个被殴打的,被沾水的湿毛巾抽打的,被皮带的金属头抽打的孩子,那也是他们的命;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

而,那些用皮带扣抽打孩子的人,那就是自我厌恶的人;而他们的孩子,很可能也是自我厌恶类型的人。

这样的人是很难达到中庸的,因他们的“自我感觉良好”在我看来都是审美出了问题。虽然说人性都有丑陋的一面,但文艺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自我调节到“恰到好处”吗?

追求文艺的人也有两种,一种是知道自己“丑”。一种是眼里只有美。而不追求,一丝一毫都不热爱文艺的人,我没见过这种人;可能他们都忙着在网上评论和辱骂他人了罢?那种人却是很难见的。

而精神上的享受有了之后,身体上不好受也会影响心情,这个时候,科学就很有作用了。

科学和文艺在人类现代生活和社会进步当中是两个相辅相成又不可分割的整体。

比弗,无疑是一个爱惹麻烦的天才了;但想想我小时候,惹出的麻烦却也不少。但那便是率性,孩子哪有不淘气的?我小时候记忆最清的一次就是因疯跑的时候装上了来往的自行车,脸上被缝了三针;请了假在家里休息了好几天。那时候是我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当时害怕极了;有路过的一对儿爷爷奶奶看见我哭便过来安慰我,那个老奶奶摸着我的头,让我不要害怕。可我当时已经完全吓傻了,小伙伴们看我出事,也赶忙去到我家唤我母亲,我母亲下楼便看到有人家安慰我,后来的事便是去医院...从那以后,我便很少下楼玩儿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也可能是因为害怕罢?后来,小伙伴们便渐渐疏远了,直到有一次爷爷带我回家的时候他们又看见了我,一窝蜂似的跑来,还说着:“看,大明明”。但我却羞怯的躲开了,我比他们跑的还快。不管怎么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连他们谁都没见,一起玩儿到大的朋友就这么散了,或许是因为我内心的恐惧罢,我不知道。但我的伤疤却一直陪伴着我,直到今天。

率性是没有改,只是他变成了蔫淘气。

老师说什么也不听,讲什么也没有效果,我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天地。说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呢?还是根本就没疼呢。我还是更倾向于后者的。但像比弗内样因心爱的自行车被抢过而把车放在卧室里,虽然擦的锃亮但却不敢骑比,我觉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比较好,因人还是要继续前进不是?像我这种“没疼”的,毕竟是少数,而且我的伤疤其实有些都在心里,那就跟我去疯跑无关了。

而那疯跑留下的伤,可能也是那两位老人替我挡了下来!

----文 李宗奇(笔名 秋水)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才小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