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劝说”的威力
人类的意识就如大海中的整个冰山。能被人意识到的那部分犹如已暴露出海平面的一角冰山,为你所见,把控。而不能被人意识到的部分就像潜藏在海底的大块冰体一样,秘不可测。
这块冰体,即指代你所不能意识到的这部分意识,是你的潜意识。
潜意识虽然很难察觉,但是对人行为决策的影响不是一星半点。
你走进一家卖场,促销的横幅挂满了墙壁,天花板;广播播报着活动细则;货架前的人们大肆抢购;热情的导购人员也正在推荐着商品,忙得不可开交。你看见卖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眼睛直冒光。而眼下你想要的商品即将售罄,又见它们一件一件被装入顾客的购物车里。于是你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带一些东西回去,生怕错失了心爱之物,还错过了这次难得的优惠。你拿起购物车,那边人多,便挤去那边,这边人多,你又来这边。左迂右转后,你的购物车也满满当当,若要是这时候正逢上过年过节,你又该想着给家人带点什么东西了。抱着商品走向柜台,你完成了结算,走出卖场后,抑制不住地兴奋。这时候,你走过另一家商场,发现这家商场也在做活动,而且力度还更大。你看了看手中拎着的商品,若有所思。
这些商品中有多少是其实你本不需要的?又有多少是可以货比三家后再来买的?
1971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监狱进行了一项实验,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担任志愿者。志愿者分两组,在实验者的要求下分别扮演“囚犯”和“看守人员”。“囚犯”和“看守”很快进入了角色:“看守人员”对“囚犯”进行殴打,恐吓,威胁,而“囚犯”则逆来顺受。
那些“看守”本身就是虐待狂吗?他们就没有思考过他们的行为有多残酷吗?
仔细分析上述案例。你之所以冲动购买的原因是因为商场的促销氛围;志愿者们代入感强是因为他们并不否认自己充当的角色。
在种种行为发生以前,我们就已经被植入了某个暗示,以至于在随后的行为中,我们已经淡忘了这个暗示,或者说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被暗示了(就像在促销商场中购物,你几乎意识不到自己的购物欲被调动)。
出人意表。这个不知不觉植入你脑海中的某个暗示,成了你行动的主导者,在之后的一系列活动中牵引着你行动。它们往往不易被发觉,因为它们通通都进入了你的潜意识中。
罗伯特·西奥迪尼将这种人们在行动之前预先被植入潜意识中的暗示称作预劝说。简单地说预劝说就是引导你某个行动发生的“开关”。在上述两个案例中这个“开关”分别代表的是:我要赶紧抢购和我就是“看守”/“囚犯”。
为什么我们会受“预劝说”的影响
人类脑部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左右,但消耗的能量占整体消耗量的20%。所以,人脑会选择以最省力的方式工作,以便节省能量消耗,而已知最省力的方式就是用潜意识工作。比如当你渴了的时候,你便会伸手拿起旁边的水杯,喝一口。这一行动不需要调动你的意识,自然而然地就能完成。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工作方式帮我们节省能量消耗,不至于我们花费太多精力。但不能忽略的是,因为省力,我们行动难免会存在不理性的情况。于是在植入了某个暗示后,我们就很容易带着它去进行接下来的活动。
比如,你和朋友会面,“玩得开心”的开关就打开了,然后就会忽视玩乐所需的费用。原本要坐火车,而你们选择了坐飞机;原本要住标间,而你们选择了主题酒店……
研究发现,和一群朋友玩密室逃脱要比和陌生人玩更难走出来。
同理,和同伴一起玩,你劝说(这里说的劝说不是真的自己对自己说,而是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打开的开关。这个开关是自己给自己打开的,当然也有被别人打开的就像第一和第二个案例那样)自己要“玩得开心”,所以大家一起在密室里面瞎浪,一切以开心为主,能不能走出来根本就没有那么重要。
利用“预劝说”影响他人
既然预劝说的作用如此强大,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能用它来影响他人的行为,改变他人的潜意识呢呢?
运用预劝说,重点是要在注意力和联想上下功夫。
1.要让你的预劝说吸引他人对某样东西的有效注意力
2.要让你的预劝说对他人有一个好的联想。
1.案例
香奈儿等奢侈品树立了奢侈,高品质的价值观,购买者普遍品味独到,地位高端。所以一般被吸引的顾客都是这类人士。
名创优品的百货以低价简约时尚闻名,往往吸引的是小年轻。
2.案例
如某些广告语:
“怕上火喝王老吉。”
“不在状态,来瓶脉动。”
“饿货,来条士力架。”
……
摆脱“预劝说”的魔咒
预劝说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在一方面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好处,当然也存在不好的方面。怎样不受预劝说影响也至关重要。
让预劝说失效的好办法——冷静
在受预劝说影响的时候,冷静地一个问题能带你回归理性。像在疯狂购物的时候,这个方法刚好适用,你可以问问自己“要不要买这些,是不是真的实惠……”。
冷静深入地思考也同样奏效。这个办法与提问有些类似,但关键在于提问是对自己的行为提问,而思考是对于整个活动的思考。思考自己有没有不理性,有没有被哪个小暗示影响了行为等。
有些预劝说的意图太过于明显,也会导致预劝说失效。
电影电视剧中的植入广告我们已经见过不少了,但恰恰是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植入广告最能带动后期的销售。比如只有画面但没有名字,或者只被演员提了一句,但没有相应的画面,这反而给观众带来了最大程度的辨识度和回忆度。而如果给了某产品非常明显的特写镜头,甚至镜头时间太长,这都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从而对商品产生抵抗情绪。
人类潜意识的强大有目共睹,有时候它能成就你,也可能会败坏你。更深入地了解意识,了解自己,不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无趣,而会让你过得更清楚明白,过得更随性。因为了解,才可以更好地解释;因为了解,才可以更好地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