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香港发布 《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同时开展三大实验性项目:为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发行NFT;发行政府代币化绿色债券;推出数码港元。此次政策宣言以开放的态度引入虚拟资产,连接加密世界,并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旨在助力香港成为未来的全球元资产中心。
本期 Moonshot Mafia 回顾,我们邀请到了香港科技大学(HKUST)Crypto-Fintech Lab 的陈卡你教授分享他就本次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的发布而产生的洞见,并探讨 Z 世代在加密世界创业浪潮里将如何结合新的技术为现实世界带来正向的改变。
陈卡你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 Crypto-Fintech Lab 的实验室总监。Crypto-Fintech Lab 的学者与学生专注于加密资产相关的研究,积极投入由学生主导的高潜力创业项目,旨在用加密金融科技进一步为现实世界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Hong Kong Fintech Week. Source: InvestHK.
登月伙伴:
很高兴能有这次采访陈教授的机会。请问陈教授能否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一下您就《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而洞察到的机遇与挑战呢?
陈教授:
我们香港科技大学本身的创业氛围是蛮浓厚的,在Web3和区块链领域也有很多创业团队。
我们的 Crypto-Fintech Lab 里面已经有很多正在进行的项目,有的已成功落地,有的还在继续。我最近也发现我们校内除了 Crypto-Fintech Lab成员以外,还有很多团队在做元宇宙和区块链相关的项目。因此,我感觉我们的加密货币市场创业气氛一直都挺好的。
最近香港对Web3政策方面的发展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虽然我暂时还没有看到特别具体的变化,但是我能感受到一个正在前进的态势。已经开始有一些大陆的 Web3 developers 或者是学生来咨询能不能来香港工作或者是攻读博士/硕士的学位了。这些 Web3 领域人才对香港逐渐增加的关注应该是跟最近香港Web3政策的变化有关系——他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大家都突然一下意识到香港可能是一个非常适合虚拟资产开发的地区。我们自己也觉得挺鼓舞的,最近我们跟一些学生的对话里,与香港的虚拟资产新政策有关的话题也常常出现。所以,正面促进作用肯定是有的,尤其是可能会有更多来自大陆的人才和机会能够涌入香港。这个对香港整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总体来看这个政策走势是非常好的。但是目前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现下香港政府出台的这份宣言具体执行和落地的时间和细节还需要再观望。
第二个问题就是,加密货币市场从 2 月份 3 月份以后,爆雷状况频发。这个情况对项目方或者投资方都有负面影响。但是对于学校内开展的项目而言,其实市场的爆雷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影响。只是放长远来看,加密货币市场不稳定性的体现就是在融资方面变得似乎更困难。 现在这个节点也是一个比较考验大家的时候。
登月伙伴:
具体来看, 目前 HKUST 和香港其他高校的 Crypto 创业氛围以及学术氛围是怎样的呢?
陈教授:
我跟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大学的一些老师也交流过这个话题,其中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故事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就比如说像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一起做出了一个香港区块链俱乐部——主要成员都是大学生,我觉得十分有新意。具体了解了一下情况以后,我感觉科大这边对做项目更热烈一些,其他学校也必然有它们自己的优势。举例而言,香港城市大学有 Tech 300 这样的一个创新创业的计划,基金规模应该有五六亿,可以给到学生创业方面非常强的支持。同时,香港科技大学这边现在正在筹建一个叫做E-Fund的创业支持基金,基金规模大概只有香港城市大学的Tech 300的十分之一。
因此,我觉得各有千秋。因为科大一直都有在工业界创新创业的传统,做项目的话是非常科技型且多元的,甚至是超出Web3范畴的。 比如,大疆就是科大孵化出来的。以及在香港科学园的创投企业里,大概其中有 70% 以上的创投团队都是有科大背景的。因此我觉得科大在Web3方面做项目的团队比较多,或者出的项目要多一点的话,也不奇怪。
登月伙伴:
陈教授 可以谈一谈香港与新加坡高校教育对两地Crypto产业发展的影响吗?
陈教授:
我总体感觉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好像跟我们区别不是很大, 尤其是 NU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国立大学)。因为我在 NUS 的朋友比较多一些,所以我这里的表述是基于我了解到的信息而产生的。我自己感觉就是,二者(香港和新加坡)的教育体系都是和美国的教育体系比较接近的。但是可能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比我们这里要稍微强一些。新加坡政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如果看准了一个方向,它可以有快速和密集的投资动作去发展和落地。但是香港的自主研发方向的态势还是非常稳健。 关于政府官方投资方向与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强协同效应这个方面的话,我觉得两地还是各有千秋。
登月伙伴:
目前全世界高校对于加密技术相关的教育都还在摸索阶段,想知道HKUST & 香港其他高校在相关方面有什么具有突破性的尝试吗,未来会有什么愿景和展望?
陈教授:
我觉得香港和大陆可能在这方面区别比较大。大陆强调区块链,或者是底层技术,可能对于 Crypto 的态度还是比较审慎。现在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政策比较明朗,这个我相信也是得到中央支持的。香港高校内加密货币、区块链、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 去中心化金融)相关的课程也设置得比较多元。尤其是香港在新政策中重点提出想要把香港变成虚拟资产体系下的的世界经济中心,如果要真的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话,我觉得教育肯定会跟上的。关于区块链也好、加密货币也好,或者是Web3,在香港应该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候,至少目前估计是这样的。
登月伙伴:
在Web 3时代的跨国界关系网络的蓬勃发展态势下,您如何看待香港对Web 3 机构从业者及自由从业者的吸引和留存能力呢?
陈教授:
虽然在过去一两年,有不少基金、技术人员,或者是公司都离开了香港。但是最近,Web3 新政策出来以后,我的一个朋友本来是计划把公司迁移到新加坡去落地的,但是听到香港的 Web3 新政策出台以后,他便不准备搬迁公司了。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我也觉得会有资源和人才的回流。
登月伙伴:
请问您认为试验计划中的“绿色债券代币化” 以及 “数码港元”项目将如何影响大陆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运作?
陈教授: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资产代币化,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革。我们以前有一些项目,比如“房地产代币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但是因为它牵涉太多,所以政府不太容易同意去落地这样的项目或者是创造一个沙盒。这一次政府能表态说,ESG 的债券可以走向代币化,我觉得是一个突破。如果绿色债券可以代币化,以后渐渐会有其他资产类型的项目都可以实现代币化——这将会是非常正面的影响。
另外是关于数码港元,或者说稳定币。 其实我们有个团队正在做港币的稳定币项目,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获得政府的支持。如果有政府的支持的话,在一切都是合规的基础上,或许真的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港币稳定币出现。我觉得这会对香港想要成为虚拟资产金融中心的愿景产生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现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在发展央行的数字货币,例如美国也在研究数字货币的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一方面是会对自己的本国货币推广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里面牵涉的风险也很高。港府在宣布数字货币计划之前,就已经研究数字港币的基础设施、落地操作,和潜在的风险控制了。我相信港府发布数字货币计划是有备而来, 这也是一个正面的信号。
Illustration: Lau Ka-kuen. Source: scmp.com.
“ 创业和创新这个过程是锻炼人,培养人的。”
登月伙伴:
陈教授之前在港科大看到的一些项目可能是聚焦在什么方面会比较多一些呢?
陈教授:
我们学生对项目方向的定夺比较多是与市场风向同步的,毕竟整个大的行业也是处在起步期。就拿我们 Crypto-Fintech Lab 来说,很多项目是跟 DeFi 有关的,但是目前可能和元宇宙有关的要更多一些。我自己现在比较看好 AI 和Web3 的结合。 AI现在的发展增速非常快,最近这一年也出了很多大模型,甚至有人说2022 年是AIGC (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内容创作) 的元年。所以我觉得,如果能把 AI 最前沿的发展和区块链、元宇宙结合起来会比较有实际意义。
登月伙伴:
陈教授是否能分享一下你在 Crypto-Fintech Lab 是如何分析一个团队的可发展性的吗?
陈教授:
我们有一套程序,并且我们关注的是一个想法是否能真正落地。一个好的想法可能是重要的,但是世界上本没有所谓完美的想法,所以就有一个流程去衡量它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大家首先基本上都是顺着想法,一边做项目一边改。我们会请Crypto-Fintech Lab里面的老师,或者是比较有经验的同学一起来评估项目的业务逻辑和价值,然后再决定修改方向。同时我们也会邀请经验丰富的基金从业人员给出一些项目反馈。
完整走一遍这个流程后,往往可以做出一个比较好的项目。其实也有很多失败的项目,但创业本质都是这样有成有败。我自己认为团队本身对于创业成功率而言特别重要。如果队伍比较强,哪怕一开始想法不太好,它逐渐精细化以后,还是有很大可能会变成一个好的项目。有时候即便初始想法不太好,它中途也可以调整掉,于是整个团队便能够推陈出新——好的团队可以让项目拥抱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
反之,开始这个团队里面人不太坚强,素质不太高,但是碰巧捕捉到一个很好的想法的话,项目会变得比较有风险。例如说,给一个不太会打仗的人一把好的武器,整体上还是很难获胜。但是如果这个人很会打仗,其技能和意志都很坚强,即使最初获得一件不太好的武器,此人还是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装备和能力,从而获胜。
我觉得人的素质还是挺重要,我也发觉现在的年轻人可塑性都很强。
我很欣慰地目睹了一些我们 Crypto-Fintech Lab 里的同学,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没有经验的比较天真可爱的小青年,最后变为成熟且具备行业经验的创业者。可见,创业和创新这个过程是锻炼人,培养人的。所以整体来说,在好的想法和人员素质之间,后者可能还是更重要一些。
登月伙伴:
我们注意到HKUST在今年七月启动了 MetaHKUST 这一个结合虚拟与现实的Twin Campuses Project,想知道Web3会为未来的高等教育机构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和机会吗?
陈教授:
对,这是一个大型的项目,包括我在内有很多老师都有参与,学校也对MetaHKUST 项目有高度重视。只是,正在持续的项目总是会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状况。因此,做好这个项目不能只依靠某一个人、某一个系,或者某一个部门,一定是需要全校的努力。建出这么一个好的,而且是比较先进的与 Web3 和元宇宙接轨的高科技校园,被我们视作社会和工业发展的一个未来。
如果学生能积极参与的话,则能起到一个强大的协同作用。因为我们有两个校区(香港和广州),因此不同背景的学生可能交集比较少。如果有一个这样的元宇宙校园,不同身份和背景的学生或许可以打成一片。如果这个社区可以更加扩大一些的话,就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多元化的乌托邦。 大家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下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这对学生的就读体验以及整个高等教育行业会有很积极的影响。
我现在知道很多其他学校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前些日子,新加坡理工学院 (SIT, 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也有个虚拟校园要筹建。SIT想跟我们联合一下,看看能不能有一些合作,我觉得这非常有意义。
登月伙伴:
非常感谢陈教授的时间与洞见,最后请问陈教授对目前或者未来旨在聚焦Web3领域创业的青年一代有什么建议和寄语吗?
陈教授:
我看了这么多项目,包括但是不限于我们 Crypto-Fintech Lab 的项目,其中有成功的,也有中止的。我也得以接触到很多年轻人和不同的想法:有人坚决反对去创业,或者还有人对 Web3和区块链非常反感,当然也有人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去全力以赴。
我自己觉得对于年轻人的话,去尝试一下创业是非常有趣的经历。 或许当你老了,你可以告诉你的后辈们,你在年轻的时候有过这么一段经历,对吧?如果你很成功,那很好。如果你不成功,这也是人生里的一段特别宝贵的经历。若仅仅是因为拒绝接受新的事物而不去尝试的话,可能会有点可惜。尝试创新和创业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过程,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会是形态各异的,所以不用太去强求一个结果。 如果年轻时候勇敢尝试的话——就像年轻时谈恋爱一样,不管它结果怎么样,过程总是能让人成长。不要怕结不了婚,所以就不谈恋爱,这个是非常错误的一个想法。
—end—
文案 | Amber
编辑 | Yujing
*部分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