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
作者:美C.R.斯奈德/沙恩.洛佩斯
地位:积极心理学领域第一本综合性的教科书,国内第一本最具权威性,最全面的积极心理学著作。
作者之一斯奈德是积极心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他与本书另一位作者沙恩洛佩斯合著的《积极心理学手册》奠定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积极心理学正日趋成熟,本书应运而生。两位作者斯奈德和洛佩斯都是积极心理学运动的领导者,他们共同撰写了《积极心理学手册》,这部巨著奠定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地位。斯奈德的著述丰富,教学成就斐然,你可以相信本书是一部及时而一流的著作。 ——戴维• 迈尔斯 美国霍普学院心理学教授 当代版税收入最高的心理学家 本书第一作者C.R. 斯奈德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由他和沙恩• 洛佩斯编写的《积极心理学手册》(2002)以及这部《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是近年来该领域里程碑式成就。这部权威教科书中译本的出版,对推动我国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也必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50多个案例故事,以及“个人小实验”和“生活提升策略”两个专栏帮助读者将积极心理学付诸实践,发展个人优势、增进幸福感和建立丰盛的人际关系。 考察文化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影响,首次系统论述积极心理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这在积极心理学著作中独一无二的。 当代版税收入最高的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特别推荐。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主席彭凯平教授作序推荐。
【内容提要】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新兴领域,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的优势和促进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致力于识别和理解人类优势和美德,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得更有意义。
《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由积极心理学的两位开创者C.R.斯奈德和沙恩•洛佩斯撰写,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第一部综合性的教科书,也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积极心理学专著。《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不仅全面地总结文献,而且精心设计了练习和专栏,鼓励读者将积极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实践,由此将积极心理科学带入生活。书中所阐述的主题包括如何应用积极心理学来改进学校教育和工作,以及如何提升人们相互协作的生活方式。 本书不但适合于心理学专业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也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学者的必备手册,同时也可以帮助普通读者发展个人优势、增进幸福感和建立丰盛的人际关系。
背景:积极心理学是由一群杰出的心理学家在1998 年创立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他把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概念,转变成一门结论可靠、方法严谨的科学概念。塞利格曼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更是全力推动积极心理学运动。他倡导人首先要正心,这是做事最重要的核心。积极心理学比“幸福学”的含义更广泛。它研究人的所有积极心态,比如积极情绪、优秀品格、道德美德、幸福组织等。在《持续幸福》一书中提出全面幸福,来代替通常所说的“感觉幸福”。他把幸福定义为五个因素:正面情绪、身心投入、良好关系、人生意义和生活成就,而品格优势则是它们共同基础。他认为,这五个因素(和整个积极心理学)代表了人在不受外界诱惑或强迫时会选择追求的目标。
积极心理学传入中国(首先在互联网上搜索点击,最早追溯2009年点击率分析数据,2009年开始出现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点击,转折第一届、第二届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的召开)逐步被推上点击的高峰,被大家熟知。
《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
全书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不同领域(共八编)
第一编:从积极心理视角审视心理学(共4章)
第一章引言:引入思考,关注积极影响
1.通过肯尼迪1968年演讲引用积极心理学内容-关注有意义的人生经历,倡导关注人类优势
马丁.塞利格曼—发表言论“构建人类优势:心理学遗忘的使命:让正常人更强大和富有创造力,让人类的巨大潜能得以发挥。”
影响大家关注积极方面的潜在益处。
2.从消极转向积极—讨论兼顾人类的优势和弱点这一均衡视角的重要性。(一篇积极的报道)
3.积极心理学寻求均衡的,更全面的人类机能观(关注人类优势)
现实社会构建:即包括积极方面又包括消极面的现实观点
积极心理学和病理学视角都能指导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个人观点理解:积极心理学是普通大众的基础心理学科,指引人们如何寻找幸福之路)
4.我们的现状和探索的问题:感受自己的典型情绪反应,讨论 情绪对认知世界的影响。
5.本书的学习指南—八个部分简短介绍、提升生活策略专栏:
帮助获得三种重要的生活结果:与他人联系,追求意义、体验某种程度的快乐或满足。发展研究者把爱、工作和游戏描述为与人类成长有关的标准任务。并作为成功老化的关键。鼓励大家多多提升生活的策略,它们将会增强你爱、工作和游戏的能力。
最后提出积极心理学代表21世纪美国潜在的黄金时代。
第二章、第三章:积极心理学东、西方视角(东方文化的引用和实践)--1.西方文化背景下—从希腊神话、宗教历史、前文艺复兴时期(公元307年-1450年前)、文艺复兴时期(1450年-1600年)、启蒙时代(1700年-18世纪晚期)、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结束)希望观念的存在价值与体现,在西方文明的价值和承诺中希望是信念的本质。希望观念是西方文明的一种动机力量。
--2. 东方视角:早期的谚语、故事传说、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和印度教思想,东方哲学中得出在追求美好生活(即超越)时人类表现出来的各种美德和人类优势的重要性,从中看出都看重人类品质和体验。比如(同情、和谐等优势)
从东方和西方的意识型态、价值体系、时间导向、思维过程中从中看达成积极结果的不同方式,中西方文化领域在积极心理学中的思考、融入,比如同情、和谐、保持开放心态等。
第四章:人类优势和积极结果的分类与测量了解心理学家如何将标签赋予不同类型的人类优点 (积极认知状态和过程)
从早期的优势定义的探讨和如何测量人类优势(卡尔.门宁格试图改变卫生保健专业人士看待心理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方式开始提醒大家“生命本能的卓越表现”的力量—人类优势的了解。
创建和改进传播一些分类和测量方法。--三种分类系统的介绍:盖洛普才干主题测量、优势的价值实践分类、研究中心的40种发展资产:态度与行为测量
同时介绍了所有人的积极结果—幸福感的维度从而更好的理解积极结果,强调需要一种全面的 人类行为分类。
第二编:不同背景下地积极心理学
1.体现不同背景下的积极心理学对于幸福生活有关因素,在文化背景下发展优势和幸福生活,考察周围的社会和环境力量对幸福感的影响。--文化与心理学的传播及影响
2.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幸福生活,展示儿童期的活动如何塑造一个人,让他成为适应良好的人。(积极心理学中通过对韧性的研究(儿童期、积极的青少年发展成人期的生活任务、成功老龄化的介绍))认为理解从儿童到老年的发展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编:积极情绪状态和过程
1.积极情绪定义、状态和过程:(1)快乐原理:理解积极情感、积极情绪、幸福和幸福感回答提出什么让一个人快乐?
包括情绪术语的界定(情感、情绪、幸福、主观幸福感)、区分积极和消极、幸福和主观幸福感:快乐生活—幸福的理论:1.需要/目标满足理论,2.过程/活动理论。3.遗传/人格倾向 幸福感=幸福+意义
21世纪的幸福定义—走向积极,完全的心理健康:情绪的、社会的、心理的幸福感模型
2.有效利用情绪体验:情绪焦点应对、情绪智力、社会情绪选择和情绪故事讲述:20世纪的研究:情绪焦点应对:发现情绪趋近的适应性潜能 、情绪智力:学习重要技能:丹尼尔。戈尔曼、萨洛维和梅耶的情绪智力四因素模型的介绍、心理学家劳拉。卡斯坦森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研究:在晚年关注积极情绪和情绪相关的目标,以及彭尼贝克范式可作为一种加工强烈消极情绪的方法—情绪故事讲述介绍
最终研究发现:情绪是实现目标极为重要的资产。与情绪共处以带来的积极改变,处理生活中的情绪是一种均衡行为。
第四编:积极认知状态和过程包含:1.通过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看待未来
阿尔伯特。班杜拉:自我效能:--我认为我能定义、儿童期的前因:自我效能的由来、自我效能的神经生物学、自我效能量表、在生活中的影响(心理调适、身体健康、心理治疗)最新前沿:集体自我效能
乐观
习得性乐观—塞利格曼及其同事的观点
历史基础、定义、希尔和卡弗(乐观的儿童期前因、量表、预测)
希望—斯奈德的希望理论、定义、儿童前因、神经生物学、量表:希望能否测量、最新前沿:集体希望
采纳未来时间观—过去、现在、未来。平衡时间观、时间观的文化差异
2.智慧和勇气:两种普遍的美德—探讨的积极心理学主题是艰难环境下人们用以提升技能和能力的美德
哲学家和神学家:四种美德:正义和节制、智慧和勇气,智慧和勇气:同类的两种美德介绍—智慧理论(内隐、外显理论)
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的智慧均衡理论
获得智慧并保持智慧的介绍
勇气理论(内隐理论的介绍:身体的、道德的、生命力勇气
获得勇气并保持勇气的研究、测量、恐惧和勇气之间的关系
发现智慧和勇气之间的关系及价值介绍
3.具体技能介绍:转念、流畅感、精神感悟:寻求最佳体验的定义介绍,益处介绍,包括:
埃伦。兰格专念:寻找新奇
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流畅感:寻找全神贯注
肯尼思。帕格门特:精神感悟:寻求神圣
从中讨论人们如何觉察思维和情绪情感的实时过程,以及人们有必要信仰比自身更强大和有力的力量。
第五编:亲社会行为—描述人们与其他人之间的积极联系。
主要介绍:1.同理心和利己:利他、感恩和宽恕之门的定义、测量、培养关系等,展示与善意有关的过程如何给人们带来益处。2.依恋、爱和丰盛的关系: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背景中看待婴儿依恋、成人依恋类型分类系统总结亲密的人际关系对于多种积极结果 的重要性。
第六编:理解和改变人类行为—描述如何阻止消极事件的发生,以及如何促使积极事件的发生。
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均衡概念构建:针对20世纪50年代对于心理健康特征的定义背景下均衡的概念构建的认识以及对异常行为的着迷、忽视环境和积极方面的介绍,通过麦尔克的例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缺乏对发展的重视,从而使消极和积极行为标准化—主要通过奇可林模型中六个发展目标介绍
最后针对在文化背景下理解行为的困难—种族、文化差异、社会经济差异、战争、宗教等带来的影响,对于分类诊断系统的局限的了解—人格障碍、新的人格维度、跳出DSM-IV框架注意所有行为
干预以预防坏事和提升好事,将帮助你理解如何能够改善生活环境。
第七编:积极环境—探讨特定环境。
积极的学校教育—描述与学生的积极学习结果有关的最新发现。
好的工作:收益工作的心理学—讨论既高效又满意的工作组成部分。
平衡我与我们:建设更好的社区
最终提出最高效和满意的环境是,居住者相对于他人能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特殊感和相似感。
第八编:从积极视角展望心理学的未来——走向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