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随笔要用到MBTI的人格分析维度,如果不知道这个人格测试工具或者不了解荣格的心理类型的话,有兴趣可以看这三本书荣格的《心理类型》、迈尔斯的《天资差异》、凯尔西的《请理解我》。下面的内容,我尽力不用这个体系中过多的专业名词,我尽力用其中的框架来讲述我自己。
每一个人对自己都会有一些“感觉”,比如内向还是外向?喜欢现实观察还是抽象的想象?是偏重逻辑思考还是更依赖感情做出判断?是喜欢对生活做出判断才能够感觉到安全还是那种走一步看一步随遇而安的乐天派?一次有目的有计划的外出学习,让我接触到了MBTI,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经过测试,我是属于INFJ,一个内向直觉情感判断的男子。看着其中关于此类型的描述,我发现大概有90%是与自己吻合的。为了防止“巴纳姆效应”,我看完了16种人格的解释,发现只有INFJ最符合自己。再一看这种类型的比例,人群中1.5%,男性中只有0.5%,被称为大熊猫样的人格类型。稀少不是说这种人格有多么优越,只是说明,一个男人却偏向情感和直觉,对自己不断的向内探索个体的可能,对外界又特别在意别人的感受,总是尽可能的在和谐与融洽中思考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未来。这样的男性很少很少。想必,绝大部分的男性属于逻辑思考型,更注意的是如何管理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更有秩序,而情感型的人则更多的思考如何让这个世界更善更美。
难融入喧嚣的众生中去,作为一个INFJ,还是男性最大的困难就是在社会群体中的融入。几乎在所有的社交场合我只能微笑而不敢开口,不是不善言谈而是我不会他们所谈论的内容。所有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我一概不知。比如汽车、房子、投资还有女人,非要我谈点接地气的就只有国家政策了(还是宏观经济)。就算是教育,我竟然也只感兴趣宏观教育论而非微观教育技术。很显然,在大家纵情于生活乐趣的聚会上,突然谈到国家的宏观国策好像不合时宜。我也尝试的去关心一下生活中所谓的大众话题,然后我放弃了。我实在不能忍受那些在我看来充斥着毫无价值的琐碎。能够遇到和自己谈论抽象对象的人,就像是找到了救星,总算不用再为说错品牌、讲错细节而担心了。
不喜欢人多的聚会,这就意味着我喜欢过一种独处的精神生活,然而我也害怕孤独。所以,更希望的是找到更多喜欢坐而论道的人,大家在一起去思考推理未来的未来。很显然,这样的男人是与大富大贵绝缘的。所以,本来就偏向边缘的我更容易被这个社会边缘化。以物质来衡量人的价值时代,我却沉溺于精神上的探讨,并且不屑于使用任何的手段技术来换取经济利益,结果就是成为一名快乐的老师。
喜欢文字,让自己完全的与世隔绝。如果是一个人,我会匆匆的走过街道,我会匆匆的吃饭,我会匆匆的赶回家中。因为,社会上的一切好像没有什么值得我去关注的。我需要的是文字的世界,以及在文字世界里所感受的感动与激荡。
完全依靠灵感而活,虽然生活中我会处处计划,但我不依赖任何的技术来处理问题。包括教学和与人相处,完全凭借的就是当下立刻头脑中所第一反应出来的那种说不清楚的“感觉”,而常常这种感觉是正确的,我并且以抓取这些灵感而感到快乐。
充满理想主义,我在相信很多别人以为可笑的事情并坚持着去做。作为男性中0.5%的人,我会被其它99.5%的男性所耻笑,以为是一个不顾现实只为理想的疯子,不接地气的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是的,我头脑中有信条,而且还很顽固。我不会轻易和成年人说许多话,我会把自己核心的三观裹藏起来,不是它们见不得人,而是我内心敏感。我怕说出来后,遭到耻笑,我承受不起。成年人都已经定h化,面对差异只会选择顽固的抵抗或者是不懈的耻笑,只有少数成年人保持着开放和容纳。(我会和自己的学生讲许多精神世界中的东西,因为我在学生身上看到了未来和无限的可能。)
过于体谅他人,几乎任何时候,只要不违反我的核心价值观,我总是对他人哪怕是陌生人保持一种友善有礼,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只是不想伤害任何人。在我口中最难说出的就是拒绝。知道这样很多时候委屈了自己,但却莫名其妙的会理解自己,并有一股力量告诉自己,“你所做的所有努力和牺牲都会唤醒其他人的良知和美好”,理想主义中毒太深,没有办法。
有时过于冷漠,人格中的阴暗部分,我一直努力克制,但每一次都很痛苦。凡是与我所关心的领域无关的事情,我总是保持一种冷漠,而这种冷漠背后还有一套强大的伦理体系支持我,并且内心极度的鄙视他们,以至于我完全可以转身忘掉一切与我头脑中观点和概念不相符的人和事。
情感的我,喜欢和人打交道,不是肤浅的止于一般社会性交往的那种,而是深入的、深刻的、灵魂交融的那种交流。极度讨厌一切非人的事物,完全不能忍受机械和琐碎。每一次看到需要在人生成长中指点的学生、家长和其它的年轻人,都忍不住毫无保留的分享自己头脑中的所思所悟。这也许是infj的一种对社会的贡献吧。
最后,我查阅了属于infj
的历史名人,竟然看到了甘地。Infj在凯尔西的人格分类系统中又叫“劝导者”。劝导者,好像很好的诠释了我现在以及将来所要进行的事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