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话粥,诸事“粥”全

图片发自App


今天是腊八节,粥成为主角。

过了腊八就是年,喝了腊八粥,事事都“粥”全。

------①------

粥的来历源远流长,一碗粥盛得下中国半部历史。

“黄帝始烹谷为粥。”(《周书》)不去考量粥是否为黄帝所创,但至少那时候人们已经拿起农具耕种谷物,燧人氏钻木取火,用明火烤肉、器皿煮粥,人类文明又进了一步。

其实,除了腊八节吃腊八粥以外,古代还有一个“人口粥”的讲究。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五,家家煮粥祭食神,祈愿人丁兴旺。

直到宋朝,粥才终于登上大雅之堂。《太平御览》中“饮食部”有“糜粥”一节,首次把粥“册封”为国食。

我们看看宋朝文人对粥的喜爱:大文豪陆游把喝粥当成天下第一乐事。“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也。”诗人张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火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苏东坡更是喝粥喝到惬意:“粥即快美,粥后一觉,尤不可说,尤不可说。”

太平盛世,粥是品赏、养生的佳肴。而在战乱、灾荒年代,黎民百姓对粥的感受更殷切。不管天下再怎么乱成“一锅粥”,只要手里捧着一碗粥,心里就踏实。

灾荒时期,天子下令煮粥赈济灾民,用一碗粥安定民心,力保江山,这可能是最实在、有效的办法了。

图片发自App


-----②-----

历史上有一个关于粥的典故,叫“啜粥声闻”。讲的是周宣王时,有一年闹饥荒,大臣兮甲吉甫一家在院子里用大鼎镬熬粥喝,全家老小、主仆几百人一起啜粥。

几百人喝粥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在饥荒岁月,传闻数里的啜粥声,简直就是欢快、甜美的乐曲。

范仲淹喝粥的故事也是一段美谈佳话。

范仲淹曾在长白山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读书吟诵。

当时范仲淹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

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刻苦读书,此事后来传为佳话。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到睢阳应天府书院求学。非常珍惜书院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

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之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任凭佳肴发霉变质。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③------

每年到腊八时节,吃腊八粥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我的母亲。

在我的眼里,母亲的身影总是忙碌的。尤其是腊月里,母亲总是在忙着准备过年要用的各种各样的东西。

腊八这天,母亲会在头一天晚上就开始忙碌了。

先把去了皮的包谷豆,黄豆,赤小豆等豆子泡上,再把肉、萝卜、豆腐切成丁,等到晚饭后便开始生火煮粥了。

经过一个晚上的文火慢炖,到腊八早上的时候,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就煮好了。

我们一人一碗,吃得津津有味。母亲还会给左邻右舍都送一碗,他们也会给我们送,互相品尝,年的味道在邻里之间传递。

每到这个时候,我也会想到沈复与芸的甜蜜生活:“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年味越来越近了,愿大家吃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来年事事都“粥”全。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腊八话粥,诸事“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