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命”是因为眼光短

你在非洲游猎,深入莽荒之地,你唯一的想法就是看看活着的犀牛,以免绝迹了以后觉得遗憾。等了几天之后,你终于看到了犀牛,你悄悄过去找了一个最佳的拍摄角度,你的长焦镜头完全可以拍清整体画面,但为了一个更珍贵的特写,你忘记了向导的忠告——千万不能靠近它。当犀牛被激怒向你全力冲来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已经离开营地、车和队伍很远了。

这个故事就是米歇尔·渥克的《黑犀牛》一书中的阐述。

其实灰犀牛,就像是温水煮青蛙,刚开始人在人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所以不会出现什么重大反应,但是当你意识到的时候水已经沸腾了。这种情况下,有的人也会把之划归为运气,觉得命就是如此,即便早一点反抗也不会出现任何的转折。相信运气的人在本质上就已经失去了“机会成本”,在有或者没有机会的情况下,你都不会做出反对的选择反而任其发展。

灰犀牛就是那些有迹可循,可以把控的小概率论时间,也正是因为小概率所以很多时候会被忽视,从而小概率事件的堆积,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如果能在灰犀牛早期就扼杀在摇篮里,那么就会大大的减少后期“黑天鹅”作妖的概率。

多踩坑,必然是一个增加“预知灰犀牛”事件意识的一个正确途径,即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对危险的接受程度和应对能力取决于我们之前应对类似危险的经验,如果从没发生过,我们会倾向于“它不会发生”,因为一次侥幸会增强下一次侥幸的信心,而如果近期刚发生过,我们则会显著高估它发生的频率,印象越是深刻,解决起来越是麻烦,我们就越容易高估。这种做法其实也跟失败厌恶和拒绝正视自我有关,因为若是最后什么都没有发生,那么自己“应付不来”的这种特质则会被自我忽略,自己依然可以感觉良好。自我踩的坑才能自我觉醒,而自我觉醒的认同和坚持的程度总是会大于被强制教化。

踩坑只是一种提高“时间记忆能力”的一种方法,在事件的实施过程中除了记忆,还需要给自己“设置红线”,以便于提高成功率。比如,你想控制体重,那么就给自己设置一个体重范围,一旦过线,立马实施减肥计划。从而,更好的达到自己想要的控制体重的目的。

人往往对于“没什么大的影响”和“如果当初”混为一谈。但是灰犀牛事件只是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即便完美的解决也不一定就产生完美的效果,可能就是“没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每次都这样侥幸的逃避,最终也会形成“如果当初”。所以,不能把一次灰犀牛事件的解决作为日后处理问题与否的判断。

另外,灰犀牛是有迹可循的,若是要把其扼杀在摇篮中。就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俗话说站的高才能看得远,看的远才能更好的立足当下。那么,才能更好的解决灰犀牛事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是命”是因为眼光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