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主题‖学不可以已

【本周主题】高考作文题(北京卷)
学习今说: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荀子曾说:“学不可以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学习永远是无止境的,也可以用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概括,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要不断的学习。古往今来,学习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它关乎人一生的命运。

古时候,人们科举赶考是为鲤鱼跃龙门,从贫寒子弟到一官半职,让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因此,他们都饱读诗书经文,期望能被圣上看重,此后便是无忧无虑的日子。自然,其中也不乏爱国之士,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

放在当今社会,科举变成了高考,参与考试的目的也从为国家出力变为了为自己的未来谋出路。因此,每个家庭都将大量乃至全部精力和钱财投入到高考中。家长租房、给孩子报补习班、请家教,孩子们学习到凌晨,早上五六点就起床继续学习。随着墙上粘贴着的倒计时日历一页页撕下,孩子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刻不敢放松。

每年因学习压力过大跳楼的学生屡见不鲜,可以说高考残害了他们的生命,但是大家仍旧不断地参加。为什么?因为学习的出路是最好的捷径。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考上大学才算是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有中考者,就必然有失利者。没考中的人要不然复读再来一年,要不然就此走入社会,没有文凭,靠自己打拼。但是已经经历过十二年寒窗苦读,大多数人又怎会就此离开,前功尽弃?所以也不乏考了一辈子都没考上的人,当然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考中的人里,有的人因为之前绷得太紧,一进入大学,没有人约束了,就彻底放飞自我,每年考核时挂科的人大有人在。但这样,与其考进来,还不如早些走进社会。既然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抓住机会,何况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在校园里要学,走入社会也要学。正如梭伦所说“活到老,学到老”。

我们从小听过太多关于学习的名言:“⽟不啄,不成器;⼈不学,不知道。”“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学⽆以⼴才,⾮志⽆以成学。”“少壮不努⼒,⽼⼤徒伤悲。”“⼀⽇不书,百事荒芜。”……

这些名言都是古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验之谈,可能已经不完全符合当今社会的节奏,但不可谓无用。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学习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向父母长辈询问一个问题是学习,学会使用订书器是学习,掌握了平板支撑的动作要领也是学习。

在上学时(当然我现在就在上学,可以把“我”自动带入成“我们”),我以为毕业后就是人生的解脱,终于不用学习了。但是其实,我大错特错。学校只是约束我们学习的一个环境,走出校园之后,因为大多数人已经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就全凭自觉了。

举几个名人的例子吧,因为我发现名人对大家的震慑力比较大。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马克思,他一生都在勤奋学习。在他50多岁时,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英国和俄国的历史,还先后学会了英语和俄语。

再例如软微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根据他自己的估计,他坚持每周读一本书长达52年,其中许多书与软件或业务无关。整个职业生涯中,他每年安排两周时间作为阅读假期。

名人之所以能出名,他们身上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定是大家的榜样。所以,我们也要向榜样看齐。

学无止境,唯有日日读书,奋发努力,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希望看者谨记,学不可以已。

网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筱·主题‖学不可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