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切磋琢磨》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白话】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这样的表现如何?”孔子说:“还可以。但是比不上贫穷而乐于行道,富有而崇尚礼仪的人。”子贡说:“《诗》上说:‘就像修整骨角与玉石,要不断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这就是您说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可以自行发挥领悟另一件事了。”


子贡提出问题。子贡是孔子很好的学生,名列孔子四科十哲中的言语科。子贡向孔子请教的问题是,一个人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这样的人表现如何?我们都知道,人穷志短时很容易表现谄媚,而有钱就容易财大气粗,又变得很骄傲。

“道”在儒家是一个重要的观念,让我们知道人生的路何在。各种外在的成就比不上内心的坦荡来得快乐。为什么坦荡,为什么行善能够快乐,“道”正是我们之所以乐的理由。

孔子教学的特色之一,是学生要从消极转向积极。只对学生说不要做坏事,这不够,还要指导他要做好事。这便是消极变积极。

孔子回答之后,子贡接着引用了《诗经》的一句话。他说,《诗》上说就像修整骨角与玉石,要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这就是您所说的意思吧。我们今天还说精益求精、切磋琢磨,都是要把本来的情况变得更好。因为子贡的问题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孔子说要更好,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子贡立刻想到《诗》的一句话,所以孔子非常高兴。他说子贡呀,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可以自行发挥领悟另外一件事。子贡的名字叫做端木赐,孔子叫学生的时候都直接叫他的名字,赐。像颜渊,孔子称他作回;像子路,就称作由。这在《论语》中经常会出现。孔子的学生,可以说是从平凡通过学习慢慢成长,最后成才的。司马迁说孔子的学生,精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一般号称七十子,这都是非常杰出的学生,对六艺都很了解。子贡口才特别好,将来如果我们想学语言表达,就要特别注意到子贡怎么样和老师互动,他如何探讨问题,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这一章我们学到,做任何事要从消极的转成积极的、有正面的作为。像孔子说:见不贤要内自省。省察自己是不有相同的缺失,但这样不够;还要见贤思齐,要积极地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古今中外都通用的。一个像孔子这样伟大的老师,很清楚的表示,让人从消极到积极,从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到主动去作为。

一个人贫穷时有可能无依无靠,怎么能够快乐呢?一定是有道才会快乐。要了解人生应该何去何从,有时候再怎么努力也不见得会有外在的成就。这个时候,只有转而走向人生的康庄大道,也就是向善的人性。择善固执,就是完成人性最根本的要求;也就是作为一个人,可以日趋完美。如果人性日趋完美,外在的一些得失,相形之下,就算不上什么了。

  至于说富而好礼,那更是理想。现代社会慢慢走向繁荣富裕,更需要这种观念。否则有钱而没有人文素养,就会表现出非常粗糙的一面。这对一个社会来说不是好的示范。所以有钱人称作富者,有地位的人称作贵者。富贵之家、富贵之人,对于礼仪、礼节、礼貌要特别重视。

  儒家的思想是强调一贯的原则,重心是在内不在外。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1课《切磋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