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去承认,我们生活着的是一个越来越物化的环境。
有多少人日日被焦虑烦扰,夜夜因失眠痛苦。
工作、生活、人际关系,像三座大山,时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于是,我们的办公桌一片狼藉,我们的住所乱七八糟,我们的头脑一团浆糊,我们的内心一团乱麻……
于是,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而且,日复一日地,这么不好着。
是时候停下来整理一下这乱糟糟的生活了。
曾经一本《断舍离》风靡至今,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女士,告诉我们,你可以不扫天下,但是扫好一屋,才能扫出自己人生的光明坦途。
于是,很多人都知道了「收纳术」、「整理文化」。
在一线大城市里,资深收纳整理人甚至作为一个新兴高薪职业,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士所需求和认可。
而我今天想要分享给大家的这本《日日滋养——365天爱自己的生活良方》,则是在整理术的基础之上,传达出了用良性的生活滋养自己,温暖他人的主张,让人怦然心动。
本书作者周一妍(网名“一朵”),原是《外滩画报》的记者,采访并近距离接触过近藤麻理惠、山下英子、近藤典子这几位著名的整理收纳专家。
后自己创业,创办了专注于整理文化传播的自媒体平台——“第一整理术 Yi Organizer”。其工作室如今也参与到了万科等知名地产企业的样板间收纳咨询设计。
比起她的经历和头衔,真正打动我的,反而是她温润平和的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那种对人生的正念力,对生活小细节的执着和追求。
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事业,并且守住那份寂寞和笃定,去化为对自我简约而又精致生活的探索,并寻找和吸引到志同道合之人,传播“好好爱自己,好好爱生活”的理念,实在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啊!
我并不把这本书看作是专讲整理术的书,我认为它更像是一本身心疗愈的书。
正如为其作序的时尚评论家赵筱筠所写的:“当心与身体开始和解,内心便不再焦虑。”
写书的目的,是希望阅读此书的有缘人,可以轻松整理出让自己心动的生活,做到为自己而活,活出生命的光泽感,而非依附他人而活,受制于他人的评价。
周一妍(一朵)
-01-
家,是你灵魂的映射
如果一天疲惫工作下来,打开家门,映入眼帘的是比此刻心情还更乱的房间,可想而知会有多么地沮丧。
我很认同一句话——你的家,就是你灵魂的映射。
不管是一人宁静的独居,还是小夫妻的甜蜜,甚至是一家三四口的欢悦,都离不开舒适怡人的空间环境。
尽管很多人会觉得,家里有个孩子,就不可能整齐有序。
可我想说,用心用爱整理打造的家,会让家庭更加温馨和睦,也会让孩子从小就学着珍惜爱护我们的家。
而整理空间,我们就要用「断舍离」的标准去践行。
作者在书中提到“日本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女士的「心动整理法」,确实令人非常心动。
用心去感受每件物品是否能令自己怦然心动,最后只把让自己心动之物留下来。
日式整理的精髓是强调减法的智慧,倡导减少不必要的物欲,以减轻人生负担。
而当我们面对各种"种草"的东西,如何控制自己无休止的购买欲,重塑良性的购物观,俨然成了现代人急需要医治的“心病”。
山下英子女士提到的「2个轴心」是很好的判断标准。
每当我们需要做出购物决策时,问自己2个问题:我是否真的需要它?是否当下需要?如果回答都是“是”,那就果断买单。
那么,如何管理家里的物品?作者提到的「一进一出」原则,个人非常认同。
即某类物品如果准备购入一件新的,那么就清理出一件旧的,不仅可以维持周遭物品的平衡,也有助于审视自己的物欲。
如果对孩子的玩具物品也运用这个原则,从小培养孩子“一进一出”的思维,可以让孩子更加珍惜当下拥有的物品。
另外,书中还提到一个「20/20法则」也很值得提倡:离开家门步行20分钟,可以花20元买到的商品,尽量不在家中囤积。
如果坚持用这些标准和法则去管理家里的物品,做出取舍判断,就可以找到那些真正实用的生活必需品。
当然,空间的整理并不是东西越少越好,而是让自己感到心情舒畅的才最好。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作者和我一样的观点。
家是一个人的能量场,里面弥漫的是我们的生活气息。
作者还提到了要为自己布置一个“小确幸”的角落,尝试让家里充满令人心情愉悦的香气,学习丹麦人的居家幸福术,在生活中做个“细节控”,变得细腻温柔,富有生活洞察力和创造力。
-02-
身,是你自爱的外化
爱自己,首先就应该爱惜和善待自己的身体。
吃。
抑郁和焦虑的情绪与没吃好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所以人要慢慢吃,吃全食和晒太阳。
林书民
所以,善待自己的身体,首先就是要学会好好吃饭。
如果把每一天比喻成一场微电影,那么能量早餐,则是电影中最漂亮的开场。
虽然,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常常让我们每天的生活开始地匆匆忙忙、慌慌张张,但如果我们能学习掌握营养均衡的法则,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一顿有颜有料的早餐,并不会太难实现。
关于饮食,有个说法叫,Less is future(少即是未来)。
一朵在书中为我们总结了健康饮食的十大绝招:
每顿饭8分饱,绝不让自己饿着
一旦饥饿,多喝水
不喝或少喝任何饮料
水果只能早上吃
不喝汤
调整吃饭顺序:先蛋白质,再蔬菜,最后主食
每餐食量,参照1个拳头大小
买个三格餐盘(高蛋白食物+蔬菜+主食)
晚餐后不吃东西
减少外食,自己做饭
唯有转变意识,把健康饮食当做一种滋养,一种享受,一种明智的自我投资,好身体和好身材才会一直保持。
宠。
对于自己的身体,没有人会比我们自己更加了解它。
身体是最诚实的,很多时候做一些决定,我们甚至需要让身体代替头脑来思考。
直面自己的身体,接受并不完美的自己,宠爱自己的身体,才能真正做自己。
当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当感到肩颈疼痛的时候,尝试自我按摩,或者泡温泉浴,做水疗SPA,都是很好的自我减压方法。
动。
郑秀文曾经在自己的微博里说:“健身,终极锻炼的是心志。”
我自己就是一个缺乏运动精神的人。但看到一朵关于自己健身运动的经历,让我对自己也有了一丝信心。
跑步和力量运动,已经成了她日常的运动形式。
关于跑步,她自称“4公里女王”。
之所以设定40分钟,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在运动30分钟内会消耗糖分,30分钟后会分解脂肪。
所以,多坚持10分钟,就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我的体能,每公里耗时为八九分钟。40分钟,至少可以跑4公里。
周一妍
而力量运动,比如平板支撑,则让人在运动的过程中,只专注于动作和身体,可以逃离日常琐事和工作生活的压力。
随着身体的强壮,抗压性增强,原本的压力也会随之成为浮云。
睡。
我曾经分享过一本《我们为什么要睡眠》,足见睡眠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而如今失眠和熬夜成了中青年人的代名词。一朵提到一个她很认同的说法:
当代人之所以熬夜,是因为在意识深处惩罚自己今天没有丝毫的进步,没有任何经验和阅历上的升华。
细品,很有道理。
只有让自己在睡前远离焦虑源,把内在频率从“自我谴责”调成“感谢”,从“焦虑”调成“安静”,才迎接好睡眠。
周一妍
-03-
心,由内而外的滋养
按照相由心生的说法,我们生活的居所,外在的身体,呈现出来的状态其实都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意念和想法。
所以,作者一朵从空间滋养,讲到身体滋养,最后将重心落在了内在的滋养。
而内在滋养,她又将其分成了「心灵滋养」、「精神滋养」和「梦想滋养」三个方面。
心灵滋养,就是在心里为自己搭建一座城堡。在这个城堡里,我们要学着和自己对话相处。
一朵通过心动整理、散步冥想、音乐熏陶、自由书写、自我激励,甚至和宠物对话等方式,向我们传递了心灵滋养的多种路径。
其中,「一念之转」的思考方式,令我深受启发。
所谓一念之转,即如果事实无法改变,是否可以转变面对它的态度?
我们在生活中其实经常会遭遇到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的事情,如果因此任由不好的情绪影响自己,只会让情况变得越来越糟。
这里,作者提到日本有一个叫做“负正辞典”的APP,输入一个负面词语,就会跳出一个正面积极的解释。
比如,输入“胆小鬼”出来的解释是“细腻、深思熟虑、能贴近他人心扉的人。”
如果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也能像这个APP一样不过度关注消极面,自我谴责,而是把目光聚焦于积极面上,扬长避短,自我激励,相信会变成一个更快乐的人。
周一妍
关于精神世界的滋养,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如何探索发现自己真正初心的方法,建立每日睡前30分钟阅读的习惯,用“37件单品衣橱”建立自己的购衣信条,用体验式旅行和分享美好的方式感受生活的美好。
如果你是一块方糖,放进生活的苦咖啡,生活就会因你而甜。
关于梦想滋养,作者通过曾经采访过的5位各自领域里的优秀追梦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做自己,凝望未来,奔向光明,这个过程才是人生真正的充实。
这5位有着卓越成就的人,分别是万科的王石、教育家朱清时、被誉为美国“虎妈”的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野生动物学家珍·古道尔和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
我想,正因为外在是内心的投射,因此只有由内而外的滋养,才是真正的疗愈。
《日日滋养——365天爱自己的生活良方》这本书,除了孜孜不倦地向读者灌输理念之外,其实还有非常多的干货。
例如每个章节里面提到的方式方法,图文并茂的现身说法,给人以滋养力的名言短句,以及最后一章实践篇,为读者提供的6个滋养生活的方案。
它带给我的收获,是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体验。
也许我们已经或者正在践行着其中的一些方法,我们或称之为仪式感,或可说是一种自律性。
只有当我们将内在外化,将外在归心,才会爱自己,爱生活,感知生命的滋养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