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58)《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艺术与生活

拉丁美洲,一个距离我们最遥远的大陆,最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国度。想到那片土地,唯有几个零星的印象,足球、亚马逊森林、桑巴,那里的文化与我们差距甚远,地理不变,去了解那里的生活,需要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包容心。如果没有像《百年孤独》、《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等这样的文学作品给予我们一定的描绘,想要阅读甚至理解关于那里的一切都显得陌生而新奇。

1492年,在西方哥伦布抵达美洲大陆,无论任何一本通行的历史书,都会说,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但很少有人会从当地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梅尔吉普森有一部电影《启示录》,讲的是关于玛雅帝国的纷争,本来是一部简单的部落王子复仇记剧本,但全篇的最后出现了来自海上的帆船,那是来自西方的哥伦布帆船,就像驶向日本岛的黑船,是一个两个文化撞击和对话。

正如作者引言中写的一样:

如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人仍旧将殖民地时期视作屈辱史,以及一种对于他们被殖民前的历史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压迫和专政的陪衬,而全世界的人都不情愿去接受一段与欧洲的集体罪恶相关联的时期。

但,1492年到1820年,无论怎么修饰,都是拉丁美洲的一段殖民史。本书没有像《拉丁美洲被切卡的血管》一样去疾呼那片受苦受难的大地,而是从艺术的角度去详细向人们展示那一特殊时期的生活。书中没有反抗的血腥,没有激烈的冲突,有的只是平实的事实讲述,从艺术的角度。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角度呢?读完全书会有一个感觉,无论是现在我们看到各种伟大的建筑、优美的雕塑、动人的画作,在历史的当下,其实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除非对着枪口,总是平淡的,没有谁天天激情飞扬热血喷洒,也不会日日高声疾呼上下奔走。西方所带来的的不同,只会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去平缓过渡:《瓜达卢佩圣母》中的圣母有着灰紫色的皮肤;《唐 马科斯 奇关 托帕像》画中的安第斯贵族既有印加皇帝的服饰,也有西班牙贵族的服饰;墨西哥城主教座堂会根据当地多地震的情况而降低高度。与其说这是一种文化的妥协,倒不如说文化的传承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复杂和坚韧。在各类生活中产生的艺术不会因为各自信仰的不同而立马转向,他们会在耶稣圣像中包裹自己的当地神明,也会在来自中国的瓷器中加入土著的图案,对于生活中美的追求,有时候会被战争、贫穷、饥饿打断,确绝不会消失,而这种美不论它来自哪个方向,自有其扎根的生命力,无需刻意嫁接。

全书论述的方面相当齐全,从土著和进入美洲大地的贵族生活,从乡村的传教站到城市的大教堂,从创作艺术的小作坊到学院,不一而足,试图给读者一个较为全面的拉丁美洲殖民地生活,尤其难得可贵的是,最后一章还从海外的殖民地文化进行比较和补充,作者的学者精神值得嘉赏,另外书中有大量的精美图示,对于大多数不了解艺术的读者也附录的名词、人物、年表等介绍,是一本详尽的艺术读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记(158)《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艺术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