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就职于世界五百强外企亚太区总部,大学曾实习于汽车行业top1的采埃孚中国总部
目前已经帮助1000+同学咨询解决考研or工作方向,刚毕业怎么找工作,找哪行业的工作,求职面试,简历精修等一系列职业规划问题
找我咨询的同学评价,类似的评价还有很多很多
用我解答这么多同学问题的经验来回答讲讲什么从22岁开始,怎么给自己做职业规划
首先请明确一点:既然是成年人,就要能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负责
比如去哪个城市工作,将什么行业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自我的职业生涯五年计划是什么,这些都是自己所做的决定。
相当一部分刚毕业同学或者已经工作的同学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解决自己职业上的问题。于是不少同学毕业即开始迷茫,随便找一份工作先将就将就缓解内心的焦虑(饮鸩止渴),或者麻木的跟风考研结果白白浪费珍贵的一年时间却以落榜而告终。
千万不要为了逃避当下的问题去考研或者考编
这种现状和做法是及其危险的!!!
以下内容分五部分
— 1—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慎重的选择了自己的专业。然而大学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真的不知道咨询顾问每天做什么,不知道客户经理有哪些职责,银行和保险有什么区别。大约只有30%的同学毕业后才会找自己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剩下70%,可能都是不对口的了。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从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一开始就选择错了
这是对自己时间和生命的严重浪费,所以职业生涯的定位规划,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应该越早越好
— 2 —
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越早越好,那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最佳?
答案是大三,这是个人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很多同学大三都在实习,实习很重要,最好能先确定自己未来的大方向,对自己做好基础的判断。判断清楚自己到底是属于对口专业的30%还是那不对口的70%。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学汽车工程专业的,实习的时候,看看自己是不是对汽车行业行业真的感兴趣,是不是毕业后想干这份工作。如果觉得不错,想继续做,那你大概率是那对口的30%,但是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这份工作,本科毕业后能直接到岗吗本科找这类工作的难度怎么样?需要更高的学历or证书吗?
然后该读书就读书该考证就考证
但是,如果发现不喜欢实习的工作,自己是不对口的那70%,怎么办?
这可能是更多数人的情况。我提供一个基本的打法:通过行业和岗位,来确定自己的工作。
行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最好还是高增长的行业,记住个人选择的方向大于努力。
这会决定你的成长速度,薪酬水平。因为乘扶梯,乘电梯,搭火箭的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互联网行业,就是比报社好。电动车行业,就是比燃油车好。智能手机行业,就是比冰箱好。然后,看看什么岗位适合自己。岗位基本有两种,运营和产品。问问自己:我是更适合运营,还是更适合产品。运营,更多和人打交道。例如销售,品牌,市场等等工作。产品,更多和事和技术打交道。例如内容编辑,设计师等等工作。通过确定行业和岗位,能对自己有基础的定位,然后去找行业内的公司。在实习中,进一步确定这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
有同学说,我本来就是不对口的70%,没有能力和经验,不符合招聘简介上的要求,别人不要我怎么办?其实,大部分公司的招聘要求,都是按照120分写的。事实上,只要有80分的水平就基本可以。着急的话,60分也行。重要的是先积极尝试。只要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放心大胆去投简历,在工作中学习。但重要的是,要先投简历尝试。看是看不明白的。想也是想不清楚的。只有真正做了一份工作,有了真实的反馈,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趁着还没毕业,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多实习,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岗位。所以,在大学阶段,一个朴素但有效的建议是:大三尽量把学分修完,然后充分实习。在实习中,确定自己是那30%,还是70%,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毕业进入职场之后,在每个阶段,应该关注什么?
— 3—
在职业生存期,拼命学习,拼命成长
成长,拼命学习,拼命成长。在28岁之前,是职业生涯的生存期。这个阶段最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年轻人的22岁到28岁是心智可塑性最好,学习接受能力最好最强的时候,所以这个阶段拼命学习,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职场上一定要锤炼三个方面的能力:
能力,认知,心力。
举个例子。
假如你是做互联网私域流量的,怎样是“能力”的成长?能力,又分为“懂精评带”。懂。你懂不懂。知道私域流量是个什么东西吗?基本的技能会不会?精。精不精专。拉到市场上比一比,能进前20%吗?你做的私域流量,流程最好吗?效率最高吗?评。评估对手。让你评估市场上其他人的方案,谁的好,谁的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能评估吗?带。培养团队。能不能带领一批人出来?能不能培养出人才?懂,是基本要求。精,是不断钻研。评,是向对手学习。带,能做好管理。很多人对于工作的理解,只是“懂”,其实还有很多成长空间。认知呢?对客户有没有了解。对业务有没有认识。对行业有没有洞察。比如你做私域流量,用户分层了吗?为什么这么分?每一类的特点是什么?心力呢?是不是能从负重前行,到举重若轻?是不是能从油盐不进,到闻过则喜?是不是能从负面悲观,到积极乐观?
如果没有充分的成长,可能就会遭到社会的毒打。
万一被毒打之后,一般就只剩下5种选择。
哪5种?
1,憋着。就这样吧。躺倒任嘲。
2,跳槽。觉得是公司的问题,职位的问题。
3,转行。不是换一家公司,甚至是换一个行业。
4,斜杠。不想有职业晋升了,搞副业。
5,努力。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还是继续提升自己。一般都会在这5种选择中,来回跳两三次。
幸运的,可能找到新的定位。不幸的,可能就到了30岁,上不去了。
所以,在职业生涯的生存期,拼命成长。
过了生存期,下一个阶段呢?
4:职场上升期,要稳步加速
下一个阶段,在职业上升期,要加速度。加速度,就是让自己在公司变得越来越有价值,越来越重要。
为什么有的人在30岁左右,有了一定钱和收入,做到管理岗位,还是非常焦虑?因为没有加速度了。爬到了一个小山头,但是上不去了。没有了爬坡的推背感,剩下被后浪拽下来的下坠感。
任何一家公司,职业上升通道都是有限的,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一直晋升。
还有一部分公司,是扁平化管理,更没有什么所谓的上升通道。怎么办?在职业上升期,应该要有一个洞察。什么洞察?本质上,不是老板产生了岗位,不是组织架构产生了岗位。岗位是怎么来的?是客户有了需求,需求倒逼出流程,流程产生了岗位。 岗位,是客户带来的。所以,换一个思路,每个人其实都处在一条服务客户的业务流上。你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价值=用户×流程。你的价值,取决于你能服务什么样的客户,能在流程中扮演什么样的位置。因此,在职业上升期,想要获得新的加速度,可以有一些新的思路:1,服务最好的客户。2,在价值链中的单点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纵向扎根深度。3,在价值链中覆盖更多的流程。横向覆盖宽度。在上升期,大概在28-35岁时,别满足于一个小山头。爬坡。
— 5 —
使命期,找到意义
过了职业上升期,下一个阶段呢,什么很重要?
在使命期,意义很重要。
“意义”,听起来也是很虚的概念。
但是,意义真的很虚吗?
你一定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已经不再为钱而工作。或者不完全为钱而工作。追寻工作意义的人,往往是真正顶级优秀的人。据媒体报道,2016年,Bill Gates的财富,已经达到900亿美元。900亿美元,什么概念?假如他老人家能活100岁,并且必须在死前把所有钱都花光,那么从现在起,他必须每天花掉600万美元,全年无休。当钱就像空气、阳光、水一样几乎是无限供给的时候,一定有种钱之外的需求,继续激励着他,甚至更努力地工作。对于有些人来说,怎么吃饱饭是个问题。但是对于盖茨来说,吃饱饭肯定不难,难的是怎么改变这个世界。当一个人开始追寻意义时,你和他说:我有个赚钱的好点子,可以让你多赚3个亿,要不要一起干?你觉得,他会心动吗?好吧。可能也会。但是,更让他心动的,也许是这么说:你是要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要和我一起改变世界?能走到使命期的人,都是强烈自我实现愿望的人。希望实现梦想,被人们记住,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认真、勤奋、执着、可靠……你会觉得,他们几乎配得上所有褒义词。假如你在使命期能找到真正的意义,那么应该祝贺自己。
最后的话
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建议:
1,许多人的选择,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开始。职业生涯的定位和思考,越早越好。
2,大三的时候,尽快实习。先下场。
3,职业生涯的生存期,拼命成长。能力、认知、心力,都要成长。
4,职业生涯的上升期,要加速度。价值=用户×流程。服务最好的用户,在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5,职业生涯的使命期,寻找意义。自我实现的愿望,能让人走得很远。
最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选择,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