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讲我曾祖父的故事。
那时候人都很穷,一天吃两顿,面条米饭什么的不敢想,能吃到苞谷珍就菜已经特别好了。
曾祖父是个文化人,清末的教书先生。当时先生可受人尊敬啊,大户人家把孩子送到曾祖父那里学习,而很多穷人家的孩子没钱读书却很想读书,曾祖父就会无偿让他们进私塾听课。
这些穷人家的孩子里,有个小名叫狗娃的,刚进私塾蹭课那天他只有五岁,非常聪明,五岁已经知道什么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了。深受曾祖父喜欢。
我猜是狗娃太好学,每天回家给他爹妈讲私塾里的故事。
有一天,狗娃的爹妈居然找到曾祖父,希望曾祖父能养着狗娃,让狗娃当曾祖父的儿子。
狗娃爹妈一共有十二个孩子,他们实在养不起了。
那会儿人重感情啊,特别是有文化的人。曾祖父一咬牙,答应了。
曾祖父有六个孩子,这意味着以后家里有八个人吃饭。
狗娃显着很高兴。曾祖父大概也很开心吧,不过要多养活一个人可不容易啊。
狗娃很好学,十岁时已经会写漂亮的文章了,引经据典甚是精彩。
别人要是问起来,狗娃你怎么免费跑私塾念书啊,狗娃会骄傲地回答“教书的先生是我爹,还收什么钱?”
原本这样下去,其实也没啥,日子过紧巴一点也就这么着。多养一个人呗,家里大的给小的让让,大的少吃点,小的多吃点,共同努力。
直到有一天,狗娃的父母来了,说他们第二天要去西安做工,路上走这天黑了,借住一宿,顺便看一下他们孩子狗娃。
狗娃这时候已经是个十二岁小伙了,倍儿精神,帮哥哥们做活,还会背书,大家都喜欢他。
晚饭吃完。曾祖父想了想,那天晚上就让狗娃陪他亲生爹妈睡了,毕竟有些年份没见。
第二天一大早,曾祖母做好了款待客人时才吃的面条,去叫大家伙吃饭,叫到狗娃爹妈时傻眼了,房间里空空如也,人没了,狗娃也不见了。
曾祖母赶紧喊曾祖父,“掌柜啊,狗娃和他爹妈不见了!”
曾祖父也傻眼了,他多喜欢这孩子啊。狗娃亲生爹妈想孩子他理解,但为什么带走前也不说一声,还有狗娃为什么也会直接走了呢,养了他这么多年,难道狗娃对他一点感情也没有吗。
曾祖父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他跑到狗娃爹妈家,屋子锁着,村里人说是那家人确实是去西安了,把他们孩子都放在了村里各家照顾。
曾祖父听完回家立马收拾行李,安顿好后,说他要走一趟西安。
“老大老二老三照顾好你娘和弟弟们,我过几天回来。”
那时候说走西安就是走啊,人穷没有交通工具,背着个衣服干粮就上路了,中途累了就裹着厚衣服睡觉,饿了就吃干粮,休息好了继续走。为了一个目标永不停止。
这个故事是我小时候听爷爷给我讲的,爷爷在家里排老四,也是很喜欢狗娃这个弟弟。
听到这里,我问爷爷,然后发生了什么呢。
爷爷笑了一下,曾祖父回来时,已经是十天后了。狗娃在家里活奔乱跳的,他压根就没走!狗娃见曾祖父回来了,扑到身上,曾祖父又生气又想哭,正要教育狗娃,狗娃大喊“爹你别生气!我给你讲那天发生的事!”
原来,那天晚上狗娃和亲生爹妈聊天,他爹妈想让狗娃跟他们走,书不读了,帮他们去西安做活赚点钱,不要告诉教书先生,偷偷离开就好。
狗娃是读了书的人,懂得什么叫知恩图报,哪能愿意!再说了,当年你们不要我了,现在又让我跟你们走,这成何体统啊!
第二天一大早,狗娃确实偷偷和他亲生父母离开了。但没多远,狗娃喊着闹肚子,借着上厕所的名义溜了,他又怕被亲生父母回曾祖父家找,藏在了路边的麦堆里,藏了一整天才回去。
而那天狗娃的亲生父母也没回去找,我认为大概有两个原因吧:一是他们知道狗娃已经对曾祖父有感情了,扭不回的。二是他们身为早起带狗娃偷溜的,这时候总不能返回曾祖父家问“狗娃去哪了”吧。
狗娃十七岁那年生病去世,听爷爷讲,曾祖父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不当先生了,别人问起来原因,曾祖父就回答:最喜欢听我讲课的那个孩子已经不在了,我也老了。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人们都为感情二字固执地挣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那年,听完这个故事,我的泪水从眼角流出。我看到爷爷也一样。
我坚信,这个看起来并不那么美好的世界,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人在努力着。他们不求回报,他们至死不渝。
(来自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