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懂事的孩子没有糖吃,愿你余生任性些。
电影开篇智英面容憔悴且不发一言的做着家务劳动,忙碌过后她推婴儿车到路旁长椅处端咖啡休息片刻,却被陌生男女嬉笑打趣:
“命好啊,命好...太羡慕了,我也想用老公赚来的钱买咖啡喝还到处转悠...”
“我最近觉得上班太难了,要不也嫁人得了。”
总是有不明所以的恶意,自以为是的正义。
智英丈夫给人以温柔体贴的感觉,他会在智英因做家务过多而伤了手腕时关心道:“手腕怎么样,没事吧?”
智英回:“就是用多了而已。”
医生告诉智英饭是电饭锅做,衣服是洗衣机洗,为什么会疼?面对疑问,智英觉得很可笑,同时也不知如何回应。
对呀,明明都不是我做的,我却手腕会痛,旁人如何理解?
丈夫体贴的说道:“公司员工难道会因为有了电子产品工作就变轻松吗!”他是知道智英的忧郁,只是丈夫也是生活的被害者,也有工作上的压抑。
“这次过节咱们去旅行吧。不去我家或你家,要不在家休息。我最近好累啊。”真的两个人其实己在被生活迫害得筋疲力尽了。
此时智英的反应呢?她未因此变得开心起来,反而忧心如果他们出去玩,会被婆婆说闲话,担心留下的孩子以及家务又要如何安排。
丈夫希望,短暂逃离工作与琐碎的日常生活得到一小段时间的休息,但智英推卸不掉日常的负荷,习惯了左右周全。
在公婆面前,智英得需要以推测、满足婆婆的期望而活。做事要看公婆脸色,智英丈夫想帮妻子收拾一下,这本是很正常的事。
两日间的体己行为,此时的智英连忙阻止,看到这情景婆婆不是心怀欣慰反而阴阳怪气说道:“我的儿媳妇真是有个好丈夫啊。”
这对自己儿子的夸赞及对儿媳的揶揄,反应出一种传统家庭视家务活为妻子全年全包的既定偏见。嫁人,难道是为了做免费保姆,全年无休的那种。
有时难免会想不开。婆婆年轻时受过的苦为什么要让儿媳再受一次,难道不能善良一点吗?
正因为婆婆己经对于贤良淑德的定义习以为惯了,惯性认为儿媳的付出,是正常的。并不会觉得有特殊的存在,故而心怀感恩。
侧面体现出当时社会家庭中,女性的付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或者确切的说,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并不是什么稀奇。
婆婆并不会因自己同为女人而体谅儿媳的难处,有时反而加入男性群体通过言行打压身份的压制儿媳,这或是种通过剥削同类而获得自我补偿的行为。
智英走上了街,看着妆容精致,步履轻盈的年轻女性便超速跟了上去。她想跟上其他人的生活,内心想跟上别人的节奏,害怕被抛离想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
智英婚前在职场晋升表现出了明确的渴望内上对于工作是有野心的,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员工。上司认可她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有性别歧视,担心她女性的身份会妨碍她无法长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即便智英立即表出决心,上司仍把工作机会给了综合能力差于智英的男同事。仅仅因为智英是女性。
弟弟问爸爸智英喜欢吃什么,爸爸说红豆面包。弟弟买了一袋红豆面包给姐姐送去之后,姐姐说:红豆面包?红豆面包不是你最喜欢吃的吗?我喜欢的是奶油面包。那个时候我觉得我比金智英还要难过。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总是被迫的懂事,电影里面的金智英让我想起了《请回答1988》里面的德善,在崩溃的时候哭喊着质问父母,为什么每次都是我,为什么不是宝拉,不是余晖,偏偏是我。为什么我的名字叫德善?
我也想吃鸡蛋,我也想吃鸡腿。我一点都不喜欢吃豆子!可又怎样呢?在邻居把炸鸡给德善时嘱附说,这次你要吃鸡腿哦。
回到家德善却把炸鸡给母亲分配,明明知道是不可能吃到鸡腿的,但还是没有任性把鸡腿抢了去。
其
实,你可以任性点的,但是你却一直选择了懂事。即使你知道你越懂事,越没有糖吃。
电影比小说更加丰满,其实男性跟女性一样被困在传统偏见的桎梏中,电影中已经展现了当代年轻男性对女性困境的共情与理解。
为什么为家庭牺牲的总是女性,为什么一定要要有所牺牲才是爱才是重视。每个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做妈妈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计划。
为什么退让的总是女性,做家务带小孩的总是妈妈。即使我肯退让,你肯理解吗?
当女性退居家庭后,被社会抛离日夜被生活琐屑家长里短所滋扰,日渐与丈夫无话可谈。最终处于劣势的只有妻子,因为她没有物质基础支持她的生存尊严。
当你来大姨妈也要伸手向丈夫要钱买卫生棉时,你会明白什么叫做难堪。你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你本来一个人可以生活得很好,可以远足,可以看很多关于哲学的书还有文艺的电影。
现在,你最亲近的朋友可以是隔壁和你一样身为主妇的某个中年女人。
没有物质支撑你的体面,孩子会觉得父亲才是家庭的重要支柱,而你聒噪又无知。因为没有钱,你无知又无主见。最终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父亲拍板才可以,跟你讲根本没用。
人到中年,你能做什么?只能这样下去了,默默的为家庭付出,你不再是主角再也回不去你的少女时代。
这部电影具有丰富的女性角色,让我第一次可以将现实中的平凡女性投射进来。可见是人人心中皆有,却人人笔下皆无。
这部电影点出剥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现实,最能伤到你的,只能是你最亲近的人。像是智英的姐姐说的,现在只有家人可以伤得了她。
大龄未婚的姐姐,有幸有不幸。人生本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AB只能选一个像是杨承琳的《荼靡》,无论选哪一个都有不一样的人生,都是回不去。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的上司并不一定更认同女性下属,可能会更容易痛下杀手。因为是同事,都是看你的工作价值,并不会因为是同性而有所不同。
金智英之所以震撼人心,让人心痛,是因为她真的很常见,真的确确切切在我们的周遭。你见过,我也遇到过,她不是一个惯常的恐怖片女主角,智英是我们身边熟悉的朋友。
她的丈夫工作努力,上司欣赏她的工作能力,同事兼朋友鼓励她,姐姐以身和则和母亲关心和爱护。
那么幸运的智英,留守在家中照看小孩己足以将她的精神摧毁推。试想在现实生活中,以上条件都不具备的家庭妇妇,她们的其处境可想而知。
假如金智英将生活的不满发泄到丈夫和女儿身上,生育和为家庭的操劳成为了情感勒索的筹码,你有没有发现情节更加的熟悉。
相比金智英,丈夫反而显得更加“孤立”,无法向自己的母亲敞开心扉,说不出口。面对工作的压力无法排解,没有朋友,对周遭男同事的价值观不赞成,但却也没有辩驳。
丈夫己经倾尽全力为这个家庭努力了,但还是很累,无法在根本上帮助到智英。他也很心痛,被社会迫害的不仅仅是智英,还有他的枕边人,养起一整头家还要照料妻子的心理变化,把这个好男人的心力抽得一干二净了。
但是,丈夫选择了帮助和支持,不离不弃。
虽然他在生孩子这件事上顺应的“压力”,但在拯救妻子于病痛之中又显出担当的勇气和不妥协的坚韧。
电影中不少角色都是让你感触良多的,如果你遇见了智英,希望你可以是在咖啡店里给金智英递上纸巾的人。
电影中有两场戏我非常喜欢。一是当父亲生气说“你就等着嫁人吧”母亲发脾气反驳,噎到父亲,全家人大笑喷饭,接着智英接到录取电话,举家为之骄傲。
像是一句玩笑,女孩子一定要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不然会被捉去嫁人的。
热泪盈眶的家庭氛围,即使从小在父权的阴影成长的主角,也会感觉到家人的爱。每个角色都蕴含着对女主角的情感,都是家人都是爱你的,只是多或少,重或轻。
每个人都爱得层次分明。
电影 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能让多少男性幡然醒悟变得体谅女性,而是让更多女性抽离生理上的定义,从新审视你身处的世界,自己,到底在经历什么,经历过什么。
以及,作为女性你是否忽略了自己除了女性这层生理意义之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值价有尊严的人。
它没有否定,男性为家庭的付出。同时也提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危机。
写在此处,我想说,谢谢电影拍摄者把故事讲出来了,拍得很好。
电影在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友好。金组长作为职场妈妈工作干练,却被上级以开玩笑的口吻吐槽道:“外婆和妈妈不一样,孩子就得待在妈妈身边,要不最后肯定走歪路。”
仿佛,孩子的好坏男性不用负责任的,只需要挂个名就可以了。
“事业有成又如何,孩子毁了什么都完了。”女性的事业仿佛就是无关紧要的事,孩子以后,丈夫的事业才是天大的事。
男同事毫不避讳的性别歧视,好像带孩子是女性天经地义应该做好的事,与男性绝无干系。
智英的女同事:在同等工作出色的情况下,升职要比同期入职的男同事更慢、空间更小,只是因为是女性。
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与家庭对女性的倾轧,所有的事情汇总在一起,强光一样使得智英神志恍惚,有时把自己当做了自己的妈妈,有时把自己当做了自己的姥姥。
智英太累了,已经无法再当她自己。也许把自己当做别做,她可以更好受点,迷失自己对于智英来讲会让她容易些。
智英丈夫告诉婆婆智英病了的事,希望自己妈妈能够多多体谅妻子。婆婆打电话叮嘱智英要好好吃饭,过场的关怀,完全不走心。
幸运的是智英丈夫一直守护在她身边,发现了她的病,未因此抛弃她,积极与心理医生沟通试图治愈智英心理上的疾病。
智英母亲也是从始至终疼爱着自己的女儿。智英没有丢失她最后的稻草,她抓住了爱她的人给予她的帮助,开始面对问题,对社会给予她的不公平发出了自己的心声。
电影快结束时智英与她的心理医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智英最后同医生讲,我觉得这样活着也不错,作为别人的妈妈,别人的妻子,偶尔也觉得挺幸福的。可是有时候呢,我又觉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越过这面墙壁应该就能找到出口,可依然还是碰壁。
就算找到其他出路,也依然碰壁。有时候我会想说,是不是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出口,也会为此愤懑不已。
可后来我又明白,其实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别人也应该找到了自己的出口,我不过是自己没能力,才落伍了。
医生:这不是你的错。
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不是你的错;
家庭对女性的倾轧,不是你的错。
你是生而平等的,不需因为自己性别而多付出什么才有资格获得幸福。
如果你感到被冒犯就理直气壮的说出来。抱歉,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被爱,更想以平等的身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其实所有的故事是最寻常普通的故事,但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人感到无力感到绝望。
怎么能不抑郁呢,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明明自己放弃了工作和自由,带娃做家务疲惫不堪,却不被任何人尊重。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内心空荡荡是真的。
明明只是讲述一个平凡主妇的日常琐事,却无比真实地浓缩了成千上万个全职妈妈的生活状态。
虽然金智英的母亲已尽可能维护女儿了,然而远远不够,因为母亲在女儿的成长道路上依然把“牺牲奉献”观念传给女儿,在男尊女卑的家里委屈求全,她无力制止丈夫对儿子的偏宠。
金智英母女和外婆三代人相似的人生:为了家里的兄弟付出自己的青春、劳动和金钱,甚至还牺牲自己最重要的求学机会。
然而这样的诋毁侮辱并不只存在职场和陌生人之间,更令人难受的居然还存在家庭里,就像金智英的父亲,明明是最该保护女儿的人,却在她忐忑害怕的心上划下最痛的一刀。
但这种扭曲的观念被社会和生活“合理化”,因此,女性理所当然地成为生育工具和保姆,男性坐享其成的同时,却不认同她们的无私奉献,甚至用质疑的态度对待她们。
金智英们在丈夫上班时、看电视和睡觉时,默默打扫完毕而已。
金智英不过在片刻休闲中,喝了一杯9块钱的咖啡,就要受到陌生人的鄙视和非议,她在充满偏见和歧视的环境下越来越压抑,已经失去职业、梦想和自我的她在孤岛上苟延残喘着。
她因此患上人格分裂的精神疾病,只能透过别的女性角色说出心声,镜头下的她没有呐喊嘶吼,只有苍白空洞的神色,用平淡的叙事,直击女性心底最柔软的痛处。
智英变为外婆时的对话最是痛彻人心,口气平淡自然,却如刀子一般刺入心脏,哭的不能自已。
世世代代的“金智英”都过着如此生活,也努力让自己的后代脱离改变,但最终都是无用的挣扎。
倘若真有下辈子,不要做女人,也不要做男人。去做一条鲸吧,尽管孤独但却自由,永远生活在广阔无尽的大海中。
金智英,辛苦了。
生而为人皆是苦,生为女人更是悲。社会对女人的定位、要求、苛刻,让每一个女人的一生都受到了数不尽的不公正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