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RCC主要作用——时钟部分
二、STM32的时钟源和时钟树分析
2.1、时钟源
2.2、时钟树
2.2.1、HSE高速外部时钟信号
2.2.2、PLL时钟源
2.2.3、PLL时钟PLLCLK
2.2.4、系统时钟SYSCLK
2.2.5、AHB总线时钟HCLK
2.2.6、APB2总线时钟HCLK2
2.2.7、APB1总线时钟HCLK1
2.3、其他时钟
2.3.1、USB时钟
2.3.2、Cortex系统时钟
2.3.3、ADC时钟
2.3.4、RTC时钟、独立看门狗时钟
2.3.5、MCO时钟输出
时钟设置:
对于SYSCLK、HCLK、PCLK2、PCLK1这4个时钟的配置:
STM32有以下4个时钟源:
HSE是高速的外部时钟信号,可以由有源晶振或者无源晶振提供,频率为4~16MHz。当使用有源晶振时,时钟从OSC_IN引脚进入,OSC_OUT引脚悬空;当使用无源晶振时,时钟从OSC_IN和OSC_OUT进入,并且要配谐振电容。
HSE最常使用的就是8MHz的无源晶振。当确定PLL时钟来源的时候,HSE可以不分频或者2分频,这个由时钟配置寄存器CFGR的位17,即PLLXTPRE设置。这里设置为HSE不分频。
PLL时钟来源可以有两个:一个是HSE,另外一个是HSI/2。具体用哪个由时钟配置寄存器CFGR的位16,即PLLSRC设置。HSI是内部高速的时钟信号,频率为8MHz,根据温度和环境的情况频率会漂移,一般不作为PLL的时钟来源,所以选HSE作为PLL的时钟来源。
通过设置PLL的倍频因子,可以对PLL的时钟来源进行倍频,倍频因子可以是2~16,具体设置成多少,由时钟配置寄存器CFGR的位21~18,即PLLMUL[3:0]设置。这里设置为9倍频,因为上一步设置PLL的时钟来源为HSE=8MHz,所以经过PLL倍频之后的PLL时钟为:PLLCLK=8M×9=72MHz。72MHz是S官方推荐的稳定运行时钟,如果想超频的话,增大倍频因子即可,最高为128MHz。这里设置PLL时钟:PLLCLK=8M×9=72MHz。
系统时钟的来源可以是HSI、PLLCLK、HSE,具体由时钟配置寄存器CFGR的位1~0,即SW[1:0]设置。这里设置系统时钟:SYSCLK=PLLCLK=72MHz。
系统时钟SYSCLK经过AHB预分频器分频之后得到的时钟叫APB总线时钟,即HCLK,分频因子可以是[1,2,4,8,16,64,128,256,512],具体由时钟配置寄存器CFGR的位7~4,即HPRE[3:0]设置。片上大部分外设的时钟都是经过HCLK分频得到的,至于AHB总线上的外设的时钟设置为多少,得等到使用该外设的时候才设置,这里只需粗略设置好APB的时钟即可,设置为1分频,即HCLK=SYSCLK= 72MHz。
APB2总线时钟PCLK2由HCLK经过高速APB2预分频器得到,分频因子可以是[1,2,4,8,16],具体由时钟配置寄存器CFGR的位13~11,即PPRE2[2:0]决定。HCLK2属于高速的总线时钟,片上高速的外设就挂载到这条总线上,比如全部的GPIO、USART1、SPI1等。至于APB2总线上的外设的时钟设置为多少,得等到使用该外设的时候才设置,这里只需粗略设置好APB2的时钟即可,设置为1分频,即PCLK2=HCLK=72MHz。
APB1总线时钟PCLK1由HCLK经过低速APB预分频器得到,分频因子可以是[1,2,4,8,16],具体由时钟配置寄存器CFGR的位10~8,即PRRE1[2:0]决定。HCLK1属于低速的总线时钟,最高为36MHz,片上低速的外设就挂载到这条总线上,比如USART 2/3/4/5、SPI 2/3,I2C 1/2等。至于APB1总线上外设的时钟设置,得等到使用该外设的时候才进行,这里只需粗略设置好APB1的时钟即可,设置为2分频,即PCLK1=HCLK/2=36MHz。
USB时钟是由PLLCLK经过USB预分频器得到的,分频因子可以是1或1.5,具体由时钟配置寄存器CFGR的位22,即USBPRE配置。USB的时钟最高是48MHz,根据分频因子反推过来算,PLLCLK只能是48MHz或者72MHz。一般设置PLLCLK=72MHz,USBCLK=48MHz。USB对时钟要求比较高,所以PLLCLK只能是由HSE倍频得到,不能使用HSI倍频。
Cortex系统时钟由HCLK 8分频得到,等于9MHz,Cortex系统时钟用来驱动内核的系统定时器SysTick,SysTick一般用于操作系统的时钟节拍,也可以用作普通的定时。
ADC时钟由PCLK2经过ADC预分频器得到,分频因子可以是[2,4,6,8],具体由时钟配置寄存器CFGR的位15~14,即ADCPRE[1:0]决定。很奇怪的是没有1分频。ADC时钟最高只能是14MHz,如果采样周期设置成最短的1.5个周期的话,ADC的转换时间可以达到最短的1μs。如果真要达到最短的转换时间1μs的话,那么ADC的时钟就得是14MHz,反推PCLK2的时钟只能是28MHz、56MHz、84MHz、112MHz。鉴于PCLK2最高是72MHz,所以只能取28MHz和56MHz。
RTC时钟可由HSE/128分频得到,也可由低速外部时钟信号LSE提供,频率为32.768kHz,也可由低速内部时钟信号HSI提供,具体选用哪个时钟,由备份域控制寄存器BDCR的位9~8,即RTCSEL[1:0]配置。独立看门狗的时钟由LSI提供,且只能由LSI提供,LSI是低速的内部时钟信号,频率为30~60kHz,一般取40kHz。
MCO是Microcontroller Clock Output的缩写,是微控制器时钟输出引脚,在STM32 F1系列中由PA8复用所得,主要作用是对外提供时钟,相当于一个有源晶振。MCO的时钟来源可以是:PLLCLK/2、HSI、HSE、SYSCLK,具体选哪个由时钟配置寄存器CFGR的位26~24,即MCO[2:0]决定。除了对外提供时钟这个作用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示波器监控MCO引脚的时钟输出来验证系统时钟配置是否正确。